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中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高一 科目: 语文 座位号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清 名
梁晓声
子诚曾经是我学生,他的家,在西南某山区的茶村。今年清明后,他有几天假,约我去他的老家玩。我总听他说那里风光旖旎,经不住动员,成行。
斯时茶村,远近山廓,美仑多姿。树、竹、茶垅,浑然而不失层次,绿如滴翠。
翌日傍晚,我见到了徐阿婆。
那会儿茶农们都背着竹篓或拎着塑料袋子前往茶站交茶。一路皆五六十岁男女,络绎不绝。子诚在小路上与一老妪驻足交谈。我见那老妪,一米七左右的个子,腰板挺直,满头白发,不矜而庄。
老妪离去,我问子诚她的岁数。
“八十三了。”?
“八十三还采茶?!”
我望着老妪的背影,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子诚告诉我,解放前,老人家是出了名的美人儿。及嫁龄,镇上乃至县里的富户争娶,皆拒,嫁给了镇上一名小学教师。当年当地,农村人大抵文盲,连黄历也看不懂的。她丈夫有超强记忆,一部黄历倒背如流,经常穿长衫游走于各村“说春”。“说春”就是按照黄历的记载,预告一些节气与所谓凶吉日的关系而已。她的丈夫嗓子也好,称得上是脱口成秀。“说”得兴浓,别人随意指点什么,竟能马上唱出一套套合辙押韵的掌故来,百难不倒,像是现今的流行歌手。于是,使人们开心之余,自己也获得一碗小米。然而不久农村开展“破除迷信”运动,原本皆大开心之事,遂成罪过。丈夫进了学习班,年轻的徐阿婆一急之下,卖光了家里值钱的东西,买了两袋小米,用竹篓一袋一袋背着,挨家挨户一碗碗地还。乡亲们过意不去,都批评她未免太过认真。她却说:“我丈夫是‘学知人’,我是‘学知人’的妻子。对我们,清名重要。若失清名,家便也没什么要紧了。理解我的,就请将小米收回了吧!”?
我问:“现在她家状况如何?为什么还让八十三岁的老人家采茶卖茶呢?”?
子诚说:“阿婆得子晚,六十多岁时,三十几岁的独生儿子病故了。儿媳妇带着孙子远走高飞。自此,她一直一个人过活,自己名下的一亩多茶地也退给了村里。”?
“这么大岁数,又是孤独一人,连地都没了,可怎么活呢?”
“县里有政策,要求县镇两级领导班子的干部,每人认养一位农村的鳏寡高龄老人,保障老人们的一般生活需求,同时两级政府给予一定补贴。”?
我不禁感慨:“多好的举措!”?
“办法是很好,多数干部也算做得比较有责任。但阿婆的命太不好,偏偏承担保障她生活责任的一位副县长,明面是爱民的典范,背地里却贪污受贿,酒色财赌黑,五毒俱全,三年前被判了重刑。”
“阿婆知道后,如同自己的名誉也受了玷污似的,一下子病倒了。病好后,开始替茶地多的人家采茶,一天采了多少斤,就按当日茶价五五分成。老人家眼力不济了,手指也没了准头,根本采不了芽茶,只能采大叶茶了,早出晚归,平均下来,一天也就只能挣到五六元钱。她一心想要用自己挣的钱,把那副县长助济她的钱给退还清了。”
“啊!”我一时失语。
“今年年初,老人家患了癌症。几乎村里所有人都知道了。她自己也知道了。不过,她装作自己一点儿也不知道的样子,就着自己腌的咸菜,每日喝三四碗糙米粥,仍然早出晚归地采大叶茶。”?
听了子诚的诉说,我沉吟良久。那天晚上,我要求子诚转告老人家,有人愿意替她“退还”尚未“还”清的一千二三百元钱。
子诚说:“转告也是白转告!”?我恼了,训道:“明天,你必须那么对她说!”
