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研究动物行为的一般方法。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用观察法研究一种常见小动物的行为。
2.进行“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活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
2.认同“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并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研究动物行为的一般方法。
难点:进行“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活动。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视频材料等。
学生准备:观察了解一种小动物的行为,制作简单的“迷宫”等。
四、教学过程:
环节及要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展示蚯蚓走迷宫、幼袋鼠爬进育儿袋、小鸟喂鱼、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的图片
师提问:通过前面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根据行为的获得途径,可以把动物的行为大致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图中所示的动物行为根据获得方式这些动物的行为属于哪一类型?
2.在研究这些行为的过程中我们运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有哪些?
学生观看图片,
思考并回答问题。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综合运用观察法和实验法
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
研究动物行为的过程
自主学习制定探究方案
观看“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实验过程
师分析问题,总结概括: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法和实验法来研究动物的行为。
法国著名动物学家法布尔用毕生精力写出了传世著作《昆虫记》,他在记述昆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行为表现时,应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就是观察法。英国动物行为学家珍妮·古道尔数十年野外观察,认识黑猩猩的行为。科学家还把黑猩猩请进实验室对它们的学习行为进行研究。
师提问:我们对动物的行为进行研究有什么意义呢?
师总结概括:
1.研究动物的行为可以更好地了解动物和保护动物。
2.通过了解动物的行为更好地利用动物资源。
“尝试与错误”是动物常见的学习行为。前面我们提到的蚯蚓走迷宫的行为,需要蚯蚓经过大约200次的“尝试与错误”,遭受多次轻微电击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
小鼠是比蚯蚓高等得多的哺乳动物,它走迷宫的能力和蚯蚓相比会怎样呢?
接下来我们研究小鼠通过“尝试与错误”形成走迷宫取食这一学习行为的形成过程。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0-51页“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内容,讨论交流,完成学案上以下任务。
1.“尝试与错误”是一种常见的 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学会某种行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 。
2.请同学们完善“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实验设计。
(1)提出问题: ?
(2)做出假设: 。
(3)制定计划
①准备好迷宫、小鼠和食物,选择合适的实验时间。
②从迷宫的出口处放好食物,在迷宫入口处放入经过 处理的小鼠。
③记录小鼠从入口到达 所用的时间。多做几次,记录小鼠尝试次数和所需时间。
师总结概括:
1.知识准备:
1)了解鼠的生活习性。
2)了解鼠的食性。
2.探究过程:
温馨提示:
1)为小鼠准备适当的食物。
2)选好实验场所和时间。
3)确定实验记录的方法,比如设计表格。
4)制作合适的迷宫。合理设计迷宫的高度、宽度等。
5)实验前使小鼠处于饥饿状态,以增加小鼠觅食的动力。
下面我们观看“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视频。
师播放视频。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小鼠的学习能力比蚯蚓的学习能力强的多。请同学们结合我们看过的实验探究思考下列问题。
(4)实施计划
①如果小鼠较长一段时间不能自行到达出口,你需要怎样做?
②根据小鼠的实际情况,坚持每天训练,直到小鼠可以顺利找到食物。
(5)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
(6)表达和交流
①如果用不同小鼠分别做实验,它们“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一样吗?说明了什么?
②该实验探究过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
③这项探究活动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发?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而学习行为有利于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
课外实践:
请同学们选择身边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先观察它的行为,分析这些行为的形成过程,再设计实验研究它的某一行为。
学生认识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
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
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小组内讨论交流,制定探究计划。
学生交流,回答。
1.学习 强 少
2.(1)小鼠经历“尝试与错误”学习行为的次数与走出迷宫所需的时间之间有什么关系?
(2)小鼠经历“尝试与错误”学习行为的次数越多,走出迷宫所需时间越短。
(3)饥饿 出口食物
学生进一步完善探究计划。
小鼠昼伏夜出。
准备花生、玉米、小麦等食物。
设计记录表格。
学生观看视频,学习探究动物行为的实验过程。
学生结合实验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概括。
(4)①采取措施引导小鼠到达出口食物处。
(5)小鼠经历“尝试与错误”学习行为的次数越多,走出迷宫所需时间越短。
(6)①可能不同,说明遗传基因影响学习能力。
②小鼠的数量不能太少,减少偶然性;要设置重复组,减少误差。
③各抒己见。
学生分组讨论身边熟悉的动物及其行为表现,确定小组探究对象及相关行为。
根据小组讨论,参考“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过程,制定合理的实验计划。
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探究动物行为的实验,写出实验报告,进行表达和交流。
课堂小结
师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所学内容。
师总结概括:我们人类是最高等复杂的动物,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天道酬勤”。只要大家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一定会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学生总结本节所学知识,把知识转化为不断前进的动力。
达标练习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