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岳麓书社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20课内容,本课从“莫斯科大公国的兴起”“彼得大帝改革”“废除农奴制”个三个子目介绍了俄国的发展、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改革的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俄罗斯国家形成、发展、统的简要过程;识记沙皇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2.知道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莫斯科大公国兴起、发展、统一的过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多角度地分析、评价史实的能力;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字、史料、图片等,加深对彼得世改革和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以及对改革者彼得大帝和亚历山大二世的了解。
2.通过分析废除农奴制的法令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自上而下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对农民的掠夺,从而加深学生对改革的目的和性质的理解;指导学生对改革做出客观的评价,明确其具有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的积极意义的同时,认识到其改革的不足,提高学生评价史实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讲述俄国改革的内容,认识到改革虽然具有历史局限性,但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它将使国家变得更加富强和谐;通过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做对比,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彼得一世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
【教学难点】
莫斯科大公国的兴起;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俄总统普京这位当前令俄罗斯大部分民众拥戴的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为什么普京最佩服彼得大帝呢?彼得大帝在俄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呢?他的改革在俄国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0课《俄国的改革》。
一、莫斯科大公国的兴起
1.师:莫斯科大公国是何时建立的?它以哪个城市为中心?
(多媒体展示莫斯科大公国的介绍,学生结合课本106页内容回答问题)
多媒体出示材料:
莫斯科大公国(1283——1547),一个位于欧洲东部的国家,是斯拉夫人世代生活的家园,13世纪末期由弗拉基米尔大公国分封而成,首都莫斯科。从14世纪初起,该公国陆续合并四周王公领地,国势渐强。14世纪20年代后,接受兴起于亚洲草原北部的钦察汗国册封,取得代征全俄贡纳的权力,到40年代成为全俄罗斯最强的公园、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击败钦察汗国分裂后的大帐汗国,使得俄罗斯从大帐汗国独立出来,到16世纪30年代瓦西里三世时期,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俄罗斯统一国家基本形成。其后亦宣称为东罗马帝国的继承者,直到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后,改称沙皇俄国。1721年,在与瑞典的大北方战争胜利后,《尼斯塔特和约》签订,沙皇彼得一世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的称号,此后成为俄罗斯帝国。
依据材料和教材知识回答:
生:莫斯科大公国建立于14世纪前后,它是以莫斯科城为中心建立的强大政权。
2.师:俄罗斯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建立了怎样的统治?俄国由于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等原因建立起了什么样的封建制度?
(学生结合课本106页回答)
生:俄罗斯在发展过程中,强化中央集权,逐步建立起沙皇专制统治:俄国地广人稀缺乏劳动力,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逐步确立起农奴制。
二、彼得大帝改革
1.彼得大帝
师:彼得大帝是俄国走向强盛的塑造者,他在位期间进行的改革,增强了俄国的国力,使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对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彼得一世进行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
多媒体出示材料:
材料一 当时俄国只有20多个手工工场;居民中识字的人很少,甚至一些达官显贵也目不识丁;当时的军队主要由外国雇佣兵组成,只有陆军,没有海军,而且军纪松散。
——摘自岳麓版历史《俄国的改革》
材料二 彼得一世到瑞典、普鲁士、奥地利、英国等国参观学习。欧洲之行使彼得一世增长了见识,扩大了视野,进一步了解了西欧国家在军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先进,决心在国内实行改革。
——摘自岳麓版历史《俄国的改革》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彼得大帝的改革是时代的要求。17世纪末,西欧各国发展迅速,俄国基本上还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内陆国家。其落后表现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为了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沙皇彼得一世开始向西欧学习,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
2.彼得大帝改革
(1)师:彼得大帝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学生结合课本107页内容回答)
生:在军事方面,彼得一世按照欧洲强国的模式重新编制和训练陆军,并开始组建海军。经济方面,彼得一世注重扶植发展工场手工业,鼓励本国商人和外国企业主投资建设手工工场。彼得一世还引进西欧的文化教育体系,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对上层社会的风俗进行了改造。
(2)师:彼得大帝改革对俄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结合课本108页内容回答)
生:改革后的俄国实力大增,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开始跻身欧洲强国之列,同时,农奴制也得到一定的巩固。
师:彼得一世不仅是个顺乎潮流的君主,更是位站在时代前列的巨人,他的改革使俄国的国力壮大,不断跻身欧洲强国行列,对俄国乃至整个欧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他的改革保留了封建农奴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使俄国的经济基础没有改变,这决定了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也为后来的俄国农奴制改革埋下了伏笔。
三、废除农奴制
1.师: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要对俄国的农奴制进行改革?你能从俄国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吗?
(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内部因素:19世纪中期,俄国开始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落后的农奴制限制了资本主义工业扩大生产所需的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
外部因素:19世纪50年代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激化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沙皇俄国统治陷人危机之中。(直接原因)
2.俄国农奴制改革
(1)师:俄国农奴制的改革者是谁?
