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维新》培优练习
1.“打下按西方模式建立一个近代国家的基础”,逐步形成既有近代资本主义的共同特征,又有本国特色的社会经济结构,为起飞奠定了基础的是( )
A. 美国内战 B. 明治维新 C. 洋务运动 D. 辛亥革命
2.某历史教师引用下图用以说明“明治维新”某一项措施, 他要说明的这项措施是( )
A. 废藩置县 B. 殖产兴业 C. 文明开化 D. 富国强兵
3.明治维新时的政治家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段话体现的治国思想是( )
A. 鼓励人民富裕起来 B. 工业兴国 C. 学习西方 D. 对外掠夺
4.明治维新中的“废藩置县”政策的实质是( )
A. 消除封建制度 B. 确定土地私有
C. 发展经济 D. 调整国家行政制度
5.探究问题: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学者们就其影响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大致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它(明治维新)的确是时于旧的封建生产关系,转向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主的划时代的社会变革。
——野吕荣太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历史条件》
明治维新所倡导和推行的西方政治道路的确给中国树立了榜样,从思想意义上,中国也确实提取了明治维新中的思想元素,在百日维新前,特别是甲午战争前后,这些思想在中国社会各阶层中发生作用,从思想精英到普通民众都或多或少地接受了日本选择的近代化范式,从而为中国近代化的推进奠定基础。
——《明治堆新对中国有着怎样的影响》
第二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以发动战争开始,而以彻底失败为止。它想以争夺世界与万国对峙,结果却被万国所不齿。明治维新作为日本现代化的早期努力,其一切失误均在战争中暴露无遗。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可以知道那是一次不彻底的现代化努力。
——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新政府中主要是武士和贵族,没有直接来自资产阶级的代表。1868年的政体书中提到的三权分立,其实是徒托空言,未付实施。
——周一良《关于明治维新的几个问题》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统治集团)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他们在特别重视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时出于自身统治利益的目的,大力提倡“爱国”、“忠君”的德育教育观。
——杨甘武《明治统治集团教育改革刍议》
(1)据材料,概括关于明治维新影响的两类观点。
(2)你同意概括出的哪种观点,请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证。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的关键信息“按西方模式建、既有近代资本主义的共同特征,又有本国特色”可以判断,题干描述的是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对亚洲邻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B项符合题意。美国内战之前就已经是资本主义国家了,是通过独立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A项不合题意;洋务运动、辛亥革命都主张学习西方的模式,但是没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不具有资本主义的特征,CD两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2.【答案】C
【解析】依据图片中文字:仿照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进行活动、穿西服举办西洋音乐会的大学生。反映了日本生活教育西方化,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结合课本所学,日本明治维新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C项符合题意;A项是明治维新在政治方面的措施,B项是明治维新在经济方面的措施,D项是明治维新军事方面的措施。ABD三项与图片中文字无关,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3.【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人民的贫富决定国家强弱;物产的多寡决定人民的贫富;人民的工业又影响着物产的多寡。一环套一环,最根本是解决人民的工业问题。结合课本所学,明治维新中,日本政府大力兴建近代企业,并扶持私人企业,近代工业的发展,是近代日本得以成为区域性大国的经济基础,与题中大久保利通的话密切相关。B符合题意;根据大久保利通的话,人民之贫富,只是国之强弱的表现,而人民之贫富,又起因于人民之工业,鼓励人民富裕起来,只是一种政策,而非治国思想。A不合题意;明治维新中,日本曾在政治、经济、文化多个方面效仿西方,但与大久保利通的话无关。C不合题意;明治维新以后,随着日本军事实力的膨胀和本国经济发展的有限,日本开始走上对外掠夺的道路,但与题中大久保利通的话无关。D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B。
4.【答案】A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明治维新中政治方面采取“废藩置县”的措施,明治政府下令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设置三府72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这彻底结束了封建割据局面,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开始建立起来,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A符合题意;BC是明治维新经济方面的措施,不合题意;“废藩置县”是调整国家行政机构,D不合题意。由以上分析可得,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
5.【答案】(1)观点一:明治维新是一场具有积极意义的改革
观点二:明治维新是一场不彻底的变革
(2)A.我同惠明治维新是一场具有积极意义的改革的观点
理由:①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危机,实现民族独立;
②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崛起为东亚强国;
③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在日本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④明治维新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⑤为亚洲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启迪和借鉴等。
所以,明治维新是一场具有积极意义的改革
B.我同意明治维新是一场不彻底的变革的观点
