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背景资料:器官移植的关键之一:
寻求与受者HLA相配的供者组织或器官 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组织相容性抗原(HLA),如果移植的器官与病人的HLA不一致。 研究表明,除同卵多胞外,要找到与病人HLA完全相同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人的HLA有很多种,有的会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有的则反应较轻。研究表明,只要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器官移植的关键之二:使用免疫抑制剂 为减轻器官移植后的免疫反应,病人必须长期使用免疫抑制的药物,使免疫系统变得“迟钝”,这样才能使移植的器官在病人身上长期发挥作用。思考:免疫反应是如何进行的呢?背景资料:第4节动物体的细胞识别和免疫第5章 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免疫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B 淋巴细胞T 淋巴细胞产生多种免疫分子,参与免疫反应海绵细胞的识别与聚合思考:
1、不同种属的海绵细胞如何彼此识别?
2、在器官移植中,细胞表面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是什么呢?细胞膜的结构一、抗原定义
所有被生物体细胞识别为“异己”物质并受免疫反应排斥的物质。
主要成分
多为蛋白质,还有多糖和脂类
分类
外源性抗原:生物体自身不存在的异种或异体物质
内源性抗原:生物体自身存在的物质——免疫的对象抗原的三大性质:⑵大分子性:⑶特异性和多样性:⑴异物性:一般是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花粉等), 外伤和癌变细胞也能成为抗原。 通常都是相对分子质量大于5000的物质;其中蛋白质和糖蛋白较多。 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这种特异性决定了抗原的多样性。抗原多样性的原因——抗原决定簇 抗原决定簇是抗原物质的一些化学基团。它们是免疫细胞和抗体识别的标志。不同的抗原所具有的抗原决定簇数目和分布不同。有的抗原的抗原决定簇数量多且分布在表面,有的则数量较少或分布于抗原内部。只有暴露的抗原决定簇能为免疫系统识别。那么,抗原进入人体后由谁来识别呢?二、免疫对象(抗原)的识别—— 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免疫细胞
巨噬细胞:具有吞噬功能,以吞噬方式捕获抗原
淋巴细胞:识别并结合一种抗原并引起免疫反应(抗原识别受体)
免疫反应的分类
非特异性免疫:巨噬细胞(先天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后天性免疫)人体内三种主要的免疫细胞 T淋巴细胞
(表面有抗原识别受体)巨噬细胞 B淋巴细胞
(表面有抗原识别受体) B淋巴细胞
(表面有抗原识别受体)抗原 抗原上的抗原决定簇和免疫细胞上的抗原识别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的过程。三、免疫对象(抗原)和免疫细胞的免疫反应:细菌进入人体后吞噬细胞能否识别?吞噬细胞仅能识别“自己”和“异己”细胞和物质,并对异己物质加以排斥。看一看:吞噬细胞在识别后吞噬的行动 吞噬细胞的吞噬对象无特异性,因而将这样的免疫反应称非特异性免疫。三、免疫对象(抗原)和免疫细胞的免疫反应:哺乳动物其它的非特异性免疫行动非特异性免疫——构筑起了人体的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屏障作用)及其它们的分泌物(杀菌物质)
第二道防线: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漫画中的人物是谁?
对于他,你了解什么? “好人”傅彪安然辞世 著名演员傅彪因肝癌于今日上午9点45分在北京武警总医院安静的辞世,享年40岁。医院外面聚集的众多的记者眼含热泪与傅彪的众多好友一起为好人傅彪送行。
从8月21日起,傅彪就一直处于重度肝昏迷状态,所以走的很安静。 医院和家人一直在尽一切努力抢救他的生命,经过医生全力抢救之后,傅彪因为癌细胞扩散引起器官衰竭,不治而亡。 傅彪2004年8月2日在北京确诊为肝癌晚期,同年9月2日在北京武警总医院接受了肝移植手术,6天后转入普通病房。2004年10月21日康复出院,6天之后首次亮相面对媒体,2005年1月5日出席搜狐十大新闻评选,表现得十分健康。因为癌细胞的再度扩散,2005年6月他在天津第一中心医院进行了第二次换肝手术。第二次换肝之后,恢复效果一直不甚理想,回到北京长时间在武警总医院住院接受护理,一直到今天。 因为受到病痛的折磨,傅彪已经瘦得脱形,离去时只剩下不到100斤。 2005-08-30 傅彪生病历程1995
傅彪患乙型肝炎2004.8
确诊为肝癌晚期2004.9
第一次肝移植手术2004.10~2005.4
康复出院、亮相媒体2005.5
再度入院接受治疗2005.6
第二次换肝手术2005.8 .30
病情恶化,安然辞世傅彪生病历程1995
傅彪患乙型肝炎2004.8
确诊为肝癌晚期2004.9