(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多媒体展示亚历山大二世的图片)
生:亚历山大二世
(2)师: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学生结合课本内容总结)
生: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法令宣布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规定土地仍然归地主所有,农奴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以出钱或服劳役的方式向地主赎买。
3.师: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呢?
(学生结合课本109页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生:废除农奴制是沙皇政府推行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它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道路,但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设计意图】通过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价这一问题的设置,可以清楚地知道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俄国的农奴制改革。
课堂小结:
14世纪前后,莫斯科大公国建立,俄罗斯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建立了沙皇专制统治并逐步建立了农奴制度。17世纪中后期,俄国经济、政治、文化及军事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为改变俄国落后的局面,彼得一世进行了改革。彼得世改革把俄国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时代,但到了19世纪中期,由于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缓和国内矛盾,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它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板书设计:
莫斯科大公国的兴起和发展 一>彼得大帝改革一>废除农奴制
建立沙皇专制统治,建立农奴制一> 增强了俄国的实农奴获得人身自力, 一>
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教学反思:
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是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突破教学重点,掌握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和影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学生自学的时间较少,缺少足够发挥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课件16张PPT。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普京一、莫斯科大公国的兴起 莫斯科大公国(1283——1547),一个位于欧洲东部的国家,是斯拉夫人世代生活的家园,13世纪末期由弗拉基米尔大公国分封而成,首都莫斯科。从14世纪初起,该公国陆续合并四周王公领地,国势渐强。14世纪20年代后,接受兴起于亚洲草原北部的钦察汗国册封,取得代征全俄贡纳的权力,到40年代成为全俄罗斯最强的公园、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击败钦察汗国分裂后的大帐汗国,使得俄罗斯从大帐汗国独立出来,到16世纪30年代瓦西里三世时期,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俄罗斯统一国家基本形成。其后亦宣称为东罗马帝国的继承者,直到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后,改称沙皇俄国。1721年,在与瑞典的大北方战争胜利后,《尼斯塔特和约》签订,沙皇彼得一世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的称号,此后成为俄罗斯帝国。俄国的发展历程公元1147年,莫斯科城建立,后来发展成一个大公国;14世纪前后,莫斯科大公国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政权;16世纪末,沙皇专制统治的俄罗斯统一国家基本形成;17世纪末,俄国完成对西伯利亚的征服,成为当时欧洲疆域最大的国家。 俄国地广人稀,缺乏劳动力,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逐步确立起农奴制。到17世纪末,俄国经济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远远落后于西欧。俄国的对外扩张二、彼得大帝改革1.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是俄国走向强盛的塑造者,他在位期间进行的改革,增强了俄国的国力,使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对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彼得一世进行改革的原因材料一 当时俄国只有20多个手工工场;居民中识字的人很少,甚至一些达官显贵也目不识丁;当时的军队主要由外国雇佣兵组成,只有陆军,没有海军,而且军纪松散。
——摘自岳麓版历史《俄国的改革》
材料二 彼得一世到瑞典、普鲁士、奥地利、英国等国参观学习。欧洲之行使彼得一世增长了见识,扩大了视野,进一步了解了西欧国家在军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先进,决心在国内实行改革。
——摘自岳麓版历史《俄国的改革》彼得大帝的改革是时代的要求。17世纪末,西欧各国发展迅速,俄国基本上还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内陆国家。其落后表现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为了改变俄国落后的面貌,沙皇彼得一世开始向西欧学习,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内容:军事方面:按照欧洲强国的模式重新编制和训练陆军,并开始组建海军;经济方面:注重扶植发展工场手工业,鼓励本国商人和外国企业主投资建设手工工场。文化教育:引进西欧的文化教育体系,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对上层社会的风俗进行了改造。改革后的俄国实力大增,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开始跻身欧洲强国之列,同时,农奴制也得到一定的巩固。影响:2.彼得大帝改革1721年,彼得一世将俄国国号正式改为俄罗斯帝国,它也被称为“彼得大帝”。三、废除农奴制1.俄国的农奴制改革的原因:地主在毒打农奴内部因素:19世纪中期,俄国开始工业革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落后的农奴制限制了资本主义工业扩大生产所需的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阻碍了俄国社会的发展。
(根本原因)克里米亚战争外部因素:19世纪50年代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激化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沙皇俄国统治陷人危机之中。(直接原因)俄、英、法三国铁产量对比表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改革目的: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贵族利益时 间:1861年领导者:沙皇亚历山大二世2.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
土地仍然归地主所有,农奴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以出钱或服劳役的方式向地主赎买。标志农奴获得“解放”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农奴自由支配财产
◆ 国家收取份地的赎金
自由雇佣劳动力 资金积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市 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性质: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农民在获得解放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
——列宁是对农奴的一场残酷掠夺。实质:如何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积极影响:废除农奴制是沙皇政府推行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它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消极影响:这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