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10-09 11:2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之第1课时 认识空气的组成
|课堂点练|
知识点一 干燥洁净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  
1. 主要成分:______(N2)约78%,氧气(O2)约_____。
次要成分:____________约0.934%,二氧化碳(CO2)约________, 其他气体约________。
知识点二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 实验装置
图4-1-1
2. 实验原理
加热时,铜能跟空气中的______反应,生成______的氧化铜:铜+氧气氧化铜。
3. 实验现象
停止加热后,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入注射器内。待注射器活塞稳定后,记录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
硬质玻璃
管的容积
反应前注射器
中气体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
中气体体积
反应消耗的
氧气体积
40 mL
20 mL
8 mL
________
4. 实验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
5. 操作要点
(1)铜粉足量,否则会使测定结果偏______。
(2)加热的过程中,要不断来回推拉注射器。
(3)装置冷却至______后再读数。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空气的成分中能使酥脆的饼干变软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水蒸气
2.下列气体中,不是空气固定成分的是(  )
A.氧气 B.氮气C.二氧化硫 D.稀有气体
3.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  )
A.红磷 B.硫黄 C.木炭 D.蜡烛
4.下列对空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按质量分数计,空气中含氧气约21%,含氮气约78%
B.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
C.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
D.空气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5.装在某容器中的空气经测定其中含氮气10 L,则该容器的容积约为(  )
A.10 L B.15 L C.12.5 L D.18 L
6.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
A.1% B.19% C.25% D.78%
7.下列装置都可用于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a、b两物质的选择正确的是(   )
图K-16-1
A.a是铜,b是红磷 B.a是铜,b是木炭 C.a是汞,b是红磷 D.a是汞,b是木炭
二、填空题
8.按如图K-16-2所示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K-16-2
(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冷却至室温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烧杯中的水面将__________,集气瓶内的水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燃烧后集气瓶中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氮气的一条重要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K-16-3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图K-16-3
(1)根据表中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5 mL
15 mL
9 mL
(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________(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举两条)。
10.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小强采用了如图K-16-4所示装置: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 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的变化。
图K-16-4
(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25 mL
22 mL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填“>”“=”或“<”)21%。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没有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 
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③加入铜丝的量太少 
④加入铜丝的量太多
11.根据下列三种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K-16-5
(1)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上述乙装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甲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丙装置进行实验,白磷在热水加热的条件下会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实验开始时,活塞向________移,充分冷却后活塞应停留在刻度________处。
直击中考:
1.如图K-16-6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 x ”代表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图K-16-6
2.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K-16-7所示。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会使实验结果产生明显误差的是(  )
A.使用过量的红磷 B.把红磷改为蜡烛
C.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的温度才进行测量
D.不打开橡皮塞,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点燃红磷
图K-16-7
3.某课外活动小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用两支规格相同的硬质玻璃管,将一支管注满水(两端用橡皮塞封住),然后打开上端橡皮塞,将水倒入量筒中,记录体积为40 mL,另一支干燥的硬质玻璃管中装入铜粉,两端用橡皮塞塞紧,与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K-16-8所示的实验装置。
图K-16-8
(1)实验前,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 mL刻度处推至10 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 mL刻度处,则说明装置气密性______。
(2)加热的过程中不断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小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详解详析
【课堂点练】
知识点一 1.氮气 21% 氩气 0.034% 0.002%
知识点二 2.氧气 黑色 3.12 mL 4.
