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 (数学)学科集体备课表
备课时间
11.03
主 备 人
主 备 人
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
11.04
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所在单位
课 题
观察物体--例1
课型
新授
课时分配
1
第1课时
项 目
内 容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的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过程
方法
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的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教学难点
从一个面推测到另一个面的形状。
教学、教具(课件)准 备
媒体课件、实物
教 学 流 程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一、目标导向,确定“航点”
1.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是在哪见过的?
东东他们星期天也去动物园看了大象,想知道他们看见的大象是什么样子吗?让我们来听一个关于看大象的小故事。
2.故事引入:星期天,退休的李奶奶带着他的小孙子东东、明明和外孙女欢欢去动物园看大象。一进大门,东东他们就把李奶奶拉到了象园,李奶奶说:"唉,我老了,走不动了,眼睛也看不清楚,就坐在门口等你们,这大象嘛,还是你们看过后说给我听吧!""好的,好的!"三人连忙答应向大象跑去。
东东急急忙忙走到了大象的前面看了看,说:"奶奶,奶奶,大象啊有两个大大的眼睛,一个长长的鼻子,两只耳朵像两把大扇子。"
学生自由回答
教
学
环
节
明明跑到了大象的后面大声地说:"奶奶,大象就像是两根柱子顶个门,门上有根摆来摆去的长鞭。"
笑笑不急不忙,走到大象的侧面说:"外婆,其实大象就像是四根柱子上有座墙壁。"
"哎呦呦"李奶奶说:"乖孩子们,你们都把我弄糊涂了,难道有三只大象?"
3、提问:小朋友们,他们看到的到底是几只大象呢?既然是一只大象,为什么他们向李奶奶介绍得不一样呢?(板书:前面后面侧面)
4、掲题:虽然都是一只大象,但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自主学习,探索“航行”
(一)教学例1,从前后两个角度观察物体。
1、谈话:让我们就从每天陪伴我们学习的教室开始吧。仔细观察教室的四周,你最喜欢教室的哪一面?
2、组织观察:我们把它们拍下来好吗?举起小手,像老师这样架起相机,把镜头对准你喜欢的地方,一二三,咔嚓。拍好了,现在,让我们把照片印在脑海中。谁来说说你拍到了什么?(请教室后面的一位同学站起来)你知道他拍到了教室的那一面?老师也来拍一张,猜猜我拍到了教室的那里?
3、提问:大家拍得都是教室,为什么会拍的不一样呢?要想拍教室的前面,站在哪儿拍拍得比较全面,想拍教室的后面,应该站哪?
4、出示主题图,从前后左右四个角度观察物体
1、谈话: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礼物,瞧一瞧,一只小狗,你喜欢他吗?让我们为它拍张照片做纪念好吗?
2、引导观察,初步发现规律:先给他的前面来一张,想要照片吗?我们合作把它画出来好吗?你们说,我来画?你拍到了什么?再来张后面的?这次我们又拍到了到了什么?要想拍张侧面的,小狗可以怎样放?谁来摆一摆?这两种摆法拍到的一样吗?拍左面的时候,我们怎样画?右面呢?
三、合作交流,共享“航海”
3、小组观察,验证猜想:你们的抽屉里有什么?请每个小组长拿出抽屉里的玩具,让它面向黑板坐好。拿起你的相机,开始拍。一二三,咔嚓。想要照片吗?老师把照片都藏在信封里了。你能把你拍到的照片找到吗?互相说说,你们在玩具的那一面,拍到了什么?同一个小组的同学,为同一个玩具拍照片,拍到的四张照片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想换个位置看一看吗?请每个小组的同学按顺时针方向移动位置,每移动一个位置就找到在那个位置上拍到的照片,并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说说你拍到了什么?移四次,完成后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还有那个小组来展示你们的作品?这次你们听我的要求站好位置。(把小狗换个方向摆好,请学生分别站在它的前后左右)这次大家还能猜到他们拍的是那张照片了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6、出示图,小云他们也给他们的玩具小猴拍了照片,你能判断每张照片各是谁拍的吗?你是怎样想的?
四、拓展训练,放眼“航程”
1、观察茶杯
班级交流:在那一面的同学看到的是一号照片?那一面看到二号照片?三号图片是那边的同学看到的?四号呢?