第二天,还是傍晚时,我站在村道旁,望着子诚和老人家说话。才一两分钟后,二人的谈话便结束了。老人背着竹篓,尽量,不,是竭力挺直身板,从我眼前默默走过。
子诚也沮丧地走到了我跟前,嗫嚅道:“我就料到根本没用的嘛。”?
“我要听的是她的原话!”?
“她说,谢了。还说,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
以后几日的傍晚,我一再看见徐阿婆往返于卖茶路上,背着编补过的竹篓,竭力挺直单薄的身板。下雨的傍晚,她戴顶破了边沿的草帽,用塑料布罩住竹篓,却任雨淋湿衣服……?
那曾经的草根族群中的美女,那八十三岁的,身患癌症的,竭力挺直身板的茶村老妪,使我联想到古代赴往生命末端的独行侠。我似乎倾听到了老妪的心声:清名、清名……反反复复,二字而已。
不久前,子诚打来电话,告诉我徐阿婆死了。
“听家里人说,她死前几天还清了那笔钱……老人家认真到极点,还央求村支书为她从县里请去了一名公证员……现在,有关方面都因为那一笔钱而尴尬……”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因为学生子诚的原因,我得以到达风光旖旎的西南茶庄,见到了年迈的徐阿婆,听到了有关徐阿婆的一些事情,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
B.故事发生在清明节后一个景色清明的茶村,作者着力塑造了一位追求清名的老人,
细致描绘了她清澈如水的心灵。一个“清”字贯穿全篇。?
C.丈夫靠“说春”换得小米,却被认定搞迷信活动。本属冤屈之事,但阿婆却坚持变
卖家产还米,她忍辱负重的性格让人敬佩。
D.第19段“听了子诚的诉说,我沉吟良久”一句中,子诚“诉说”的是阿婆的坎
坷经历,我的“沉吟”中含有对阿婆遭遇发自内心的同情和感伤。?
第2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3分)
作者在文中多处写到徐阿婆“竭力挺直身板”,有何用意?(4分)
“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一句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
文本,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你的认识。(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节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已而:不久 B.素:一向
C.因:经由 D.虽:即使
6.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B.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C.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D.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
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间至赵矣 ②舍相如广成传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④左右欲刃相如 ⑤相如廷叱
之 ⑥秦王恐其破璧 ⑦且庸人尚羞之 ⑧毕礼而归之?
A.①②④/⑤/③⑦/⑥⑧?B.①⑤/②④/③/⑥⑧/⑦?C.①②④⑤/③⑥⑦/⑧?D.①⑤/②④/③⑥/⑦⑧??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2)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9~10题。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温庭筠,唐代诗人。他早年才思敏捷,以词赋知名,然屡试不第,客游江淮间。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中的“小山”指的是“小山眉”,唐代女子好画“小山眉”,过了一夜眉黛深浅不匀,如山峰重叠之状。
B.词的第二句分别用“云”“雪”比喻香腮和鬓发,并以“欲度”状写鬓发的态势,把两种
静态的物象贯串起来,将美人的绰约韵致写得栩栩如生。
C.三、四两句动作描写既照应了前两句中眉残鬓乱的肖像描写,又通过“懒”字和“迟”字,写出了主人公慵懒无绪之心情。
D.本诗主要采用了反衬、比兴等表现手法,借美人自喻身世,收到了言约意丰、含蕴深厚、
耐人寻思的艺术效果。
词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女子形象? 请结合文本与背景材料进行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1.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形象
地表现出了赤壁山势雄奇、水势澎湃的壮丽景象。
《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作者说学习就像雕琢工艺品,只要坚
持不懈,即便是金属、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饰。
(3)遥岑远目,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
第II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2.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她用这一曲抒情长调,艺术地表现了自己凄惨的处
境和悲苦的内心世界。
B.词有词牌,即曲调。按照字数的多少,可以把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C.《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内容分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
8书,其中“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D.《张衡传》中说张衡“遂通五经,贯六艺”,其中“五经”是指:《诗》《书》《礼》
《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2分)
A.我最近工作很忙,但我会拨冗参加贵公司的开业大典。预祝贵公司开业大吉!
