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上第五单元检测题
一、汉字天地。(3.5分)
1.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供( gōng gòng)品 畜( xù chù)生 传( chuán zhuàn)记
冠( guān guàn)军 盗贼( zéi zhéi) 憎( zēng zèng)恶(è Wù)
2.仔细拼读,正确书写。
班级gǎo( )读书交流会,因为我没有认真准备,把文 zhāng( )情节说得颠三倒四。回到座位上时,我就像 shuāng( )打的茄子——蔫了。 我暗自下决心:我可不能像chú( )房里的馋猫——总打不记。要记住教训,以后读什么书都不能hú lún( )吞zǎo( ),要认真 xiáng( )细地阅读。这不仅是为了niǔ( )转同学们对我的看法,要wǎn( )回面子,而且要获得真才实学。
二、词语综合运用。(8分)
1.看图片,回忆课文,完成填空。
看到右面这幅图,我联想到一个四字词语: 。这个词语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出现过,我还能写出跟这个词语意思相近的一个四词语: 。这个词语的结构很特殊,我能写出两个这种结构的四字词语: , 。
2.一说到“孺子牛”,我想到的人物是 ,因为“孺子牛”在他的名言中出现过,这句名言是 , 孺子牛。在名言中,“孺子牛”指
。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6分)
1.用上画线词语仿写句子
他那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很打眼。
2.我最喜欢鲁迅先生的这句名言:时间就是性命, ,
。因为,它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时间如生命一般宝贵。
3.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
(1)这句话使用 的修辞手法,是把 比作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
(2)用上“像”字,仿写一个描写“雨”的句子:
四、课文立交桥。(8分)
1.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我”是一位富家少年,闰土是一个穷苦农民的孩子。( )
(2)减克家在《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的诗中直接引用了鲁迅的诗句“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
(3)《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一诗用朴素精练的语言和对比的写作手法,塑造了典型鲜明
的诗歌形象,歌颂了鲁迅的伟大精神。( )
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题目中把“伯父、先生”这两者并列。称“伯父”表达了( ),称“鲁迅先生”则表达了( )。
A.对鲁迅的崇敬与爱戴之情 B.对长辈的怀念之情 C.顽皮的特征
五、美文欣赏苑。(30分)
鲁迅的读书法
鲁迅先生酷爱读书,一生手不释卷,勤读不辍。他还非常关心青年们的读书,常撰文把自己的读书方法介绍给青年们。
鲁迅的视野极其开阔,阅读的范围很广。他主张“博识”,认为读书人应“放开肚量,大胆地无畏地、尽量地吸收”古今中外各类知识。1934年,他写过一篇《随便翻翻》的短文,专门介绍了他称为消闲的读书“多翻法”,他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容…”他认为:“多翻”可以开阔视野,启迪思路,增长知识,帮助人们全面认识纷繁复杂的世界。
在种类繁多的、观点不同的众多书籍中,不仅有毫无益处的,而且还有“毒品”或“麻醉品究竟怎样才能鉴别书籍的真伪或优劣呢?鲁迅主张用“比较法”,因为“比较是医治受骗的方子抱强调要敢于接触不同的观点,甚至反面的书籍,看看自己不赞成或反对的人和事是怎样活动的,以加强认识,区别真伪。他很欣赏古籍《嵇(jī)康集》中附有别人的赠答和论难的编法。他编《伪自由书》《准风月谈》时,后面也附录了有关的别人的文章,以便于读者进行比较,帮助读者辨别真伪、是非、优劣。
怎样把书读活,使学得的知识融会贯通?鲁迅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实践经验总比看、听、空想确凿。“我先前吃过干荔枝,罐头荔枝,并且由这些推想过新鲜的好荔枝。这回吃过了,和我猜想的不同,非到广东来吃就永不会知道。”因此他谆谆教导青年:“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他希望青年们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1.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含义。
酷爱读书: 手不释卷:
勤读不辍: 融会贯通:
2.文中的“毒品”和“麻醉品”指的是 , 这里用的是
的修辞手法。
3.文中第3、4自然段开头的问句是( )
A.疑问句 B.反问句 C.设问句
4.用学过的成语、诗句或名言警句分别概括第2、3、4自然段的段意。
第2自然段:
第3自然段:
第4自然段:
5.联系学习实际谈一谈自己有哪些值得向大家推荐的好的读书方法。
六、习作百花园。(30分)
在成长过程中,一定有一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许是你的父母、老师,也许是你的同学、伙伴,也许是曾帮助过你的一个陌生人……以“留在心里的印象”为题写一篇写人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1.gòng chù zhuàn guàn zéi zēng wù
解析:这道题是对多音字、会认字认读能力的考查。解答这类题时,对于多音字,首先要知道多音字的所有读音,然后结合语境的含义,判断应该读哪个音,最后选择正确读音。对于会认字,要注意区分前鼻音与后鼻音、平舌音与翘舌音等“供”是多音字,表示用来祭祀的供品时,读gòng;“畜”是多音字,表示牲畜的意思时读chù;“传”是多音字,在“传记”中读 zhuàn;“冠”是多音字,在“冠军”中读guàn;“贼”的读音要注意辨析翘舌音与平舌音,读zéi;“憎”要注意音调,读zēng;“恶”在“憎恶”中读wù。
