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优培(重、难点突破) 七年级(上)科学 第1章 科学入门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千岛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
B.杭州植物园内哪种花卉最美观
C.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哪几种植物存冬季开花
D.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
2.在实验与观察时,我们常常要借助各种仪器和工具。这是因为( )
A.单凭人的感官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
B.许多科学实验的结果往往需要得到一些可靠的判断
C.借助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
D.以上说法都正确
3. 规范、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确保实验顺利开展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加热时移走烧杯 C.向试管滴加液体 D.加热试管内的液体
4.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2.8米=2.8×1000=2800毫米
B.2.8米=2.8米×1000=2800毫米
C.2.8米=2.8米×1000毫米=2800毫米
D.2.8米=2.8×1000毫米=2800毫米
5.用最小刻度为1毫米的刻度尺,测得一物体的长度,读数正确的是( )
A.2.4厘米 B.2.41厘米 C.2.411厘米 D.24厘米
6.小明为了给窗子配上一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测量窗框尺寸最合理的是( )
A.最小刻度值是1mm,长度是20cm的学生用尺
B.最小刻度值是1cm,长度是15m的皮卷尺
C.最小刻度值是1mm,长度是2m的钢卷尺
D.以上刻度尺均可测量
7.某同学对同一物体进行了五次测量,其结果分别是1.41cm、1.42cm、1.34cm、1.41cm、1.43cm,则该物体的长度是( )
A.1.4cm B.1.4175cm C.1.42cm D.1.418cm
8.下列测量锥体高度的方法正确的是( )
9.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错误的是( )
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L/N
C.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
D.只要反复测量,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
10.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37.3℃,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就去测量小英和小刚的体温。如果小英和小刚的实际体温为37.1℃和38.4℃,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该是( )
A.37.3和38.4℃ B.37.1和38.4 ℃ C.37.1和37.4 ℃ D.37.3和37.4 ℃
11.有两支温度计,玻璃泡一样大,但玻璃管的内径不同。将它们插入同一杯热水中,它们的水银柱上升高度和温度示数情况为( )
A.内径细的升得高,它的温度示数大
B.内径细的升得高,但它们的温度示数一样大
C.内径粗的升得高,但它们的温度示数一样大
D.上升高度相同,温度示数也相同
12.现在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而世界上的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却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烧杯内盛水,一天,发现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则表明气温(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法确定
13.用量筒和水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是( )
A.看上去不多不少
B.能浸没小石块,且小石块放入后水不会溢出
C.水面约在量筒中间
D.能浸没小石块,且小石块放入后水面不超过量程
14.★★原来在量筒中盛有50毫升的酒精,小明要取出15毫升的酒精,结果另一同学发现小明倒完后俯视量筒读数,你认为小明实际倒出的酒精的体积( )
A.大于15毫升 B.等于15毫升
C.小雨15毫升 D.无法确定
15.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图中的哪次或哪几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 ( )
甲 乙 丙 丁
A.甲? B.甲和乙? C.甲和丙? D.乙和丙
16.将右手放到一盆冰水中,左手放到一盆热水中,过一会儿把双手同时放到一盆温水中,则此时两手对水温的感觉是( )
A.右手热,左手冷
B.右手热,左手热
C.右手冷,左手热
D.右手冷,左手冷
17.小明和小华分别购买了两种橡胶球,小明说:“我的弹性比你的好”。小华说:“我希望你能证实你的说法”。小明可选择下列哪个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
A.两球向墙扔去,比较它们反弹时离墙的距离
B.手触摸两球,看哪一个球较硬
C.把两球从离地面相同高度处由静止下落,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D.把两球向地面掷下,比较它们反弹的高度
18.为了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小明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高锰酸钾溶液2毫升,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几种蔬菜汁液使其褪色,结果如下:
蔬菜汁种类
黄瓜汁
青椒汁
芹菜汁
白菜汁
蔬菜汁滴加量
14滴
8滴
15滴
11滴
据上表可知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蔬菜是( )
A.黄瓜 B.青椒 C.芹菜 D.白菜
19.伽利略对问题的研究比较全面,先是通过观察现象,提出假设,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理论初步得出结论,再通过实验对结论进行检验,并对假说进行修正和推广,从而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下列关于实验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可以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
B.只要条件满足,实验可以复返再现
C.在实验过程中必然存在误差,无法避免
D.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远离了生活生产,不足为信
20.冰冰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30分)
21.完成下列换算:
(1)3千米= 厘米;
(2)550毫升= 厘米3;
(3)1升= 分米3= 毫升;
(4)1微米= 米。
22.请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单位:
(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 ;
(2)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是175 ;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约158 ;
(4)一壶鲁花花生油的体积为4.5 。
23.★★一位同学用刻度尺量出粉笔的长度为5.62cm,那么这位同学使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值为________,本次读数的准确值为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单位是_______。
24.★★如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A长度为 厘米。
(2)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体A长度为 。
