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第三节 海水“制碱”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 第三节 海水“制碱”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10-09 10:2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海水“制碱”
第1课时 氨碱法制纯碱
01  知识管理
1.氨碱法制纯碱
原  料:食盐、二氧化碳。
媒  介:氨气。
流  程:
原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  物:纯碱、氯化铵。
回  收: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________以回收氨,使之循环使用。
优  点:原料经济易得,二氧化碳和氨气可回收利用。
缺  点:产生的氯化钙用处不大且污染环境。
温馨提示:相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小且相同质量的反应物产生碳酸氢钠的质量大,所以碳酸氢钠先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
2.侯氏制碱法(联合制碱法)
原  理: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入________,使其中的NH4Cl单独结晶析出,用作氮肥,NaCl溶液则可循环使用。
意  义: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克服了其缺点,打破了当时西方国家对氨碱技术的垄断,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
3.纯碱的性质
物理性质:碳酸钠俗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粉末、________溶于水。
化学性质:(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________色、紫色的石蕊试液变________色。
(2)与酸反应:如Na2CO3+2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氢氧化钙等碱溶液反应:如Na2CO3 +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可溶性钡盐、钙盐等反应:如Na2CO3+Ba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点拨: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加入________,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将气体通入________________中,溶液变浑浊。
用  途:在工业生产中用途极广,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还广泛应用于冶金、造纸、纺织印染和洗涤剂等生产领域。
4.小苏打的性质
成  分:____________,又称酸式碳酸钠。
性  质:白色粉末状晶体,能溶于水,受热易________。
用  途:在灭火器里,做二氧化碳发生剂;在食品工业上,做________;在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
 02  基础题
1.(2017·赤峰)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化学式为( )A.NaCl B.NaOH C.Na2CO3 D.NaHCO3
2.检验碳酸盐化合物最好的试剂是( )
A.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B.稀盐酸 C.澄清石灰水 D.稀盐酸、带火星的木条
3.氨碱法生产纯碱的主要反应原理如下:(1)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2NaHCO3Na2CO3+CO2+H2O。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用食盐制纯碱需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 B.(1)中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只有一种溶质
C.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 D.碳酸氢钠比碳酸钠受热更易分解
4.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21年留美回国后,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下列物质中能与纯碱发生反应的是( )
A.NaOH B.NaHCO3 C.H2SO4 D.K2SO4
5.氨碱法制纯碱的工业流程如下:

(1)最终所得纯碱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它属于_____(填“酸”“碱”或“盐”),该产品易溶于水,溶液显_____性。
(2)由步骤③所得的碳酸氢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用途,在医疗上,它是治疗________过多的药剂之一。
(3)试写出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3  中档题
6.“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重要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NaHCO3是纯碱 B.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只有NH4Cl C.配制饱和食盐水时,可通过搅拌来提高食盐的溶解度
D.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呈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
7.(2016·枣庄)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
A.AgNO3溶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K2CO3溶液  D.Na2SO4溶液
8.(2017·湘潭)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小资料】 Ⅰ.贝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
Ⅱ.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中大约能溶解700体积氨气,1体积水中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Ⅲ.饱和食盐水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NH3+CO2+H2O===NH4HCO3,NH4HCO3+NaCl===NaHCO3↓+NH4Cl。
(1)过程②中主要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
(2)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③中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产率,往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气体时,你认为应该先通入____(填“NH3”或“CO2”),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4)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9.某碳酸钠样品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根据如图所示信息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l2+Na2CO3===CaCO3↓+2NaCl)
04  实验突破
10.(2017·烟台)在今年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探究纯碱的性质”中,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四组实验,并将A、B、C、D四支试管中的废液全部倒入一个干净的大烧杯中。考试结束后,某兴趣小组发现大烧杯底部有沉淀,上层溶液呈红色。为了探究上层溶液的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
【提出问题】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除了含有水和酚酞外,还含有哪些离子?(假设难溶物质、水和酚酞均不会解离出离子)
【猜想假设】小明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Na+、CO、H+、Cl-、Ba2+、Ca2+、OH-七种离子,你认为上层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最多可能有几种,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分析讨论】(1)小红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H+,因为上层溶液呈红色。请你分析上层溶液中不含有H+的另外一个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李取一定量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认为上层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O。小红认为他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设计实验】为进一步确定上层溶液中是否含有CO,请你和小红一起参与下列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大烧杯中上层溶液少许于一支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静置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试管中的上层溶液仍是红色
①大烧杯中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CO
②同时还能得出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实验结论】大烧杯中的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第2课时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01  知识管理
1.复分解反应
定  义:由____________互相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的反应叫作复分解反应。
表 达 式 :AB+CD―→AD+CB
实  质: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的过程。
易错提醒:非金属氧化物与可溶性碱的反应中,因未互换成分,因此不是复分解反应。如:CO2+Ca(OH)2===CaCO3↓+H2O。
反应条件: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注  意:碱和盐的反应、盐和盐的反应,首先反应物必须可溶于水,然后再考虑生成物是否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归纳总结:盐和碱的溶解性:
难溶记四盐:AgCl、BaSO4、CaCO3、BaCO3;
易溶记三碱:NaOH、KOH、Ba(OH)2;
微溶记三物:Ca(OH)2、CaSO4、Ag2SO4;
都溶记四类:钾、钠、铵盐、硝酸盐。
2.盐的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1)酸+盐→________+________;
CaCO3+2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盐+碱→________+________;
CuSO4+2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盐+盐→________+________。
Na2SO4+Ba(NO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2  基础题
1.(2016·扬州)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2H2O2H2↑+O2↑ B.H2+CuOCu+H2O C.3Fe+2O2Fe3O4 D.AgNO3+NaCl===AgCl↓+NaNO3
2.(2016·福州)将下列各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A.HNO3和FeCl3   B.NaOH和HCl C.BaCl2和Na2SO4   D.KOH和CuSO4
3.(2017·内江)下列各组物质在同一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NaOH、FeCl3、K2SO4 B.NaCl、HNO3、AgNO3 C.NaCl、K2CO3、Ca(OH)2 D.KNO3、NaCl、Ba(OH)2
4.甲、乙、丙、丁四瓶溶液分别是K2CO3、Ba(NO3)2、H2SO4、K2SO4中的一种,其中甲分别能与乙、丙、丁发生反应,甲是( )
A.K2SO4 B.H2SO4 C.Ba(NO3)2 D.K2CO3
5.有A、B、C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盐酸、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有沉淀产生;“↑”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
A
B
C
A


