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1课时) 习题
一、基础达标
1.下列气候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组合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纬度因素
B.海南岛是我国著名的避寒胜地--海陆因素
C.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地形因素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地形因素
2.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处降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位于迎风坡,降水最多
B.B点位置最高,降水最多
C.C点处于迎风坡的较高地点,降水最多
D.D点离海洋最近,降水最多
3.下列语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
A.东边日出西边雨 B.清明时节雨纷纷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四季如春
4.海南岛是我国冬季避寒的旅游胜地.导致海南岛长夏无冬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 D.海拔
5.一般而言,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同纬度的1月平均气温( )
A.海洋高于陆地 B.陆地高于海洋 C.高原高于平原 D.荒漠高于森林
6.从利物浦→华沙→赤塔,降水量的变化是( )
A.逐渐减少 B.逐渐增多 C.降水都很少 D.降水都很多
7.由表可知,形成那曲与南京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势 D.人类活动
8.读“安第斯山脉南段”示意图,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充沛,而东侧降水稀少,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分布 C.地形因素 D.地势因素
二、综合提升
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A地海拔为3300米,B地海拔为300米,若A地气温为15℃,则B地气温为________℃.
(2)造成A、B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运用这一原理,人们在夏季往往到________避暑.
10.请根据下表数据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表中所列气温变化情况最有可能是一年里哪个季节(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把哈尔滨与三亚的气温进行比较、分析可知:存在显著差异的是_____.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3)分析表中乌鲁木齐与长春的有关数据可知:两个城市之间存在差异的气象要素是_______.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1课时) 习题答案
一、基础达标
1.【答案】C.
【解析】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故不符合题意;B.我国跨纬度较广,海南岛位于我国的南端,纬度较低,属于热带,终年炎热,故不符合题意;C.青藏高原海拔高,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故符合题意;D.玉门关位于我国西北非季风区内,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应是海陆因素,故不符合题意.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对降水的影响.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逐渐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相互合并,逐渐增大,形成降水,图中的C点处于山地的迎风坡,因此 降水多.D点海拔低,气温高,因此降水较少.B点已经到了最高点,此时气温不再下降,因此降水也较少.A点位于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最少.
3.【答案】D.
4.【答案】A.
【解析】海南岛长夏无冬,说明气温高,海南岛之所以气温高是因为纬度位置低,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多.
5.【答案】A.
【解析】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冬季(1月)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7.【答案】C.
【解析】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那曲位于有“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这就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
8.【答案】C.
【解析】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状况也会产生差异.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使西侧沿海平原的湿润景观与东侧巴塔哥尼亚高原上的荒漠景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二、综合提升
9.【答案】(1)33
(2)海拔不同
(3)山上
10.【答案】(1)B
(2)哈尔滨比三亚气温低 哈尔滨比三亚纬度高
(3)温差大小 海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