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的孩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嘉陵江的孩子》。
2、能够体会到歌曲抒发的感情,体会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到歌曲中嘉陵江的魅力。
2、体会到歌曲抒发的感情。
教学过程
1、图片音乐导入
介绍嘉陵江,吸引注意。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图片中的景色是什么吗 出示嘉陵江的图片。
生:江水。
师:对,是江水。那大家知道这条江的名字叫什么吗 师:这里的景色其实是嘉陵江的景色。嘉陵江是长江上游支流,因流经陕西凤县而得名。发源于秦岭北麓的陕西省凤县代王山,干流流经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在重庆市朝天门汇入长江。主要支流有:八渡河、西汉水、白龙江、渠江、涪江等。全长1120公里左右,干流流域面积3.92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16万平方千米,是长江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长度仅次于汉江、流量仅次于岷江的大河。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名称就叫《嘉陵江的孩子》。
2、朗诵歌词,树立感情基调。
师下面老师来为大家读一读这首歌的歌词,大家注意听,想想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朗读歌词,配乐。老师读完了,大家听出来老师读的时候带有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自豪、欢快、热爱家乡。
原下面大家来读一读吧,注意读出这样的感情。播放配乐。边读边跟老师一起打拍子
大家读得真好,想不想再来认真听听这首歌呢 播放歌曲。
3、学习歌曲。
师:下面老师来教大家唱这首歌,我们先来看到第一句,一句一句教唱。下面大家一起
来唱一遍,唱得好的话我们就开始男女生比赛了!
合唱、独唱、轮唱依次进行,确保学生演唱熟练。
4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好听的歌曲《嘉陵江的孩子》,体会了歌曲自豪地情感。大家热爱自己的家乡吗 今天晚上回家别忘了向爸爸妈妈介绍嘉陵江的孩子们哦。(共12张PPT)
巴蜀放歌
嘉陵江的孩子
听一听:
聆听歌曲,注意歌词内容和歌曲所表达的感情。
唱一唱:
跟随老师学唱歌曲。
比一比,谁唱得最好。
有谁会念
X XX X X︱XX X X X ︱0 XX X X︱X– ︳
哒哒哒 哒 哒 哒哒哒 哒 哒 嗯 哒哒哒 哒 哒啊
6 53 6 66 ︱56 6 0 53 ︱6 · 53︱6 – ︱
听惯了 欢笑的 涛 声 (哟嘿 嘿 哟嘿 嘿)
——
——-
——-
——-
——-
——-
——-
——
说一说:
说说歌曲的速度和情绪变化是什么样的?
歌曲的速度是中速,情绪是自豪地、宽广地。
巴渝音乐亮点:
1、传说中“音乐的萌芽”之地——重庆市郊南山风景区涂山。
2、“国立音乐院”旧址纪念碑——重庆市沙坪坝区青木关。
3、施光南 (1940年—1990年),人民音乐家。为了纪念他,人们在南山修建了施光南音乐广场。
4、贺绿汀于1939年春末创作了著名抗日歌曲《嘉陵江上》。
“音乐的萌芽”之地
重庆市郊南山风景区涂山一瞥
施光南音乐广场
人们为了纪念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在重庆南山修建了施光南音乐广场。
你知道吗
2 → 每小节两拍 。
4 →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1= F 在F音处唱1。
如果是3/8 拍1=D 呢?有谁能告诉老师那是什么意思?
——
你还知道吗
除了今天在课堂上的这首歌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歌是描绘川蜀一带的?
《太阳出来喜洋洋》、《槐花几时开》、《大河涨水浪沙洲》、《观灯》、《康定情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