理由:①明治维新保留了封建残余与军国主义传统,走上扩张之路,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②明治维新后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延缓了日本的民主进程;
③政府加强了思想控制,使日本政治带有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④农民生活贫困,影响国内市场扩大,制约工业发展等。
所以,明治维新是一场不彻底的变革
【解析】(1)据材料的“它(明治维新)的确是时于旧的封建生产关系,转向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主的划时代的社会变革。”和“明治维新所倡导和推行的西方政治道路的确给中国树立了榜样,从思想意义上,中国也确实提取了明治维新中的思想元素”可以概括出关于明治维新影响的观点一:明治维新是一场具有积极意义的改革。据材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以发动战争开始,而以彻底失败为止。它想以争夺世界与万国对峙,结果却被万国所不齿。”和“1868年的政体书中提到的三权分立,其实是徒托空言,未付实施。” 以概括出关于明治维新影响的观点二:明治维新是一场不彻底的变革。
(2)本题答案不唯一,可以选择同意观点一:明治维新是一场具有积极意义的改革的观点。
理由是: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危机,实现民族独立;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为东亚强国;明治维新使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在日本得到传播,日本的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明治维新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为亚洲其它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启迪和借鉴等。因此,明治维新是一场具有积极意义的改革。
可以选择同意观点二:明治维新是一场不彻底的变革的观点
理由是:明治维新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与军国主义传统,强大起来的日本走上对外扩张之路,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明治维新后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延缓了日本的民主进程;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加强了思想控制,使日本政治带有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明治维新后,农民生活贫困,影响了国内市场扩大,制约了日本工业发展等。因此,明治维新是一场不彻底的变革。
《日本明治维新》基础练习
1.19世纪中期,掌握日本实权的是( )
A.幕府将军? ?B.天皇 C.大名?? D.武士2.日本名画家的名画《“黑船”事件》,描绘了1853?年某国海军的一支舰队闯入日本江户湾埔贺港时的情景。这支舰队的司令是( )A.普林西普? ?B.拿破仑 C.德川家康?? D.佩里3.“日本人最终认识到,锁国政策并不可行,遂开始研究西方的方式,并加以改变....取得了非凡的成功。”首先打破日本“锁国政策”的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4. 19世纪中期的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德川幕府时代。德川幕府实行的外交政策是( )
A.闭关锁国? ?B.和平友好? ?C.开放通商?? D.扩张侵略
5.这幅名画为《“黑船”事件》,它描绘了1853年某国海军入侵日本的情景,这个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俄国? ?D.法国6.日本武装倒幕运动中的主要力量是( )?A.天皇?? B.将军? ?C.武士? ?D.工人7.幕府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倒幕派的主要组成力量有( )①资本家??②将军??③中下级武士 ④商人 ⑤新兴地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8.中下级武士之所以能成为日本倒幕运动的领导力量,主要因为( )A.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薄弱 B.封建专制统治异常稳定C.中下级武士已演化成资产阶级 D.日本有尚武传统,武士阶层更具号召力9.1868年,幕府军与倒幕军在伏见、鸟羽发生激战,结果为( )
A.握手言和 B.两败俱伤 C.幕府军胜 D.倒幕军胜 10.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这次改革要实现的目标不包括( )(C)
A.实现富国强兵?? B.发展资本主义 C.推翻幕府统治?? D.促进文明开化11.“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是日本政府于1872年向国民提出的口号。这说明明治政府非常重视( )
A.殖产兴业 B.发展教育 C.废藩置县?? D.革除旧习12.日本明治维新对世界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
A.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 B.促进了社会进步C.侵略和压迫其他民族 D.摆脱了民族危机1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为“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他们”在政治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
A.废除农奴制度 B.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C.兴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 D.改革教育,学习西方文化14.日本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每一次改革都有可能是一次巨大的进步。近代历史上,使日本实现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改革是( )A.大化改新? ?B.废除农奴制改革 C.明治维新? D.百日维新
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政治方面,实际“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材料二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_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请回答:(1)材料-是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其中体现其性质的是哪一方面的内容?
(2)明治维新对日本有哪些积极影响?
(3)材料二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事件?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维新派的目的是什么?