2、练习2
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其实,观察物体不仅仅是在
数学课堂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要处处留心。瞧,英英他们在坐车的时候也去做了观察。
出示图:右边的图片分别是谁看到的?先想一想,在书上连一连,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答案是否相同。
3.总结反思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主要从哪些位置观察的?还可以从其他的位置观察物体吗?
学生听故事
你能说说他们分别是从那一面观察的吗?
学生回答
你能说说他们分别是从那一面观察的吗?
回答问题:老师这也有两张照片,你知道那一张是在教室的前面拍摄的吗?另一张是在教室的那一面拍摄的?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5、练习:老师在我们学校的大门也拍了两张照片,哪一张是在学校外面拍摄的?哪一张是在学校里面拍摄的?你能说说他们分别是从那一面观察的吗?
学生活动,师相机指导。
板演汇报。那个小组能上来给我们展示一下你们拍到的照片呢?(组织学生按课前要求站好位置)你能能猜出这几张照片各是谁拍的吗?(投影出示图片,生回答,讲台前的同学验证)她站在小熊的那一面?看见了小熊的什么?还有谁能猜猜一猜?她站在小熊的那一面?能看见小熊的什么?(指侧面)这张照片是谁拍的?她站在小熊的那一边?看见小熊的脸是朝向那边的?那另一张呢?
小组活动
板
书
设
计
观察物体
正面、后面、侧面(左侧、右侧)
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教
学
反
思
观察体验,让学生体验观察结果的不相同。观察物体一课的教学内容,决定了本课的教学方式,应以活动为主,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不断体验,让他们在亲身经历中不断丰富表象,增强感性认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学科集体备课表
备课时间
10.10
备课教师
学??校
课???题
观察物体
课??型
新授
课时分配
1
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
能?力
经历从没方向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球体等立体实物的过程。
过?程
方?法
能够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立体实物看到的平面图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观察、操作、想像、交流等数学活动中感受立方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感受各个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图形形状
教学难点
感受各个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图形形状
教具学具
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修改栏
教
学
过
?
一.?????????????目标导向,确定“航点”
情境创设
师出示饼干盒。
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观察一下,这个饼干盒是什么形状?
真的是这样吗?我看到的怎么不是?(老师在盒方在正前方)
学生可能根据学过的知识说是长方体的。
学生提出异议
三名学生按老师要求坐好,观察
学生观察后汇报自
二.自主学习,探索“航行”
这样,我们找3个同学从不同方向来观察一下,怎么样?
?
己观察到的图形和图案是什么样的。
学生汇报(对正面、侧面、上面等术语说不准时老师补充)
学生判断,叙述时要强调几个术语的运用。
学生自由发言
三.合作交流,共享“航海”
1、观察饼干盒
说说你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师出示三幅图片,这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想说些什么?结合学生发言师总结:这个饼干盒是长方体的,但如果只从一个方向看,我们却只能看见它的一个平面。
2、观察长方体模型:
出示长方体模型(或长方体的立体图形)
出示三幅图:
一个长方体放在桌子上,只能
看到3个面,想一想:和它们对着的3个面各是什么样的??
3、观察正方体和球
师出示立方体图或实物
?
学生观察,说出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学生辨别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学生讨论发言
想像从它们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看到的是什么图形?
学生想像、观察、验证、交流。
1、第一题学生看图独立完成
2、第二题: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最后思考谁和谁是对着的面。
3、独立完成交流自己的想法,说明理由。
?
?
结合自己的实物充分的观察体验。
四.拓展训练,放眼“航程”
实践与应用
练一练1
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交流。
练一练2
让学生把自己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先按要求做上记号。
然后剪开。
思考谁和谁是对着的面。
交流。
练一练3
先引导学生观察。
再交流。
然后涂色。
学生独立观察,然后作出判断。在此基础上交流自己的做法。
?
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边做边思考,然后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
?
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作出判断,和同伴交流之后,完成涂色。
教
学
反
思
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形象的学习材料,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体验观察的方法。比如,猜猜看(美丽的学校):判断是从正面、侧面,还是从上面拍摄的。让每个学生结合学校的实景观察图片,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时,形状是不一样的;及通过玩手中的长方体并猜出颜色这个游戏,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物体正面、上面和侧面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离开自己的座位,自由地观察纸箱,把所看到的和周围的同学说一说,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纸箱的哪几个面,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这几个操作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民主作风,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交流、合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