B.认真阅读完你的文稿,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进行了斧正。
C.您送给我的书内容丰富,充满真知灼见,我会好好惠存,常常研读。
D.尊敬的张老师,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光临寒舍,我不胜荣幸。
14.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
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
____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南辕北辙?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B.买椟还珠?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C.南辕北辙? 殊途同归? 如履薄冰??? D.买椟还珠? 异曲同工? 如临深渊
1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2分)
A.许多人以为我母亲后来进入建筑领域是受我父亲的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
B.这次招聘,不少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
C.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她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
D.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6.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九十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⑥⑤①②③④? B.④③⑤①②⑥?? C.③①⑤④②⑥? D.④②①⑤③⑥
17. 请仿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要求续写的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内容连贯。(6分)
就像险峻的大山拦不住汹涌的激流一样,汹涌的激流也拦不住你顶风前行的孤舟。
, ;
, 。
四、写作(4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两个蝴蝶爱好者来到一座以盛产蝴蝶著称的山中。其中一个人为了得到美丽的蝴蝶,一大早就穿上跑鞋和运动服,带上一个网子,在山中追逐捕捉蝴蝶,折腾了大半天,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终于抓到几只。蝴蝶们在网里恐惧地挣扎,丝毫没有美丽可言。一有机会,它们就飞快地逃走了。他悻悻地回到住所,发现自己的同伴买了几盆鲜花放在窗台上,而同伴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品着香茗。他很奇怪,便问:你怎么不去抓蝴蝶?同伴微笑着说:蝴蝶会自己来的。 果然,没过多久,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翩翩而来,围着鲜花起舞。 两个人看着这一情景,心情格外愉悦。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和选择。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期末考试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C. “忍辱负重”表述不当。
(1)把故事发生地放在一个风光旖旎,景色秀美的茶村,为塑造人物提供一个清丽的背景 ;(2)衬托文中主人公优秀品质如同茶村一样美丽动人;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3)为下文作者多次见到徐阿婆了解徐阿婆写徐阿婆追求一生的清名作铺垫 。(每答对一个给1分)
(1)写出徐阿婆面临生活重负,表现出的顽强的承受力。(2)突出了徐阿婆正直、清白的形象特点。(3)暗示了徐阿婆病情越来越重,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答对一个得2分,答对两个得3分,答对三个得4分)
本题属于开放题,只要学生能联系文本并结合现实生活表达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即可酌情给分。
古代诗文阅读
D 此处是“虽然”的意思。
B
B
(1)渑池之会结束后,相如回到赵国,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既”“以”“右”各1分,句意通顺1分)
只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不敢轻易对赵国用兵的原因,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啊。(“顾”“所以”“徒”各1分,句意通顺1分)
B 应该是“云”“雪”分别比喻鬓发和香腮。
(1)词中刻画了一个因无人赏爱而倍感寂寞孤独,娇柔慵懒、自怜自赏的闺中思妇的形象。(2分)?(2)词的上阕写思妇的容貌:脸蛋雪白、芳香,头发像浓云一般,眉毛细长而弯曲,可见出少妇容颜之美;“懒”字与“迟”字说明女主人公对打扮毫无兴致,表现出她无人赏爱的苦闷。下阕写妆成后照镜自赏,无意中看到衣服上有新贴的双双鹧鸪,以鹧鸪的成双成对反衬出她的孤独寂寞。(2?分)(3)思妇形象是作者怀才不遇生活的真实写照,既表达了作者的同情之心,也抒发了自己内心无人赏识的孤独寂寞之情。(2分)?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献愁供恨,玉簪螺髻(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三、语言文字运用
D 不是《左传》,是《春秋》。
D 14.B 15.A 16.D
17.示例:就像沉静的秋色拦不住凄冷的北风一样,凄冷的北风也拦不住你走向春天的脚步;就像厚重的夜幕拦不住闪烁的群星一样,闪烁的群星也拦不住你心灵窗外的阳光。
四、写作
18.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