(4)不论是变法还是改革,对该国的历史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由此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案】
【答案】A
【答案】D
【答案】C
【答案】A
【答案】B
【答案】C
【答案】C
【答案】A
【答案】D
【答案】C
【答案】B
【答案】C
【答案】B
【答案】C
15.【答案】 (1)经济方面的内容。(2)使日本迅速崛起,摆脱沦为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日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唯一能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3)“公车上书”。变法图强或救亡图存。(4)启示:①改革是人类发展的不竭动力;②一个国家或民族只有在不断改革中进取;③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大事;④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
《日本明治维新》提高练习
1.一位历史学家说:“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一旦掌政权,他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秘诀……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材料中“改造国家”的事件是( )
A. 大化改新 B. 彼得一世改革 C. 明治维新 D. 俄国农奴制改革
2.1871年日本教育部成立,其中第一批预算费用就包括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同一时期,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是仿效英国。这些举措共同表明,明治时期的日本( )
A. 重视军事训练 B. 注重国民教育 C. 积极学习西方 D. 提倡“文明开化”
3.19世纪70年代,日本通过“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很能,进入文明开化之域”,实现了国家富强。据此推知明治政府( )
A. 重视教育 B. 废藩置县 C. 实行征兵制 D. 允许土地买卖
4.以下选项对明治维新描述正确的有( )
①实现富国强兵 ②废除黑奴制度 ③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④保留了天皇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5.某校学生在进行中考历史复习时,记录下的关键词有“1868年”“文明开化”、“重大转折点”等。据此判断,他们复习的内容是( )
A. 日本明治维新 B. 俄国农奴制改革
C. 美国南北战争 D. 法国大革命
6.1890年。以天皇名义发布《教育敕语》,强调“采西邦科学之知识,以尊于封建武士之精神。”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美国南北战争 B.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 日本明治维新 D.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7.19世纪中期,日本还是一个落后封闭的国家,掌握国家实权的是( )
A. 天皇 B. 将军 C. 武士 D. 资产阶级
8.据日本时事通信社报道,日本保守民间团体“明治日推进协会”在东京举行集会,要求在2018年明治维新150周年将节日“文化日”改为“明治日”。明治维新对日本的重大影响是( )
A. 使日本进入到了封建社会 B. 使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C. 使日本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D. 使日本进入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9.1868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予美国。材料反映了明治维新 ( )
A. 使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 B. 向西方学习的领域广泛
C. 保留了一定的封建残余 D. 照抄西方模式,全盘西化
10.分析题:下列两幅图所反映的是世界近现代史上日本社会发展过程中2个不同时期的史实,认真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请回答:(1)图一所反映出的史实,与日本历史上的什么改革有关?这次改革在社会生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2)图二所反映出的“军国主义化的日本”建立于何时?它建立标志着什么?
(3)根据以上两幅图,说说从日本近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他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秘诀……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大力发展近代工业,这一事件被称为明治维新,C项符合题意;大化改新是日本向中国唐朝学习进行的改革,A项不符合题意;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都是俄国的历史事件,不是日本的历史事件,BD项的内容与题干描述的不一致,不符合题意;故选C。
2.【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的“1871年日本教育部成立,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是仿效英国”可以看出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制度等。故C符合题意;重视军事训练与题干的“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不符,故A不符合题意;注重国民教育与题干的“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是仿效英国”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提倡“文明开化”与题干的“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答案】A
【解析】题干的“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很能,进入文明开化之域”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为此,明治政府重视教育。故A符合题意;废藩置县、允许土地买卖属于明治政府的措施,与题干的“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很能”不符,故BD不符合题意;实行征兵制与题干材料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A。
4.【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是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为了实现富国强兵,所进行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但日本的明治维新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选项①③④符合题意;而选项②废除黑奴制度,与日本明治维新不符,是美国南北战争的内容,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
5.【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倒幕运动之后,日本明治天皇进行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措施有: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殖产兴业;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故A符合题意;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在1861年,故B不符合题意;美国南北战争发生在1861——1865年,故C不符合题意;法国大革命发生在1789——1794年,故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A。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内容“天皇”“采西邦科学之知识,以尊于封建武士之精神。”可知,这些都与日本明治维新相关。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68年日本天皇进行了明治维新的改革,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主张学习西方。AB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合,C项符合题意。故选C。
7.【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的封建社会发展到11世纪末,地方封建割据势力日渐强大,到12世纪形成了以“将军”为首主宰全国的统治机构“幕府”。幕府将军大权独揽,是最高军事首领和最大的封建领主,天皇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受制于幕府,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CD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8.【答案】D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D项符合题意;公元前7世纪,日本仿照隋唐制度,实行改革,使日本进入到了封建社会。A项不合题意;明治维新使日本强大起来,日本强大起来,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B项不合题意;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南方的黑人奴隶制,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9.【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可以看出明治维新改革涉及经济、军事、法制、教育方面的内容,说明了日本向西方学习的领域广泛,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答案】(1)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2)1936年(或20世纪30年代)。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和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3)提示:努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改革开放,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平发展,反对战争。
【解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图一与明治维新有关,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实行强制义务教育;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在社会生活方面,日本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936年日本军部控制的内阁上台;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和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努力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改革开放,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平发展,反对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