B


C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A与C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
(2)A与B、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盐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请分析下列化学反应,回答问题:
①BaCl2+H2SO4===2HCl+BaSO4↓
②CuSO4+2NaOH===Na2SO4+Cu(OH)2↓
(1)从反应物的类别分析,①是盐与酸的反应,②是盐与________的反应。
(2)从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①和②都能反应的原因是生成物中都有________生成。
(3)利用K2CO3溶液和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反应,可制取KOH。                
 03  中档题
7.(2017·滨州)小滨对某无色溶液所含溶质的记录合理的是( )
A.HCl、NaOH、Na2SO3 B.KNO3、ZnCl2、FeCl2 C.AgNO3、H2SO4、NaCl D.NaOH、Na2CO3、NaCl
8.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而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由此判断下列几组物质,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的是( )
A.La(OH)3和HCl B.La2O3和HCl C.La和HCl D.NaCl和La(OH)3
9.小明同学在总结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选用适当物质可实现如图中所示的所有反应。若中间的物质为硫酸钡,那么对酸、碱、甲盐、乙盐四种物质的推断中,合理的是( )
A.HCl、NaOH、BaCl2、Na2SO4 B.HCl、Ba(OH)2、Na2SO4、BaCl2
C.H2SO4、Ba(OH)2、Na2SO4、BaCl2 D.H2SO4、NaOH、BaCl2、Na2SO4
10.(2017·烟台)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物质A可以与酸、碱、盐三类物质发生反应,D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F的溶液呈黄色,反应①和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回答:
(1)写出A、C、D的化学式:A __________、C ________、D ________。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  实验突破
11.(2016·泰安)初中化学中,我们学习了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如图,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按以下步骤(以Na2SO4与BaCl2反应为例):
①写出Na2SO4与B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把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方程式可改写成:2Na++SO+Ba2++2Cl-===BaSO4↓+2Na++2Cl-;
③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Ba2++SO===BaSO4↓;
④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请回答:
(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在pH=3的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Mg2+、Cl-、SO B.Na+、K+、Cl-、OH- C.Na+、Cu2+、Cl-、SO D.Na+、K+、Cl-、CO
(2)写出稀盐酸滴在石灰石上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个与离子方程式Mg+2H+===Mg2++H2↑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就是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只要具备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________生成,反应就能发生。
参考答案
第1课时 氨碱法制纯碱
知识管理
1.(1)NH3+H2O+NaCl+CO2===NaHCO3+NH4Cl (2)2NaHCO3Na2CO3+H2O+CO2↑ 熟石灰 2.食盐 3.纯碱 苏打 白 易 (1)红 蓝 (2)2NaCl+H2O+CO2↑ (3)CaCO3↓+2NaOH (4)BaCO3↓+2NaCl 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石油精炼、粗盐精制、硬水软化、人造纤维及玻璃生产 4.碳酸氢钠 分解 发酵粉
基础题
1.D 2.A 3.B 4.C 5.(1)Na2CO3 盐 碱 (2)胃酸 (3)2NaHCO3Na2CO3+CO2↑+H2O
中档题
6.D 7.C 8.(1)过滤 (2)CaCO3CaO+CO2↑ 分解反应 (3)NH3 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先通氨气会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有利于生成较多的碳酸氢钠 (4)CO2
9.解:设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CaCl2+Na2CO3===CaCO3↓+2NaCl
106 100
x 5.0 g
= x=5.3 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70.7%
答: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70.7%。
实验突破
10.【猜想假设】 Na+、Cl-、Ba2+、Ca2+、OH- 【分析讨论】 大烧杯底部有碳酸盐沉淀,氢离子不能与之共存 溶液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加入的盐酸会先与这些碱发生反应,因而看不到气体生成 【设计实验】 有白色沉淀生成 OH- 【实验结论】 OH-、Na+、CO、Cl-
第2课时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知识管理
1.两种化合物 交换成分 另外两种化合物 沉淀 气体 水 沉淀 气体 水 2.(1)酸 盐 CaCl2+H2O+CO2↑ (2)盐 碱 Cu(OH)2↓+Na2SO4 (3)盐 盐 BaSO4↓+2NaNO3
基础题
1.D 2.B 3.D 4.C 5.(1)HCl 复分解反应 (2)2HCl+Na2CO3===2NaCl+CO2↑+H2O Na2CO3+Ca(OH)2===CaCO3↓+2NaOH 6.(1)碱 (2)沉淀 (3)Ba(OH)2[或Ca(OH)2]
中档题
7.D 8.D 9.C 10.(1)Na2CO3(或NaHCO3) NaOH NaCl (2)复分解反应 (3)HCl+AgNO3===HNO3+AgCl↓
实验突破
11.①Na2SO4+BaCl2===BaSO4↓+2NaCl (1)AC (2)CaCO3+2H+===Ca2++H2O+CO2↑ (3)Mg+H2SO4===MgSO4+H2↑(或Mg+2HCl===MgCl2+H2↑) (4)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