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上 第2章 观察生物 单元测试卷(基础卷)
姓名____________
题序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
1. 观察人体组织切片时,看到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较多,该切片是( )
A.肌肉组织 B.上皮组织 C.神经组织 D.结缔组织
2. 下列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物镜4X、目镜5X B.物镜40X、目镜10X
C.物镜10X、目镜10X D.物镜40X、目镜5X
3. 每年4?5月有些桂花树上长着紫蓝色的果子(如图)。桂果是一种中药原材料,有润肺止疼等功效。桂花树在分类上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
4. 用低倍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发现视野偏暗。下列操作能使视野变亮的是( )
A.增大光圈 B.减小光圈 C.换用倍数较大的目镜 D.换用高倍物镜
5. 下列各项中属于植物的一组是( )
A.猪笼草、衣藻 B.蚕、蝙蝠 C.海蜇、含羞草 D.杉树、鱼
6. 下列关于不同动物体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因果关系的叙述,不一定的是( )
A.家兔有发达的大脑,能适应陆地复杂多变的环境
B.蚯蚓的身体分节,适于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
C.蛇的体表有鳞片,能适应陆地干燥的环境
D.鱼类有鳃,适于生活在水中
7. 细胞中出现染色体、细胞形态和功能发生变化分别属于( )
A.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 B.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C.细胞分化和细胞生长 D.细胞分化和细胞分裂
8. 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得到甲、乙两个视野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玻片往左移,则视野中的物像也会往左移
B.调节细准焦螺旋可将甲图转变成乙图
C.乙视野中的细胞,在甲视野中均可看到
D.若视野中物像模糊,应重新对光
9. 动植物细胞的一般结构,由外向内排列正确的是( )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 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 D.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
10.下图是某动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②③是细胞的基本结构 B.①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C.②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D.③中含有叶绿体、液泡等许多微细结构
11.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带是藻类植物,因细胞中没有叶绿素,故呈褐色
B.藻类植物没有输导组织,因此适应陆生能力不强
C.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实是“银杏”,又叫“白果”
D.被子植物种类最多,分布极广,如萝卜、板栗等
12.下列叙述符合苔藓类植物特点的是( )
A.孢子生殖 B.有了根茎叶的分化
C.能适应干旱环境 D.植株高大
13.鲫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关于“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特征”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鲫鱼在水中用肺呼吸
B.鲫鱼主要靠眼感知水流方向和速度
C.鲫鱼游泳的动力主要来自胸鳍和腹鳍
D.鲫鱼身体呈纺锤形能减小游泳时水的阻力
14.如图是某同学建立的生物分类图,其中①~④各代表一种生物。下列哪组生物不能用该图分类( )
A.①蘑菇、②银杏、③葫芦藓、④水绵
B.①珊瑚虫、②侧柏、③墙藓、④衣藻
C.①酵母菌、②油松、③肾蕨、④水绵
D.①家鸽、②水杉、③玉米、④根瘤菌
15.当皮肤流血时,说明已伤到________部位( )
A、 表皮 B、真皮 C、皮下组织 D、立毛肌
16.下列属于没有茎和叶分化的植物是( )
A.黑松 B.蕨 C.大豆 D.海带
17.观察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
A.都有种子 B.种子外都无果皮包被
C.叶形为针叶形 D.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
18.下列水中生活的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涡虫、鱿鱼 B.海蜇、青蛙 C.沙蚕、带鱼 D.鲤鱼、河蚌
19.观察如图,从生物体结构层次上分析,与其他三幅图不同的是( )
