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文档属性

名称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8-30 19:5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学习目标:1、感知内容并理清思路。
2、品评生动睿智的语言。
3、体味非凡的人格魅力。自读课文 梳理思路1、圈画文章的生字、生词。
2、筛选主要信息,明确文
章写了什么?可以分几
层?
雨果(1802──1885年)法国作家。 雨果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是流传到世界各国的宝贵文学遗产。
念一念给予 珐琅 晨曦 瞥见 箱箧 劫掠
眼花缭乱:
不可名状:
荡然无存:jǐ yǔfà lángpiēqièjié 眼睛看见纷繁的东西感到迷乱。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
xī :这封信,既然主要内容写的是对火烧圆明园的看法,可你发现了没有,作者在前三段,着重赞美了圆明园,而到第四段往后,才是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大家想想,这是不是我们的大师写的多余之笔呢?你觉得开头赞美圆明园必要吗?开门见山不好吗?思考题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更加突显侵略者的残酷。在我们的写作过程中,也要讲求埋下伏笔。也就是说,要使我们的行文有匠心,要使我们的行文有艺术。
过渡句作用:承上启下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1802-----1885)速读课文 明确观点速度课文4---9段,圈画
出讽刺侵略者的语句雨果却这样认为:“美丽的东方有一个美丽的圆明园,有两个无耻的强盗,用无耻的手段,将这美丽摧毁。”对此,雨果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品读课文 赏析语言读出最让你心动的语
句,并尝试评点。 运用了一系列的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全部赞誉”等词语,具有极其辛辣和尖锐的嘲讽意味。反语: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修辞方法就叫反语,也称“倒反”、“反话”。多用在揭露,批判,讽刺等方面。讽刺劫掠者谴责雨果是批判所有的英国人和法国人吗?为什么? 不是。“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不会是强盗。”
强盗政府并不代表人民,英国和法国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雨果是站在人民的立场来抗议政府所犯下的罪行。 ⒍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雨果以人类的立场区分政府与人民,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他公开指斥强盗政府,这需要极大的勇气。 10.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体会加点词语的感彩和表达作用) 赞誉,用了反语,实际上是抗议和谴责,这是对侵略者自以为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希望得到赞美的极其尖锐的讽刺。 回读课文 感悟作者“面对面” 活动:
方式:角色虚拟,用对话的形式,探讨雨果可贵的人格魅力。“记者”提出问题要以文本为依据,“雨果”回答问题最好用文章里的语句。“记者”可以从思想、态度、观点甚至是法国政府的看法,几方面问都可以。直面心灵 延伸探究巴特勒上尉看到这封信后会怎么
想?法国人民会怎么想? 尴尬 表扬信←→检举信读文 → 读人 → 读自己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还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
--------------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