《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岳麓书社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工业化时代的来临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7课内容,本课从“‘珍妮机’与蒸汽机”“交通运输的巨变”“工厂制度的出现”三个子目介绍第一次工业革命。其中第一目“‘珍妮机’与蒸汽机”,主要讲述工业革命的过程,如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工业革命中主要机器的发明与应用,人类从此进入“蒸汽时代”;第二目“交通运输的巨变”,主要讲述瓦特改良的蒸汽机问世后,一些发明家开始把蒸汽机应用于交通领域,如斯蒂芬孙发明了“旅行者”号蒸汽机车,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三目“工厂制度的出现”,主要讲述现代工厂制度的出现,工业革命的完成使人类进入“工业时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了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斯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
2.认识蒸汽机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3.理解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认识工业革命中一系列新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培养运用比较判断联系的方法分析史实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学会用“分为二”的观点看待文明,充分认识到文明每前进一步,总伴随着代价;通过对珍妮纺纱机和改良蒸汽机的学习,能够从哈格里夫斯和瓦特的身上学到刻苦钻研的精神,体会“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
2.通过了解工业革命中各国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树立相互学习、相互进步的意识,激发热爱科学、为祖国建设而学习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
【教学难点】
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工业革命的启示与警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詹姆斯﹒瓦特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他对当时已出现的蒸汽机原始雏形做了一系列的重大改进,发明了单缸单动式和单缸双动式蒸汽机,提高了蒸汽机的热效率和运行可靠性,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蒸汽机的发明使人们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却有无究无尽的动力,人类历史由此跨入了“蒸汽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瓦特解放了人类的双手,瓦特的发明带来了真正的工业革命。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把功率的单位定为“瓦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进而产生探知欲望。
讲授新课:
一、“珍妮机”与蒸汽机
出示材料:
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及一系列附属岛屿共同组成的一个西欧岛国,除了英国本土之外,还包括14个海外领地。
17世纪中叶以后,贵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它的建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18世纪中叶,英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先后打败荷兰、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市场随之扩大,商品的需要量随之增加。而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技术革新就成为紧迫的要求,这是工业革命进行的必要条件。同时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庞大的无产者队伍,从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生产所必需的大量雇佣劳动力。16-18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如牛顿的力学、机械学理论等的出现,为发明机器提供了条件。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知识,分工更为精细,这都为机器生产提供了可能。因为当时没有其他国家具备以上条件,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在英国发生。
结合材料,思考问题:
(1)18世纪中期,英国引发技术发明热潮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18世纪中期,英国的海外市场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商品销往海外,原有的手工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大规模商品生产的需要,因而引发了技术发明的热潮。
(2)第--次工业革命是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哪个工业部门开始的?有哪些机器发明出来?
学生回答: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部门开始的。发明的机器有:凯伊发明的飞梭、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准确。由于棉纺织业是当时新兴的工业,对于新方法的采用较为容易,加之棉纺织业比较集中,也比较容易改变为机器化的大生产,同时棉纺织业销路好,盈利快,因此,英国为了与印度进行棉纺织业的竞争,亟待提高产量和质量,促使棉纺织业进行技术革新。首先,1733年织工凯伊发明了飞梭,使织布速度大大加快,从而引起了上游生产的发展。接着,1765年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促进了纺织业的飞速发展,动力问题的解决又被提上了日程,从而推动了动力机器的革新。随后,1782年瓦特成功研制了改良的蒸汽机,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最终,蒸汽机先后被应用于纺织、冶金、采煤等部门,推动了各个工业部门的机械化,人类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二、交通运输的巨变
1.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
(1)出示图片:富尔敦和他发明的汽船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的45米长的汽船“克莱蒙特”号在哈得逊河试航成功。1838年,美国的“大西洋”号单靠蒸汽机的推动,只用了15天时间成功横渡大西洋。
(2)出示图片:斯蒂芬孙和他发明的蒸汽机车
斯蒂芬孙出生于1781年,由于家境贫寒,再加上父亲只是一个煤矿工人,斯蒂芬孙并没有接受过正式的学校教育,而是从小就跟随父亲做工,八岁的时候斯蒂芬孙就通过替人放牛来赚取生活费用。另外,他的父亲是个煤矿工人,所以他从小就很熟悉矿井里蒸汽机的原理。青年时期的斯蒂芬孙常常白天在煤矿中干活,夜里参加夜校坚持自学。
