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水分子的变化 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水分子的变化 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10-09 11:2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水分子的变化一
一、复习检测
1、水是由 构成,水在三态变化中,改变的是水分子的 、 ,不变的是 ,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 变化。
2、在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分子的本身___________(变或不变),每个水分子仍然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这也是_________变化的微观实质。
3、净化水的方法有 、 、 、 、 等。
4、列举纯净物和混合物各三种:
纯净物:
混合物:
一:水的分解
1、实验现象:
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后通电,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上都有 产生,正极产生气泡的速度慢,负极产生气泡的速度快,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________
2、产物检验:

结论:
(1)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水 → _______ + _________
( ) ( ) ( )
(2)在直流电的作用下,水分解,正极产生__________ ,负极产生____________。所产生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_______________
(3)分解反应:观察水的通电分解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变化,反应前,反应物有_______种,反应后,生成物有______种,在化学上,我们把有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微观分析:
1、根据水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1)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都是如何构成的?
2)化学变化过程中,物质的种类变不变?________
分子的种类变不变?________
原子的种类变不变?________
原子的数目变不变?________
知识总结:水通电分解的微观实质:
当水通电分解时,在电流的作用那下,水分子首先分解成了_______原子和________原子,然后氢原子和氢原子重新结合,构成了新的______分子;________原子和_______原子重新结合,构成了新的_________分子。
由此可推知:
(1)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________(填可或不可以)分解,原子_________(填可或不可以)分解。这是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
(2)还可以发现,化学变化实质,实际就是破坏旧分子,生成新分子的过程。
有新分子生成,意味着有组成和结构与反应前不同的新物质生成。
例题
1、下列关于水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D、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2、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是否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C、质量不同 D、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
3、用直流电源电解水时,其结果为( )
A、正极产生氢气,负极产生氧气 B、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C、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多 D、负极产生的气体比正极多
4、电解水的反应属于( )
A、物理变化 B、化学性质 C、化合反应 D、分解反应
5.下列变化中是分解反应的是( )
氢气+氧气 水
碳酸 二氧化碳+水
水 氢气+氧气
锌+稀硫酸 硫酸锌+氢气
课堂训练
1.下列变化中,最小粒子是原子的是( )
A.水受热后气化 B.储存氮气的钢瓶爆炸
C.氧气溶于水 D.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2.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氢气+氧气点燃 水 B.水通电 氢气+氧气
C.镁+氧气点燃 氧化镁 D.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3、(08山东) 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4.小兰通过计算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5.如下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D.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一个B原子
6.做电解水的实验,要给水通 电,正极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体积较
(填“大”或“小”) ,是 气,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

7.右图表示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与A量筒中的电极相连接的是电池的______极,B量筒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2)如果用VA和VB分别表示A量筒和B量筒中生成气体的体积,则VA:VB约等于  : 。
(3)该实验能证明的结论是:
①___________ __ ②__________ __
六、课后巩固
二: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
混合物:
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
项目
混合物
纯净物
概念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这些物质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自保持原有的性质
由一种物质组成
区别
多种物质
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一种物质
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由一种分子构成
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联系
分离
混合物   纯净物
两种以上简单混合
实例
空气
氮气、氧气、稀有气体
单 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 合 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和化合物最直接的区分方法是从组成上区分,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如铁、铝、碳、硫等;而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或可从名称上看出来,如二氧化碳、高锰酸钾等。
什么是氧化物呢?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例题
O2、2.H2、3.N2、4.C、5.P、6.Fe、7H2O、8.CO2、9.Fe3O4、10H2O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H2O、CO2、SO2、NO2、P2O5、MnO2、Fe3O4
1、KMnO42、O2 3、CO24、P2O55、C 6、KCl 7、KClO3 8、Fe 9、MnO2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课堂练习:
1、(1)空气 (2)氧气(3)自来水(4)氮气(5)稀有气体(6)海水(7)二氧化硫(8)五氧化二磷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冰块和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3.水电解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4.凡是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3、水属于: ( ) ①混合物 ②纯净物 ③化合物 ④单质 ⑤氧化物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
D.②④⑤
2011中考试题
纯净物、混合物、单质、混合物
课后作业
1、水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可用化学式H2 O表示。下列对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水中含有氢分子 D.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常用方法。对下列纯净物的分类,正确的是
A.碳酸钙和葡萄糖均含有碳元素,都是有机物
B.二氧化碳和臭氧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C.氧化铜和高锰酸钾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都是化合物
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于水后均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都是碱
3、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属于混合物 8.氮气属于单质
C.甲烷属于化合物 D.干冰属于有机物
4、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冰 B.冰水 C.干冰 D.可燃冰
5、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碱:熟石灰、烧碱、纯碱 B. 氧化物:SO2、KClO3、H2O
C. 合金:生铁、不锈钢、黄铜 D.化石燃料:石油、煤、木材
6、 在一定条件下,常温常压下的水可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冰”是纯净物 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D.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7、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空气属于化合物 B.水属于氧化物
C.氮气属于纯净物 D.乙醇属于有机物
8、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B、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C、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9、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物可能属于氧化物
B、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双氧水
制取氧气的反应
C、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D、该反应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10、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寒冷的干冰 B.清澈的泉水 C.清新的空气 D.坚硬的大理石
1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盐水 B.清新的空气 C.冰水混合物 D.水泥砂浆
12、如右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氧化铜、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二氧化碳中的一种。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甲和丁反应有气泡出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与丙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B.乙和戊都是氧化物
C.丙与丁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 D.丁和戊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3、下列关于电解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为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最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B.在水电解器中加满水,然后接通直流电源
C.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索组成的
D.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碘酒是一种混合物
B.水是纯净物,但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D.一氧化碳是一种红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5、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海水 B 苛性钠
C 稀盐酸 D 空气
16、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可能存在下图所示的关系,对下列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
C.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17、水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可用化学式H2O表示。下列对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水中含有氢分子 D.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18、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常用方法。对下列纯净物的
分类,正确的是
A.碳酸钙和葡萄糖均含有碳元素,都是有机物
B.二氧化碳和臭氧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C.氧化铜和高锰酸钾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都是化合物
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于水后均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都是碱
19、下列熟悉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汽水 B.酒精 C.食醋 D.碘酒
20、柠檬酸(C6H8O7)是一种常用于制汽水、果冻、水果糖的添加剂,柠檬酸属于( )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2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纯净的空气 B.烧碱 C.75%的医用酒精 D.矿泉水
22、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KMnO4 B.NaOH C.CaCO3 D.CaO
23、(2011年湖北宜昌,8题)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 B.蒸馏水 C.空气 D.生铁
24、右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对该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B、电解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C、生成氧气、氢气的体积比约为2:1
D、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2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锰钢 B.液氧 C.汽水 D.空气
26、下列物质按照单质、混合物、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水银、硬水、水 B.石墨、熟石灰、生石灰
C.氮气、空气、消石灰 D.冰、醋酸、干冰
27、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一个水分子的是
A. B. C. D.
28、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KMnO4 B.O2 C.H2O2 D.空气
29、 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河水 B.蒸馏水 C.硬水 D.自来水
30、 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蒸馏水 B.自来水 C.海水 D.矿泉水
31、臭氧(O3)层能吸收太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
A.单质 B.稀有气体 C.化合物 D.氧化物
32、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水电解的反应是一个分解反应
C.aL水和b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a+b)L
D.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
33、在反应H2SO4+Ba(OH)2=BaSO4↓+2H2O涉及的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H2SO4 B.Ba(OH)2 C.BaSO4 D.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