5.小 室温
【课时作业】
1.D 2.C
3.A [解析] 红磷本身是固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可以用于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4.A 
5.C [解析] 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设空气的体积为x,则x=10 L,解得x=12.5 L。
6. B [解析] 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则氧气的体积分数应略小于21%。
7.C
8. (1)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集气瓶内的氧气被消耗完了
(3)下降 上升到刻度1处
(4)氮气难溶于水
(5)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9.(1)15%
(2)装置二 能让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3)铜粉的量不足 未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就读数(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1)注射器内气体减少的量就是氧气的体积,则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00%=15%。(2)与装置一相比,装置二中的气球在玻璃管的后部,空气更易流通,氧气与铜能充分反应。(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有:①铜粉的量不足,没有将氧气消耗尽;②装置漏气;③实验中未冷却至室温就读数;④来回推动注射器的次数偏少,氧气与铜没有充分反应等。
10.(1)使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
(2)铜+氧气氧化铜
(3)< ①②③
[解析] (2)该反应的反应物为铜和氧气,生成物为氧化铜,反应条件为“加热”。(3)根据表中数据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为25 mL-22 mL=3 mL,其体积分数=×100%=12%<21%,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是氧气没有充分反应掉,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读数,加入的铜丝量不足等。
11.(1)木炭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同时又生成了与氧气相等体积的二氧化碳,所以瓶内压强几乎不变,水不能进入集气瓶
(2)不需要打开瓶塞,测得的结果更准确
(3)右 8
[直击中考]
1.C
2.B [解析] 蜡烛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与水,不可以代替红磷,否则会产生明显误差。
3. (1)良好 (2)使注射器内的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3)防止橡皮塞弹出(或防止注射器活塞弹出) (4)铜粉的量不足 没有
第2课时 空气的用途与质量
|课堂点练|
知识点一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 空气中各成分的分离——分离液态空气法
图4-1-4
在工业上,通过降温加压使空气液化,然后加热液态空气,利用空气中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沸点不同,使它们逐一从空气中分离出来。
[说明] 沸点较低的________(-196 ℃)先蒸发出来,余下的主要是沸点较高的淡蓝色的液态____________(-183 ℃),贮存使用。
2. 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1)氧气能供给生物________,支持燃料________,还能用于钢铁________和金属________等。
(2)氮气是工业上生产________和________(如碳酸氢铵、尿素等)的重要原料;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的________;液态氮气是很好的________,可用于冷藏血液等。
(3)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氡)在通常条件下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通电时可以发出各种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________,也可被填充在灯管中,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________。
知识点二 关注空气质量 
1. 探究不同气体样本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差异
(1)利用课余时间,用________、塑料袋或________收集至少3种气体样本,如田野或树林中的空气、久未开启的地窖或人流密集商场中的空气、自己或他人呼出的气体、机动车尾气等,留作课堂实验时使用。
写出下列化学用语:
氮气_____________ 氧气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 水____________ 氢气______________
写出铜在空气中加热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课前收集的各种样本气体分别通入盛有__________的试管中,地窖或商场中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石灰水变浑浊;田野或树林中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低,石灰水不变浑浊。
2.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包括: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氮、臭氧、________、总悬浮颗粒物等。污染指数在0~500之间,是一个相对数值,数值越______,表示污染物的含量越________,空气质量越________。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空气中能维持生命呼吸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稀有气体
2.空气质量日报可以及时反映空气质量状况,下列物质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
A.O2 B.N2 C.CO D.H2O
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B.N2、O2等均匀地混合
C.N2、O2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D.N2、O2的体积比约为5∶1
5. 下列有关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属于物理变化 B.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C.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是利用液氧、液氮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D.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首先得到的是氮气
6.据探测卫星发回的数据分析,火星大气中95%是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气和氢气,还找到了有液态水存在的证据。根据以上信息,某同学作出如下推断:①火星大气是混合物;②火星大气与地球大气成分相似;③火星环境适宜人类生存;④火星上温室效应显著。你认为正确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7.某市5月26日的空气质量日报如下:
项目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
可吸入颗粒物
65


二氧化硫
6
二氧化氮
20
下列各项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A.露天焚烧垃圾 B.用煤作燃料 C.用氢气作燃料 D.用洒水车洒水
8.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PM2.5的一级标准为24小时平均浓度不超过35 μg/m3,二级标准为不超过75 μg/m3。3月25日,温州等城市的监测结果如下表。
城市
温州
宁波
舟山
湖州
24小时PM2.5
平均浓度(μg/m3)
33
49
30
40
则表中城市当日PM2.5达到一级标准的是(  )
A.温州、舟山 B.宁波、湖州 C.温州、湖州 D.宁波、舟山
9.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B.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值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好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常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二、填空题
10.用线分别将氮气和稀有气体与它们的组成、用途、性质连接起来。
①化学性质不活泼 a.氮气
②无色无味气体 b.稀有气体
③由氮元素组成
④制各种颜色的霓虹灯
⑤合成氮肥
⑥用作保护气
1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1)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__________(填序号)。
①一氧化碳     ②二氧化碳 ③二氧化硫 ④二氧化氮
(2)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④PM2.5专用口罩使用的活性炭,是利用其吸附性
(3)除了对汽车尾气的监测,还有哪些措施对PM2.5的治理能起到积极作用?请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着某种气体物质,请将物质的名称写在题后的空格内。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2)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壁和底部均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会附着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4)食品包装袋中充入的防腐气体是________。
(5)“霓虹灯”通电后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说明灯内气体中含有____________。
13.科学家依据蒸汽机原理设计出液氮蒸汽机,即利用液态氮蒸发来驱动机车。
(1)液氮蒸汽机的原理主要依据____________。
A.氮气作燃料燃烧放热 B.氮气和氢气反应放热
C.氮在空气中约占78% D.氮气沸点为-196 ℃,远低于常温
请说出液氮蒸汽机的两条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液氮蒸汽机要广泛应用需要克服哪些难题?(答两点)
14.17世纪,英国著名化学家普利斯特里为研究空气成分做了下列实验:用一玻璃钟罩将一根燃着的蜡烛和一只实验用的小老鼠一同扣上,一段时间后蜡烛逐渐熄灭,小老鼠也逐渐抽搐,直至死亡。普利斯特里对这种现象感到困惑,老鼠是否死于被污染的空气呢?于是他用处理后的洁净空气重复了上述实验,用来实验的小老鼠未能幸免于难。
(1)小老鼠为什么会死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一盆绿色植物代替小老鼠做以上实验,绿色植物会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上述两组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击中考: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PM2.5指标,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
A.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B.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
C.大力发展煤炭火力发电 D.多开私家车出行
2.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 B.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
C.许多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3.空气中含量较多且能用于食品包装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4.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
C.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D.露天焚烧垃圾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答案详解详析
【课堂点练】
知识点一 1.氮气 氧气
2.(1)呼吸 燃烧 冶炼 焊接 (2)硝酸 氮肥
保质期 制冷剂 (3)保护气 电光源
知识点二  1.(1)气球 塑料瓶
(2)澄清石灰水 
2.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可吸入颗粒物
小 少 好
【课时作业】
1. A 2. C
3. B
4. B [解析] 空气属于混合物,没有空气分子;混合物中各成分保持原来的化学性质;N2、O2的体积比约为4∶1。
5. B 6.A
7. C [解析] 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无污染,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都不会产生影响。
8.A 9.A
10.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④⑥
11.(1)①③④ (2)③
(3)减少火力发电,提倡使用水能、太阳能发电;积极植树造林,防治扬尘污染(从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控制扬尘、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等方面回答均可)
12.(1)氧气 (2)二氧化碳 (3)水蒸气 (4)氮气
(5)稀有气体
13.(1)D
(2)氮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大,原料充足 液氮蒸汽机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3)液氮的沸点很低,不易储存;制取难度大,能否找到经济的制取方法。
[解析] (1)液氮蒸汽机是利用液态氮的沸点为-196 ℃,液氮汽化时吸收热量,体积膨胀而驱动机车转动。(2)氮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含量约占78%,来源广泛,原料充足;液氮蒸汽机排放的是氮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14.(1)蜡烛燃烧消耗了氧气,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
(2)绿色植物会长得更旺
(3)空气中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
[直击中考]
1.A 2.D
3.A [解析] 氮气在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能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
4.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