25.如图所示是测量乒乓球直径的一种方法,其中的乒乓球是第46届“世乒赛”使用的“大球”,首先估计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_。乒乓球的直径是______cm。
26.★★如图所示,温度计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甲图中的温度读数是 ,读作 ,乙图中的温度读数是 。
27.一同学在测量1000页的汉语字典每张纸的厚度时,如图所示,他用刻度尺量出了所有纸的厚度为______,那么一张纸的厚度为_______。
28.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4℃。(标准大气压下),请问该温度计一格的示数实际是 摄氏度?若用该温度计测量某液体的温度时,示数是22℃,则实际温度是 。
29.以下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有________。①烧杯;②锥形瓶;③坩埚;④试管;⑤燃烧匙;⑥蒸发皿。
30.科学观察要有客观、有效、规范的记录,如下是实验测得某品牌四种不同类型洗发液的pH,这种记录观察结果的方法是 。
洗发液类型
天然植物型
弹性卷发型
滋养修护型
去屑柔滑型
pH
5.5
6.0
6.2
7.6
31.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 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 mL。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______8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32.甲、乙两名同学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甲同学的做法是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石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浸没石块,记下此时水及石块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2-V1。乙同学的做法则是先将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完全浸没石块后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取出石块,记下取出石块后水的体积V2,计算石块的体积为V1-V2。比较这两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你做此实验将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_(填“甲”或“乙”)同学的做法。
(2)如果两名同学读数都是正确的,则他们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可能不相等,较准确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下同),结果偏大的是________。
(3)导致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苍蝇为什么一停下来就匆忙搓脚”的实验后,他们认为,苍蝇的“脚”上有辨别味道的感觉器官,其上沾有污物会影响这些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为了能时刻辨别味道,苍蝇必须经常搓掉“脚”上的污物,保持其清洁。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仔细阅读材料,请你用简要的文字写出科学小组成员建立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苍蝇搓脚”是为了清除“脚”上的污物。
材料用具:两个透明的干净玻璃瓶,若干只活苍蝇。 实验步骤:
①在甲(瓶内无脏物)、乙(瓶内有脏物)两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数量______的活苍蝇。
②在同一时间内观察记录甲、乙两个玻璃瓶中______的次数。
(3)可能的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①若甲瓶中的苍蝇搓“脚”次数接近或明显多于乙瓶中的苍蝇搓“脚”次数,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无关。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有关。
34.当你翻动花园的石块时,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为什么?是因为环境明亮了吗?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请将他的探究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吗?
(2)作出假设: 。
(3)制定计划: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形成阴暗的环境,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形成 环境,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入5只鼠妇,10分钟后,统计明亮和阴暗处鼠妇的数目,按此步骤重复实验5次。
(4)实施计划:按上述实验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单位:只)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只)
0
1
2
0
2
阴暗(只)
10
9
8
10
8
(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应对上述数据所做的处理是 。从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6)该实验中,变量是 。
(7)如果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
(8)做完实验后,应对鼠妇如何处理? 。
科学优培(重、难点突破) 七年级(上)科学 第1章 科学入门
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30分)
21.
(1) ;
(2) ;
(3) 、 ;
(4) 。
22.
(1) ;
(2) ;
(3) ;
(4) 。
23. 、 、 、 。
24.
(1) 、 。
(2) 、 。
25. 、 。
26. 、 、 、 。
27. 、 。
28. 、 。
29. 。
30. 。
31.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32.
(1) 。
(2) 、 。
(3) 。
33.
;
(2)
① 。
② 。
(3)
② 。
34.
(2) 。
(3) 。
(5) 、 。
(6) 。
(7) 。
(8) 。
科学优培(重、难点突破) 七年级(上)科学 第1章 科学入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A
D
B
C
C
B
D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B
A
B
C
C
B
D
A
二、简答题(每空1分,共30分)
21.3×105;550;1,1000;1×10-7。
22.千米;毫米;厘米;升。
23.1mm;5.6cm;0.02cm;cm。
24.(1)1cm;2.4;(2)1mm;2.40cm。
25.0.1;4.00。解析: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6.液体的热胀冷缩;-23℃;负23摄氏度(或零下23摄氏度);25℃
27.1.40cm;0.28mm。
28.≈1.1℃;20℃
29.③⑤⑥
30.表格记录法
31.大于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32.
(1)甲;
(2)甲;乙;
(3)按乙的方法取出石块时会带出一些水,使测出的石块体积偏大。
33.
(1)苍蝇的脚上有辨别味道的器官;
(2)①相同;②苍蝇搓脚;
(3)② 若乙瓶中苍蝇搓脚次数明显多于甲瓶中的苍蝇搓脚次数;
34.
(2)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或鼠妇不会选择阴暗的环境都可以;
(3)明亮和黑暗两种;
(5)求平均值;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生活;
(6)光照;
(7)不能,一只鼠妇数量太少,误差太大,实验偶然性太大;
(8)放回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