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
教学目标 1能识别通过不用电器电能的转化2知道电路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3知道什么是电路的通路、开路、短路及其危害4知道什么是电路图,电路图的意义5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6带领学生体会物理现象和知识本身具有深刻的美学特征——简洁明快美
教学重点 电路的组成,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按要求画电路图
教学难点 按要求画电路图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学生分组科学探究、讲解、讨论交流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电在我家中二、活动:观察手电筒三、活动:怎样使一个电灯亮起来四、电路图 1、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新型电器应运而生,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下面请同学们讨论和交流各自家庭中用到的电器和它们的用途。在学生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家用电器的功能 ②电源的作用和分类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对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进行分类名称用途电源类型电能转化成的主要能量形式交流电直流电内能机械能光能声能电灯照明√√√收音机电饭煲手电筒1、组织学生观察手电筒2、利用挂图或媒体出示手电筒的示意图,作适当的分析和讲解,使学生形成对电路的初步认识利用电池、小电灯、灯座、开关和导线,组织学生把上述器材连接起来,使开关能控制电灯的发光和熄灭在实验前介绍实验的注意事项 ①开关在连接时必须断开 ②导线连接电路元件时,将导线的两端连接在接线柱上,并顺时针旋紧③不允许用导线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接起来组织学生讨论:电路中有哪些组成部分? 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教师总结:①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②电路的组成部分: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③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电源——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为电路提供电能导线——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用电器——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开关——控制电路通、断5、教师重复实验,观察当开关闭合,打开或直接把电源的正负极用导线连接起来所发生的现象,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开路——因某一处断开而使电路中没有电流的电路短路——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短路是非常危险的,可能把电源烧坏。1、在设计、安装、修理各种实际电路的时候,常常画出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出示电路中常见元件示教板),而画实物图是很麻烦的为了简便,用国家统—规定的符号来代表电路中的各元件,出示画有电路元件的实物图和符号的投影片,并对元件符号的画法做一说明2、电路图用规定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元件实物连接的图叫电路图3、①示范画出4-6的电路图②变换元件的位置,画出电路图4、电路图的优点:简单,方便,电路连接情况容易辨认画电路图的要求: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横平竖直。 根据课前的调查进行交流和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完成表格的填写学生观察:按下开关按钮,观察电灯的发光情况观察电池的安放;后盖和电池的连接方法;开关按钮的结构电灯的安置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学生讨论和总结学生观察现象并思考有关问题学生画出对应的电路元件的符号学生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板书设计 ①电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②电路的组成部分: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③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电源——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为电路提供电能导线——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用电器——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开关——控制电路通、断④电路中各元件的符号⑤电路图:用规定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元件实物连接的图叫电路图
课前准备 电池两节,电灯、开关、电铃各一个,导线若干根,电路常用元件示数板一块,投影仪、投影片,手电筒 课后小结
练习
1用导线把_____、_____、_____连接起来组成的_______叫电路,其中电源的作用是______,用电器是利用____ __来工作的设备,导线的作用是________,它是_______通道,开关的作用是控制______
2电路接通时,有电流从电源的______极流出,经过______流回到______极,接通的电路叫做_______路,电路断开时,电路中______电流,此时电路叫做_______
3一个电路中有两只灯泡,由一只电键控制,画出电路图,有几种情况?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开关合上的电路一定是通路
B导线内部断裂时会发生短路
C电路发生开路时电流很大会造成事故
D电路中连接导线松脱会产生开路
PAGE
4课题 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知道电路有两种基本的连接方式。通过探究实验的观察、比较,探究出串联、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在探究中,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2、能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判断生活中电路的连接方式,让学生从物理走向生活,激发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按要求画电路图及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 串联、并联电路的识别
教学方法 学生分组科学探究、讨论和交流、讲解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活动:怎样使两个小电灯亮起来?二、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1、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使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应当怎样连接2、探究电路连接的两种基本方式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电源、两只小灯泡、开关和导线。尝试着连接一下。3、将学生连接好的一个串联的电路和一个并联电路进行演示,讲解。再将学生连接时的一些典型的错误进行演示、分析。然后请学生总结出什么是串联和并联。4、总结: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把用电器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电路连接的两种基本方式,请同学们再分别用这两种方式连接电路,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1、在串联电路中把其中一个小灯泡拧下来再装上观察小灯泡的亮灭情况2、在并联电路中把其中一个小灯泡拧下来再装上观察小灯泡的亮灭情况3、在串联电路中再串联一个小灯泡,观察小灯泡的亮灭情况4、在并联电路中再并联一个小灯泡,观察小灯泡的亮灭情况5、总结: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的工作状态相同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只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彼此独立工作,互不影响。6、交流和讨论: 小明房间内的吊灯和壁灯如何连接?开关应该如何连接? 画出吊灯、壁灯、开关连接的电路图。7、学生阅读 生活·物理·社会,了解彩灯和冰箱灯的工作原理 思考讨论进行实验操作学生思考、总结进行实验操作,并画出电路图学生进行实验思考和总结学生完成电路图并交流学生阅读