第一次肝移植手术2004.10~2005.4
康复出院、亮相媒体2005.5
再度入院接受治疗2005.6
第二次换肝手术2005.8 .30
病情恶化,安然辞世Q1:在①②③④阶段,抗原分别是什么?抗原:所有被生物体细胞识别为“异己”的物质。①②③④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再来看看: B淋巴细胞在识别后的免疫行动外源蛋白、细菌、病毒等抗原浆细胞B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使抗原失去活性特异抗原识别受体→记忆B细胞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描述: B淋巴细胞在识别后的免疫反应B淋巴细胞抗原浆细胞记忆B细胞抗体抗原浆细胞抗体
(大量)记忆B
细胞第一次免疫反应第二次免疫反应 象这样,抗原进入人(或动物)体后,被体液中的相对应的抗体消灭,叫体液免疫。初次免疫反应和二次免疫反应有何区别?列表比较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反应的异同肝功能两对半检查(代表体内乙肝病毒情况)
1.HBsAg(表面抗原)????2.HBsAb(表面抗体)????3.HBeAg(E抗原)????4.HBeAb(E抗体)????5.HBcAB(核心抗体)
1、3、5项阳性说明感染的是大三阳,病毒复制快,有传染性。
?1、4、5阳性说明感染的是小三阳,病毒复制相对较慢,传染性相对较小。
?2阳性说明原来感染过乙肝,或者注射过乙肝疫苗。傅彪生病历程1995
傅彪患乙型肝炎2004.8
确诊为肝癌晚期2004.9
第一次肝移植手术2004.10~2005.4
康复出院、亮相媒体2005.5
再度入院接受治疗2005.6
第二次换肝手术2005.8 .30
病情恶化,安然辞世①②③④Q2:乙肝病毒侵入人体,最可能的宿主细胞是:
肝细胞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T淋巴细胞在识别后的免疫行动感染了抗原的细胞或吞噬了抗原的巨噬细胞,外来细胞。T细胞致敏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杀死抗原细胞,并促使抗原细胞裂解死亡抗原细胞死亡记忆T细胞描述: T淋巴细胞在识别后的免疫行动T细胞病毒致敏T细胞记忆T细胞淋巴因子(溶解抗原细胞)病毒致敏T
细胞淋巴因子记忆T细胞 T淋巴细胞直接参与攻击抗原细胞,或间接地释放淋巴因子起作用,所以T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被称为细胞免疫。第一次免疫反应第二次免疫反应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体液免疫
T淋巴细胞的细胞免疫特异性免疫——构筑起了人体的第三道防线①②③④Q3:在第①阶段,共有几种免疫细胞在发挥作用,
它们的免疫过程分别是怎样的?傅彪生病历程1995
傅彪患乙型肝炎2004.8
确诊为肝癌晚期2004.9
第一次肝移植手术2004.10~2005.4
康复出院、亮相媒体2005.5
再度入院接受治疗2005.6
第二次换肝手术2005.8 .30
病情恶化,安然辞世 因此,当有细菌、病毒侵入人体的时候,三种免疫细胞相互配合、共同抗敌!三种免疫细胞的比较Q4:肝移植失败,从免疫学角度看,主要涉及的
可能是免疫细胞?其过程是怎样的?傅彪生病历程1995
傅彪患乙型肝炎2004.8
确诊为肝癌晚期2004.9
第一次肝移植手术2004.10~2005.4
康复出院、亮相媒体2005.5
再度入院接受治疗2005.6
第二次换肝手术2005.8 .30
病情恶化,安然辞世器官移植在中国今天我国器官移植成功率已大大提高:
心脏移植:5年成活率80%左右
肾移植:5年成活率90%以上
角膜移植:5年成活率95%以上我国的器官移植面临供体短缺问题几百万白血病患者
——骨髓库中仅有70万份左右登记资料
500多万角膜病患者
——每年只有几百个供体中华骨髓库
http://www.cmdp.com.cn
角膜捐献:
http://www.redcross-sha.org
自愿捐献者可以到红十字会眼库索取登记表格,或邮寄方式索取登记表格。了解 供体器官的短缺,不是免疫学发展所能解决的,最需要的是唤醒潜藏于人们心灵深处的爱心!想一想:Q1:为什么水痘患过一次,一生中不会再患?水痘病毒诱发的记忆细胞能对这些抗原记忆终身,因而就有了终身免疫。感冒病愈后免疫力持续时间不长,病原体常突变,所以能导致感冒的抗原很多,这就会使人经常患上感冒。Q2:为什么感冒经常发生?人体患病后获得的免疫。——天然免疫思考: 人能否在不患病的情况下获得对某些病的免疫力?人类根据免疫学原理,用人工的方法使人体获得免疫力。
——人工免疫人工免疫的主要方式:接种疫苗。疫苗用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制成的生物制品,有灭活的或减毒的制剂。小结:免疫的对象——抗原
免疫对象(抗原)的识别——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免疫对象(抗原)和免疫细胞的免疫反应
非特异性免疫(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特异性免疫( B细胞的体液免疫和T细胞的细胞免疫)
天然免疫与人工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