斯蒂芬孙第一次开始制造蒸汽机车是在1810年,刚开始的制造过程并不容易,常常失败。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在1814年制造出了第一台蒸汽机车,这台机车被斯蒂芬孙命名为“旅行者”号,后来他发明的蒸汽机车又被改名为“火车”,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斯蒂芬孙研制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第一次正式运作是在1825年,当时英国刚刚建成第一条铁路,“旅行者”号拖着30多节小车厢开始试车,列车可以达到每小时24千米的速度,并且能承载450名乘客和90吨货物。因此,斯蒂芬孙被称为“蒸汽机车之父”。继“旅行者”号之后的1830年,斯蒂芬孙改进的新机车“火箭”号在利物浦至曼彻斯特的铁路段创造了每小时58千米的高速。20年后,英国铁路近1万千米,40年后,世界铁路总长超过20万千米。
思考: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轮船和火年的发明者,国籍、时间。
学生讨论并回答: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汽船“克莱蒙特”号。1814年,英国工程师斯蒂芬孙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旅行者”号。
2.火车出现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据统计:1764年,英国加工的棉花只有1720吨,到1789年就达到了14700吨。1740年,英国生铁用量不过1.7万多吨,1800年就增至25万吨。煤的年产量由1700年的260万吨,增到1795年的1000万吨。由此可见,机器生产使生产规模扩大,原来的交通运输已不能满足机器生产的需要,这就需要对交通运输进行变革。于是,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火车发明出来了,从而使世界交通运输进入了“汽轮时代”和“铁路时代”。
思考:火车及铁路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讨论并回答:火车和铁路的出现是人类陆路运输的巨变,它缩短了地区间的距离,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交往和国家的管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整个社会生活。
三、工厂制度的出现会
1.工厂制度的出现
在蒸汽机发明之前,英国的棉纺织业部门就已经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工厂生产,但数量较少,且选址受限。使用蒸汽机后,工厂主可以在更便利的地点选址建厂,雇用更多工人。这些新建工厂都使用蒸汽机驱动的大机器,从事大规模生产,工人有细密的劳动分工,而且要遵守严格的劳动纪律。这样,现代工厂制度诞生了。
2.人类进入“工业时代”
工业革命是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工厂生产的飞跃。19世纪40年代前后,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60-80年代,法、美、德、俄等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从此,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也进入工业文明。
3.出示材料:
马克思曾说:工业革命“它是比任何一种革命更广泛、更深刻的社会革命,它同思想革命和政治革命相呼应,引起了市民社会的全面改革”。工业革命既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它给人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思考: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1)积极影响: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惊人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为资本主义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物质基础。
(2)消极影响:①随着工业国的对外扩张,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不断感受到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的有力冲击,同时,不发达地区所受到的掠夺和剥削也日益加重。②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的处境非常悲惨,环境问题也很严重。③工厂里,工人劳动时间长,安全设施很差。工厂主还尽量压低工资,并大量使用女工、童工。④工业革命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这些国家加紧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加深了当地的贫穷落后。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一分为二的看待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而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18世纪下半期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是近代以来的第一次世界性技术革命。这次技术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类从此进人“蒸汽时代”。它表现在以大规模的工厂生产代替个体工场手工生产,即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使人类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的面貌,提高了劳动效率。正是因为蒸汽动力的运用,运输机械才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如汽船的发明开辟了世界航运史上的新时代,火车的鸣叫召唤了一个“铁路时代”的到来。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要求进行全球性的扩张,从而把全世界落后的自然经济地区纳入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板书设计:
“珍妮机” 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新式的手摇纺纱机“珍妮机”
与蒸汽机 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人类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交通运输 斯蒂芬孙发明了用蒸汽机推动的火车,被称为“蒸汽机车之父”
的巨变 火车和铁路的出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整个社会生活
工厂制度的出现:19世纪40年代前后,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场”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对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掌握较好;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探究中,学习氛围较好。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影响掌握较差,不能够联系中国历史进行理解。