A. B. C. D.
20.一般所指的绿色开花植物是(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种子植物 D.双子叶植物
二、填空题
21.玉米是我市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图表示玉米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请据图回答:
(1)A细胞经过a过程形成Bl~B4几种不同形态的细胞群,则a过程为 。
(2)根据各种细胞的形态可以推测,B3属于 组织,此组织的作用是 。
(3)若C表示我们食用的玉米粒,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若A表示玉米受精卵细胞,则A细胞中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是 。
22.生物界中衣藻、草履虫这些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 内完成,称为 。
23.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建立早在300多年前,一位名叫__ __(Robert Hooke)的英国科学家,用自己精心改良的__ __观察瓶塞的软木,发现了蜂窝状的小室,并把这些小室称之为“细胞”,这就是人类了解植物基本构造的开端。事实上,胡克当时所看到的只是植物细胞的外壳——__ __,而对细胞里面的细微结构却一无所知。到了19世纪40年代,德国科学家__ __和__ __终于发现动物细胞虽无细胞壁,但有与植物细胞一样的细胞核,于是提出了细胞学说__ ____(细胞学说的内容)。
24.刚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只有母细胞的__ __大小;细胞的分裂是一个__ __的过程(填“不断进行”或者“断断续续”),__ __和__ __是相伴而行的。
25.由于哺乳动物具备了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生殖发育特点,大大提高了后代的 成活率,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26.根据动植物细胞结构图,回答问题:
图Z2-2
(1)左图表示__ __细胞,右图表示__ __细胞,你判断的依据是__ __。
(2)番茄和西瓜中酸的、甜的物质是__ __,存在于细胞的[ ]__ __内。
(3)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的是细胞的[ ]__ __。
(4)F是__ __,它是植物进行__ __的场所。
(5)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是[ ]__ __。
(6)由纤维素组成,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是[ ]__ __。
(7)在细胞中央,含有遗传物质的是[ ]__ __。
27.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生长发育很快.张良同学今年就比去年长高了5厘米.这与细胞的________和_________ 有关.
28.健康人的骨髓中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可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这一过程称为细胞的________,人体内存在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是由于细胞的________的结果。
三、实验探究题
29.下列图示中,图甲内①、②、③表示某同学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三个操作步骤;图乙为该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看到的一个视野,请回答问题:
(1)图甲中,①步骤往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 ,其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结构。
(2)图甲中,②步骤往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 ,其目的是使细胞染色。
(3)图像中①、②、③三个操作步骤,在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中的正确排列顺序应该是 (填序号)。
(4)图乙中,出现a的原因是图甲中的 (填序号)步骤操作不当引起的。
(5)图乙中,b处于视野的右下方,现要把它移到视野的正中央,玻片标本应向 移动。
30.显微镜是科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
如图所示:①②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③④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⑤⑥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
(1)、①②中谁的放大倍数比较大?
(2)、请问下列哪种组合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3)若用同一显微镜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准焦螺旋,观察同一标本4次,分别得到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则A、B、C、D中视野最暗的是 。
31.雨后的一天下午,小亮在观察蚯蚓活动时,想到了一个问题:蚯蚓生活在土中,它们到底喜欢明亮还是喜欢黑暗?于是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材料:几个无盖且不透明的长纸盒、10条健康状况差不多的蚯蚓、几张黑硬纸梹、干燥的土壤、一杯清水。
实验设计:①纸盒底部平铺上一层土壤,并撒上一些清水,使土壤适合蚯蚓爬行。
②用黑色硬纸板将纸盒的一半盖住,另—半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取10条蚯蚓,把它们放在纸盒内;
④二十分钟后观察蚯蚓的分布及数量,并记录数据;
⑤按照以上方法多做几次实验。
请回答:
(1)补充完善步骤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使用10条蚯蚓,而不是1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你预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小亮想进一步观察蚯蚓体表的结构,他可能用到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填“显微镜”或“放大镜”)
浙教版科学七上 第2章 观察生物 单元测试卷(基础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A A B B C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D D B D A A D A
二、填空题
21.(1)细胞分化
(2)保护、保护植物体
(3)器官、细胞质
22.一个细胞 单细胞生物
23.胡克、显微镜、细胞壁、施莱登、施旺、
动物和植物都是由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的
24.一半、不断进行、细胞生长、细胞分化
25.胎生 哺乳
26.动物、植物、有无细胞壁和大的液泡
细胞液、E液泡、
A 细胞膜
叶绿体、光合作用
C 细胞质
D细胞壁
B 细胞核
27.分裂 生长
28.分裂 分化
三、实验探究题
29.(1)生理盐水 (2)碘液(或稀碘液) (3)①→③→②(或①③②)
(4)③ (5)右下方
30. (1) ____②_____ (2) _____ C ______ (3) ___ C__________
31.(1)敞开(不盖住)
(2)避免因个体太少引发的偶然性
(3)蚯蚓多数爬到盖住的纸盒里,敞开的纸盒里没有或数量很少的蚯蚓
(4)放大镜
PAGE
第 5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