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第6课 戊戌变法公车上书●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
“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伏乞皇上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而已……窃认为今之为治,当以开创之势治天下,不当以守成之势治天下……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易》曰:“穷则变,变则通。”……窃为皇上筹自强之策,计万世之安,非变通旧法,无以为治。康有为,广东南海人梁启超,广东新会人油画《公车上书》,现存梁启超故居公 车 上 书直接原因时 间主要内容影 响结 果《马关条约》的签订1895年春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上书失败,却轰动全国根本原因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1895年的“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思想由书生
议政、舆论宣传,发展成为社会请愿、爱国救亡的政
治运动。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维新人士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北京强学会是维新派的重要政治团体。1895年8月由康有为在北京正式成立。该会每十日集会一次,每次都有人演说,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北京强学会旧址《万国公报》后改名
为《中外纪闻》,作
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 严复:1898年译著《天演论》,指出世界上一切生物都处在进化过程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万物进化的基本规律。《天演论》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全新的思想武器,极大地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天演论》光绪帝
(1871.8.14-1908.11.14)
爱新觉罗·载湉[tián]
醇亲王之子 慈禧侄儿
1875-1908年在位二、百日维新光绪帝召见康有为
全面筹划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
“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戊戌变法结合百日维新的内容,分析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1898年6月15日,慈禧太后逼迫光绪帝一日之内连发三道命令,免去支持变法的光绪帝老师翁同龢的职务,任命她的亲信荣禄担任直隶总督,牢牢控制官吏任免权。 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于
瀛台,并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慈禧太后
1835-1908
姓叶赫那拉
满洲镶黄旗人
载淳(同治帝)之母
同治、光绪时垂帘听政北京颐和园乐寿堂,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居住的地方 1889年(光绪十五年),慈禧太后“撤帘归政”,表面上将政权交给光绪帝,自己退居颐和园休养,实际上仍然操纵着国家大权。乐寿堂即为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居住的地方。光绪帝“百日维新”时,慈禧太后即在此不断密谋,后来发动了“戊戌政变”。袁世凯(袁项城)
1859-1916年
字慰亭 号容庵
河南项城人 1895年,戊戌变法期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建陆军”。
光绪帝得知慈禧太后想发动政变后,密诏康有为等设法相救。谭嗣同深夜只身拜访袁世凯,希望他率领统率的7 000装备精良的新建陆军,担当起诛杀直隶总督荣禄、保护光绪的任务。
袁世凯假意应允,等谭嗣同一走,马上向荣禄告密,促使政变迅速发生。戊戌变法的失败囚禁光绪的瀛台林旭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戊戌六君子谭嗣同英勇就义性质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实质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过于强大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
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只依靠一个
没有实权的皇帝,没有自己的军队失败
原因客观上主观上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行不通戊戌变法1.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维新派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
3.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4.戊戌变法失败的血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戊戌六君子”“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兴起(1895)发展 高潮
(1898)失败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序幕:康有为、梁启超等公车上书组织学会创办报刊戊戌政变1.康有为等“公车上书”的直接起因是( )
A.《南京条约》签订 B.《北京条约》签订
C.《马关条约》签订 D.德国强占胶州湾C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的创办
C.强学会的成立
D.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A3.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林则徐、魏源 B.李鸿章、左宗棠
C.康有为、梁启超 D.洪秀全、光绪帝C4.“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中国还没有
人流血,让我来作第一个吧。” 其中的“我”是
( ) A B C DB陈独秀谭嗣同梁启超康有为5.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