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实验室去:探究金属的性质
01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认识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
【实验用品】
1.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如细铜丝、细铁丝、铁钉、铝箔、白炽灯的灯丝、订书钉、易拉罐、铝合金制品、不锈钢餐具、电池、小灯泡、导线、磁铁、砂纸、火柴等。
2.实验室中的试剂和仪器:铝粉、镁带、锌片、铁粉、稀盐酸、稀硫酸、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坩埚钳、酒精灯、药匙、试管。
【实验过程】
1.金属的物理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和结果
分析和结论
(1)用砂纸打磨细铜丝、细铁丝、铝箔、白炽灯的灯丝、订书钉等,用滤纸(或软布)擦拭后观察颜色和光泽
铝、铁、钨等为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都有金属光泽 常温下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铜为紫红色,
金属一般都具有金属光泽
(2)选择几种金属制品,尝试一下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
细铜丝、细铁丝、订书钉均能被弯曲,不易被折断
金属具有延展性
(3)选择铁丝、铝箔、铜丝,手持金属的一端,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另一端(注意时间不要太长,以免烫伤!),试试金属的传热能力
金属的温度升高,铜丝热得最快,铁丝最慢
金属具有导热性,导热性:铜>铝>铁
(4)利用电池、小灯泡试试步骤(3)中的三种金属的导电能力
灯泡均发光,用铜丝时小灯泡最亮,铁丝最暗 金属具有导电性
导电性:铜>铝>铁
(5)用磁铁分别吸引上述金属材料
细铁丝、订书钉均能被吸引
铁是磁体
2.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和结果
化学方程式
①取少量铝粉,均匀地平摊在滤纸上,再将滤纸小心地卷起来,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4Al+3O22Al2O3
②用坩埚钳夹取一段用砂纸打磨过的镁带,在酒精灯上点燃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2Mg+O22MgO
(2)设计实验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和结果
分析和结论
取1~2 mL硫酸亚铁溶液于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放入锌粒,另一支试管中插入铜丝,观察实验现象
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溶液无变化;锌粒表面有黑色物质析出,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无色
三者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铁>铜
【问题与讨论】
1.铁发生锈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铁制品生锈后,为什么需要及时除锈?
解: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氧气同时接触,钢铁的成分和环境的温度、湿度、酸碱性等都是影响钢铁锈蚀的因素。铁制品表面的锈要及时除去,这是因为铁锈疏松,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加快铁制品的锈蚀。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防止钢铁锈蚀?请说出你的看法和你所知道的各种防锈方法,跟同学们交流、讨论,然后尝试对这些方法进行分类。
解:破坏铁生锈的条件:①隔绝空气;②隔绝水。防止铁生锈常用的方法:①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干燥;②在铁制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刷油漆、涂油、搪瓷、镀上一层耐磨耐腐蚀的金属铬、高温灼烧金属进行“烤蓝”等;③改变金属内部结构,制成合金,增强防锈能力,如制成不锈钢
02 实验突破
1.(2016·大连)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铜质插头是利用铜的导电性 B.钨制灯丝是利用钨的熔点低
C.铝制成铝箔是利用铝的延展性 D.用铁锅炒菜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2.(2017·黄石)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只有甲可使溶液中析出铁单质。再将三者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只有乙不能使溶液中析出银单质,则三者的金属活动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丙>乙 D.无法判断
3.金属M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2AgNO3===M(NO3)2+2A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 B.金属M可能是铜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4.(2017·重庆B卷)化学世界绚丽多彩,下列实验中有关颜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出现蓝紫色火焰 B.将铁钉加入到稀硫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C.对木炭和氧化铜的粉末加强热会出现红色物质 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5.(2016·宜昌)能验证 Zn、Cu、Ag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试剂是( )
A.Zn、Ag、CuSO4溶液 B.Zn、Cu、Ag、H2SO4溶液 C.Cu、Ag、ZnSO4溶液 D.Ag、ZnSO4溶液、CuSO4溶液
6.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质量为m克。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 B.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C.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D.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
7.为了探究影响锌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
实验①
实验②
实验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C.对比实验②和③,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D.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8.已知金属M和N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M+H2SO4===MSO4+H2↑ Fe+MCl2===M+FeCl2 N+FeCl2===Fe+NCl2
判断Fe、Cu、M、N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以上三个化学反应均属于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9.(2017·青岛)某化工厂的废液中主要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取一定量的该废液样品,加入镁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请填写下列空格:
(1)若滤渣中有镁粉,则滤渣中除镁粉外还含有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
(2)若滤渣中有铜粉,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
(3)若滤渣中没有铜粉,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
(4)反应后得到滤液的质量________ (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反应前所取废液样品的质量。
参考答案
实验报告
【实验过程】 1.铝、铁、钨等为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都有金属光泽 常温下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属一般都具有金属光泽 细铜丝、细铁丝、订书钉均能被弯曲,不易被折断 金属具有延展性 金属的温度升高,铜丝热得最快,铁丝最慢 金属具有导热性,导热性:铜>铝>铁 灯泡均发光,用铜丝时小灯泡最亮,铁丝最暗 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电性:铜>铝>铁 细铁丝、订书钉均能被吸引 铁是磁体 2.(1)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4Al+3O22Al2O3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2Mg+O22MgO (2)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溶液无变化;锌粒表面有黑色物质析出,溶液由浅绿色变成无色 三者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铁>铜 【问题与讨论】 1.解: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氧气同时接触,钢铁的成分和环境的温度、湿度、酸碱性等都是影响钢铁锈蚀的因素。铁制品表面的锈要及时除去,这是因为铁锈疏松,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加快铁制品的锈蚀。 2.解:破坏铁生锈的条件:①隔绝空气;②隔绝水。防止铁生锈常用的方法:①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干燥;②在铁制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刷油漆、涂油、搪瓷、镀上一层耐磨耐腐蚀的金属铬、高温灼烧金属进行“烤蓝”等;③改变金属内部结构,制成合金,增强防锈能力,如制成不锈钢。
实验突破
1.B 2.C 3.C 4.B 5.A 6.B 7.A 8.N>Fe>M>Cu 置换反应 9.(1)Ag和Cu (2)Mg(NO3)2 Cu(NO3)2 (3)Mg(NO3)2、Cu(NO3)2 AgNO3 (4)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