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怀宁县秀山初中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材料所述的“运动”指的是( )
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清朝江苏巡抚吴元炳上奏:“御外之道,莫切于海防:海防之要,莫重于水师。”为此,清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
A.创办军事工业 B.发展铁路交通 c.创办近代海军 D.兴办新式学堂
3、下面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一部分人的天真想法。下列人物中具有这种想法的是( )
①奕沂;②张之洞;③李鸿章;④左宗棠;⑤曾国藩;⑥洪秀全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4、奕沂在1861年的一个奏折中说,要抵抗外国的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下列各项,属于洋务派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B.汉阳铁厂 C.轮船招商局 D.湖北织布官局
5、有这样一句话:“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这样说的原因是( )
A.最早使用机器生产 B.提出了“自强”和“求富”的口号
c.主张政治体制改革 D.兴办了近代企业
6.在昕了有关黄海海战的奏折后,光绪帝写下了“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他哀悼的著名的海军将领( )
A.丁汝昌 B.李鸿章 C.林则徐 D.邓世昌
7、在120多年前中国宝岛被割走,不仅中断了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而且阻隔它与祖国大陆50年政治、经济、文化的正常联系,是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痛。这是由于( )
A.《南京条约》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8.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其中不包括( )
A.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 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c.日本社会生产力比较先进 D.日本侵华准备充分
9.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
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 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开始了推翻清朝的革命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10.戊戌变法中,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晋升之路的措施是( )
A.裁撤冗员 B.鼓励工商 c.改革财政 D.废除八股
11.戊戌六君子用鲜血唤醒了一部分先进中国人的清醒认识,这种清醒的认识应该是( )
A.必须工业救国 B.必须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发展自己
c.必须推翻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D.必须解放人们的思想
12.这是义和团运动时期流传的揭帖:“……挑铁道,把线砍,旋再破坏大轮船……一切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升庆平。”据此判断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
A.反帝爱国 B.反帝反封建 c.爱国官兵的反帝运动 D.普通农民运动
13.对于八国联军对华采取的战争行动,英国外交大臣说:“不是为了改变慈禧太后政权。唯一目的是要恢复秩序及保障外国公民生命和财产。”这说明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 )
A.维护慈禧太后的统治 B.镇压义和团运动
C.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 D.得到更多的赔款
14.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列强都要求清政府( )
A.割地 B.赔款 c.开设工厂 D.设立使馆区
15.有人把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概括为“悲凉的三部曲 ”。下列事件能反映这一说法的是( )
①鸦片战争;②甲午中日战争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④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计5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6分)
曾国藩 张之洞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原料。
材料三 19世纪60--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洋务官僚们没有意识到,他们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却不自觉地走向预期目的的反面。
一一摘编自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1)材料一所列的两位历史人物都属于哪一政治派别?(2分)请再列举出这一政治派别的两位代表人物。(4分)
(2)这一派别的口号是什么?(2分)
(3)康有为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的问题上与李鸿章有何异同?(4分)
(4)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你同意这种说法吗?(l分)请说明理由。(3分)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一 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右图人物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
根据材料一,指出右图人物宣布变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光绪帝
材料二 上图人物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 主要内容 有 :发展农工商业 ; 训练新式陆海军 :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等。 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戊戌变法的内容涉及哪些方面?(8分)
(3)材料二中哪些变法措施对封建旧势力的冲击最大?(2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2分)
18.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3分)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一一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如下图
材料三,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摘自《马关条约》
材料四
《辛丑条约》签订的情景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2分)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哪些?(4分)
(2)材料二中俄国共侵占我国多少领土?(2分)主要是在哪一历史时期侵占的?(2分)
(3)材料三反映了该不平等条约中的哪一项具体内容?(2分)通过该不平等条 约,日本侵占了我国哪一块领土长达50年之久?(2分)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次战争结束后签订条约的情景?(2分)该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严重影响是什么?(2分)试通过一具体内容来说明。(2分)
(5)请给上述材料拟一个主题。(3分)
安庆市怀宁县秀山初中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A
C
B
A
D
D
C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D
C
A
B
B
A
二、非选择题
16、(1)地主阶级洋务派。奕沂、李鸿章、左宗棠等。(答出两位即可)
“自强”“求富”
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不同: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维新派主张除技术之外,更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同意。理由: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根本目的是挽救清政府的统治他们虽然引进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但却没有改变真正使国家落后受辱的腐朽的封建制度,因而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所以说,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17、(1)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
(2)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
(3)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4)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18.(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150多万平方公里(平方千米)。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3)允许日在中国开设工厂。台湾。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5)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