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第三课时(滔滔黄河)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第三课时(滔滔黄河)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10-11 14:3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第三课时 滔滔黄河
地理湘教版 八年级上
新知导入
想一想
为什么黄河被称为中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
黄河的长度居全国第二,但年平均径流量远小于其他河流,
所以不是第二大河,只是第二长河
河长(千米) 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 年平均径流(亿立方米)
长江 6300 180.85
9513
黄河 5464 75.24 574
淮河 1000 27 621
松花江 1927
55.68 735

珠江 2214 45.37 3360
全长5400多千米——中国第二长河
渭河
汾河
巴颜喀拉山
渤海
河口
桃花峪
上游
中游
下游
干流呈“几”字形
河口
桃花峪
中国第二长河
源流概况
流经省级行政区
流经的地形区
刘家峡
龙羊峡
青铜峡
小浪底
水能发电
哪些地方适合建设水电站?
龙羊峡水利枢纽
小浪底水利枢纽
上游穿行在高山峡谷之间,水流湍急
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宁夏平原
华北平原
河套平原
塞上江南
塑造平原
塑造地形和灌溉
黄河的水能、年平均含沙量在不同河段有什么差异?
上游
含沙量




支流众多
水量大增
把泥沙带入黄河干流
泥沙来源?
植被稀疏
水土流失严重
“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
下游“地上河”示意图
水土流失
“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

---小浪底水利枢纽
调水冲沙:
人为制造“洪峰”,冲刷河道泥沙。
黄河凌汛
凌汛多发生在冬春季节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
下游高纬度结冰,形成冰坝阻挡上游的水
造成河道堵塞水位上涨,形成凌汛
措施:用炸药轰炸冰坝消除阻挡
结冰

结冰

水流清澈
多峡谷
水能丰富
土质疏松
多支流
多泥沙
流速慢
泥沙淤积
河床抬升
上、中、下游河段的主要特征灾害以及措施
河段 上游 中游 下游
主要特征
问题 水土流失严重 地上河
措施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修堤筑坝
疏通河道

1.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分别是(  )
A.唐古拉山 渤海 B. 唐古拉山 、东海
C. 巴颜喀拉山 渤海 D.巴颜喀拉山 黄海
2.如图所示的景观,出现在黄河的(  )





上游 B. 中游 C. 下游 D. 源头
3.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主要原因是(  )
A. 上游乱砍滥伐 B. 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C. 下游华北平原水资源污染严重 D. 上游流经沙漠地区

C
C
B
4.读黄河流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黄河上中游、中下游的分界线分别为①河口、②桃花峪
B.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渤海
C. ①②之间河段流经的地区,植被丰富,河水清澈
D. 黄河下游山东境内春末或冬末常形成凌汛
5.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但历史上水患严重.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治理黄河的是(  )
A. 加固下游河堤 B. 上游地区开荒种地
C. 修建水利工程 D. 植树种草,加强水土保持

A
B
6.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黄河中游的小浪底水利枢纽,主要是为了治沙和防洪
B. 黄河流域水量丰富,是我国第二大河
C. 黄河下游地区人口密集,支流众多
D. 黄河主要流经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东北平原
7.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对各河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水能集中在①②河段,图中水利枢纽是三峡
B. 河段③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C. 发生凌汛的是①、③河段
D. 河段②已成为地上河
A
C
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黄河“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
如图所示。读图,完成第8?11题。








8、与产生“腹泻”现象有关的因素有(  )
①夏季暴雨集中②黄土土质疏松 ③毁林开荒严重 ④退耕还林还草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脚肿”可能会造成下游(  )
A. 河床下降 B. 泥沙含量继续增加
C. 容易发生洪灾 D. 河流严重污染

B
C










10.“大量脱发”的症状发生在黄河(  )
源头 B. 中游 C. 下游 D. 入海口
11.“腹泻”可能会导致黄河(  )
A. 梯级水电站故障 B. 含沙量增大
C. 流速变快 D. 结冰期变长

A
B
12.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____山脉,注入___海.
(2)黄河中游流经______高原,土层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____的河流.
(3)下游进入______平原,坡度变缓,流速______(加快或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于是,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坝,黄河成为“______河”,极易决堤成灾.
(4)实验探究表明:同等降水量,同等坡度,植被越繁茂,水土流失越少;而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___________.
巴颜喀拉

黄土

华北
减慢
地上
严重
13.读黄河水系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句里的“天上”是指______ ,
“海”是指_____。
(2)据图说出两点黄河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河段流经___________高原,河水的___________含量剧增,是下游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原因。
(4)①②③④河段中,初春时节会出现凌汛的河段是____ ,____ (填数字)。
(5)判断水利枢纽Q位于第_______阶梯和第_______阶梯的交界处。
巴颜喀拉山
渤海
发电
灌溉
黄土
泥沙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