课件26张PPT。詹姆斯﹒瓦特一、“珍妮机”与蒸汽机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及一系列附属岛屿共同组成的一个西欧岛国,除了英国本土之外,还包括14个海外领地。
17世纪中叶以后,贵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它的建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18世纪中叶,英国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先后打败荷兰、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市场随之扩大,商品的需要量随之增加。而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技术革新就成为紧迫的要求,这是工业革命进行的必要条件。同时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庞大的无产者队伍,从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生产所必需的大量雇佣劳动力。16-18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如牛顿的力学、机械学理论等的出现,为发明机器提供了条件。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知识,分工更为精细,这都为机器生产提供了可能。因为当时没有其他国家具备以上条件,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在英国发生。结合材料,思考问题:18世纪中期,英国引发技术发明热潮的原因是什么?18世纪中期,英国的海外市场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商品销往海外,原有的手工生产方式已不能满足大规模商品生产的需要,因而引发了技术发明的热潮。飞 梭1733年 凯伊发明 使织布速度大大加快,棉纱供不应求。促进了纺织业的飞速发展,动力问题的解决又被提上了日程,从而推动了动力机器的革新。改良后的珍妮机1765年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可同时纺出8根纱,改进后甚至能同时纺80根,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蒸汽机的出现及改良瓦特改良蒸汽机瓦特在改良蒸汽机詹姆士·瓦特(1736-1819年)英国发明家英国工业革命后的棉纺厂工业革命时代的纺织厂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业繁盛的英国曼彻斯特蒸汽时代的英国矿山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发明了汽船二、交通运输的巨变斯蒂芬孙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孙制造出了第一台蒸汽机车我国自行研制的“和谐号”动车组列车 最高时速350公里火车出现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据统计:1764年,英国加工的棉花只有1720吨,到1789年就达到了14700吨。1740年,英国生铁用量不过1.7万多吨,1800年就增至25万吨。煤的年产量由1700年的260万吨,增到1795年的1000万吨。由此可见,机器生产使生产规模扩大,原来的交通运输已不能满足机器生产的需要,这就需要对交通运输进行变革。于是,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火车发明出来了,从而使世界交通运输进入了“汽轮时代”和“铁路时代”。思考:火车及铁路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火车和铁路的出现是人类陆路运输的巨变,它缩短了地区间的距离,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交往和国家的管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影响了整个社会生活。机器生产纺织动力
蒸汽机采矿
冶金运输业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基
本
完
成三、工厂制度的出现工 厂 制手工工场需求更大动力需求更大运力用机器制造机器19世纪三四十年代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随后,60-80年代,法、美、德、俄等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从此,人类进入“工业时代”。机
器
大
生
产工业革命“它是比任何一种革命更广泛、更深刻的社会革命,它同思想革命和政治革命相呼应,引起了市民社会的全面改革”。工业革命既是生产领域的一场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次革命,它给人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思考: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有哪些?英国棉花加工量增长表英国生铁产量增长表积极影响: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获得惊人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为资本主义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物质基础。有消极影响吗?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工厂冒出滚滚浓烟触目惊心的水污染 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消极影响:①随着工业国的对外扩张,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不断感受到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的有力冲击,同时,不发达地区所受到的掠夺和剥削也日益加重。②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重大变革,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尖锐。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的处境非常悲惨,环境问题也很严重。③工厂里,工人劳动时间长,安全设施很差。工厂主还尽量压低工资,并大量使用女工、童工。④工业革命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强大的工业国。这些国家加紧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扩张,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加深了当地的贫穷落后。工业革命留给我们的启示:
1、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
2、要使国力增强必须大力发展
科学技术。
3、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4、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
识,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