2.搞 章 霜 厨 囫 囵 枣 详 扭 挽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给出生字拼音,读句子和拼音,书写要求的会写字。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先读准拼音,再读通句子,然后根据音节写出正确的汉字。而在写笔顺的时候,务必要仔细想想老师是怎么示范的。我们不仅要写对生字,还要写美生字。“搞”字左窄右宽,上下平齐;“章”字由“立“早”构成,上小下大,“立”的第二横略长,盖住下面的“早”;“霜”字是上下结构,“雨”字头第二笔变点,第三笔变成横钩,形扁而宽,“相”比上部大;“厨”字是半包围结构,“豆”“寸”要书写紧凑;“囫”字和“囵”字都是大口框,口框要方正,里面部分要收敛;“枣”字的上部是“束”,不要写成“束”,“束字旁”要写得扁些,尤其中间的竖要内收,给下面的两点留出位置;“详”字左窄右宽,上下平齐;“扭”字的“扌”要窄而挺直,右边“丑”扁;“挽”字左窄右宽,上下平齐。
二、1.马马虎虎 示例:粗心大意 匆匆忙忙 干干净净
2.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 首甘为心 甘情愿为人民服务的人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时,要先读句子,再根据要求,逐一解答相关的问题(1)图片中有两匹马,两头虎,因此是“马马虎虎”,它的近义词有“粗心大意”“随随便便”等,选其一填空;“马马虎虎”的结构是AABB式,相同结构的词语有很多,如干干净净、红红火火、匆匆忙忙等,选两个填空。2.从“孺子牛”联想人物,很容易想到鲁迅,也就知道有关这个词语的名言,进而理解“孺子牛”的含义,组织好语言写出即可。
三、1.示例:夜空中的弯月像一只小船似的,在浩瀚的星海中缓缓前行。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时,要反复读句子,分析句子的特点,明白仿写的要求。这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用了修辞语“……似的”,在仿写句子时就要用上这个词语。拓展范围要广,力求别出心裁。
2.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 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名言的积累。解答这类题时,要读所给的句子,已知名言开头内容,就很容易带出后面的内容,比较简单。
3.(1)比喻 店里 地窖 冷
(2)示例:那霏霏的雨丝,像一片朦胧的烟雾,遮掩了绵延千里的淮河平原。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理解和运用词句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时,要先读句子,再根据要求逐一解答相关的问题(1)分析句子,判断出这是一个比喻句,本体是“店里”,喻体是“地窖”,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冷”。(2)用“像”字仿写个比喻句,与上面第1题相比难度增加了,因为本题限定了描写对象:雨。这就需要我们联想有关“雨”的情景,用上“像”字仿写出比喻句来。
四、1.(1)√ (2)X (3)√ 2.B A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这类题时,首先读题,然后回顾课文内容,作出相应的解答1.判断题。(1)回顾课文内容可知《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我”是一位富家少年,闰土是一个穷苦农民的孩子,说法正确;(2)“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这不是直接引用,原题的说法是错误的;(3)回顾课文的内容,对句子的意思进行分析,句子是正确的。2.“伯父”是作者对鲁迅的称呼,“鲁迅先生”则是大众对鲁迅的敬称,明白这些,选择就容易了。
五、1.极,甚 放开 中途停止 连、通
2.内容不健康的书籍 比喻
3.C 4.第2自然段:开卷有益。 第3自然段:读书要有比较。 第4自然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5.提示:有学习效果,轻松有趣的点滴技巧、窍门都可以。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课外阅读的理解能力。解答这类题时,首先读短文,再读问题,同时回顾短文内容,作出相应的解答。1.解释词语中加点字的含义,要字不离词。如果揣摩不准,就查一下字词典。2.“毒品”和“麻醉品”使用的是其比喻义,即伤害人的灵魂的不健康的书籍。3.本题考查对问句形式的选择判断,要明白疑问句是有疑而问,反问句是无疑而问,设问句则是自问自答。显然文中的两个问句是自问自答,也就是设问句。4.概括段意,要注意本题要求语言形式是学过的成语、诗句或名言警句。5.联系实际谈自己的读书方法,可以说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答案,自由发挥,但是一定要是自己总结的经验,要真实有效。
六、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能力。解答这类题时,首先审清题目要求,然后构思、选材、写作。题目是“留在心里的印象”,体裁是记叙文,而这个对象是人一父母、老师、同学…要写好一个印象最深的人,首先通过生动的事例反映人物的特点。这个事例必须是最能突出人物精神品质的事例。你应该打开记忆的仓库,从中选择一两件最精彩的事例来写。其次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特点进行细致描写。只要把内容写得具体、生动,人物就鲜活起来了。最后还要适当地对人物进行描写,但不需要面面俱到,要抓住人物最具特色的方面来写,借以突出人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