板书设计 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叫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叫并联电路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1串联电路的特点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的工作状态相同2并联电路的特点 电流存在两条或多条路径,各元件可以独立工作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只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彼此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课前准备 教师:演示用电学线路板学生:导线、电池组、小灯泡三个、 开关 课后小结课题 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
教学目标 1、知道电流是怎样形成的2、知道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3、使学生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4、记住并理解电流表的使用规则5、通过实验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6、通过实验研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7、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8、通过对安培的简介,培养和教育学生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而刻苦专心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 电流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教学难点 电流概念的建立、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学生科学探究活动、讲解、媒体演示、演示实验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电流二、观察电流表三、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四、活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四、活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我们在进行连接小电灯的实验时,发现合上开关后,小电灯就会发光,这是为什么呢?2、利用媒体演示水流通过水轮机的动画,说明当水流通过水轮机使,能使水轮机转动起来。 当电流通过灯丝时,能使电灯发光。3、实验演示:当电路中只有一个小电灯时,让学生观察灯泡的发光亮度;再串联一个小电灯时,观察电灯的亮度。4、在物理学中,我们用电流强度来表示电路中的电流的大小,并用字母I来表示。 介绍电流的单位:安培(安) 符号 A 其他单位:毫安(mA) 微安(υA)5、学生阅读书本63页的身边的电流值1、任何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尼?在实验室中有一中测量电流大小的仪器,叫电流表。2、出示教学演示电流表、学生电流表:电流表的表盘上有一个字母A,用此表测量的电流值的单位是安培。3、引导学生观察演示电流表, “-”是公用接线柱,“0.6”或“3”是“+”接线柱.当使用“-”和“0.6”接线柱时,从表盘的下排刻线读数,量程是多大?最小刻度值是多少?当使用“-”和“3”接线柱时,从表盘的上排刻度读数,量程是多大?最小刻度值是多少?4、利用投影进行电流表的读数练习较零:检查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进行较正串联: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使电流从标有“0.6” 或“3”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3、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端4、使被测电流不超出电流表量程:在已知电路中电流大小时,直接选择合适的量程;若不能判断,则先试用大量程,然后进行选择。1、按下图连接电路2、利用电流表测出a、b、c三处的电流3、换上不同的电灯,再次测量三处的电流4、通过实验数据,组织学生讨论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的电路处处相等1、按下图连接电路
2、利用电流表测出干路中电流和两条之路中电流3、通过实验数据,组织学生讨论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之路中的电流之和。 通过对比,使学生了解电灯发光时电路中存在电流通过实验现象,了解电路中的电流的强度发生了变化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通过阅读了解常用家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小学生观察电流表思考回答问题学生进行实验并总结出结论学生进行实验并总结出结论
板书设计 1、在物理学中,我们用电流强度来表示电路中的电流的大小,并用字母I来表示。 单位:安培(安) 符号 A其他单位:毫安(mA) 微安(υA)2、测量电流大小的仪器,叫电流表电流表的使用:较零:检查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进行较正串联: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使电流从标有“0.6” 或“3”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端使被测电流不超出电流表量程:在已知电路中电流大小时,直接选择合适的量程;若不能判断,则先试用大量程,然后进行选择。5、串联电路中的电路处处相等6、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之路中的电流之和。
课前准备 教师演示用:电路示教板1块,电流表3个,小灯泡(1.5V)3个,小灯泡(2.5V)3个,小灯泡(3.8V)3个,开关1个,电池(带盒)4节,导线10根学生分组实验用:仪器名称数量小灯泡1.5V16×2只小灯泡2.5V16×2只小灯泡3.8V16×2只电流表16×3只开关16×1个电池(带盒)16×4节导线16×10根 课后小结
a
b
c
PAGE
1课题 电压和电压表
教学目标 1、知道电压的作用和电压的获得.2、知道电源的作用.3、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单位之间的变换.4、记住干电池和家庭电路的电压值.5、使学生知道电压表的用途和符号.6、记住并理解电压表的使用规则.7、通过实验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重点 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教学难点 电压概念的理解、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媒体演示、学生分组科学探究、讲解、演示实验、讨论交流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电压二、活动:学习使用电压表三、活动:自制水果电池四、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五、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 1、把一节干电池,小灯泡开关放在示教板上,请一位同学按所画电路图,用导线将电路连接起来.闭合示教板上电路中的开关,灯泡亮了,说明电路中产生了电流.教师从示教板上取下电池,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电路中没有电流.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电路中不能形成电流,电源的作用是什么?2、为了说明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形成电流,我们先用水流作比喻,看看水流是怎样形成的?3、将装有水的U型管连通器的底部用止水钳夹住,两管内水面相平.打开止水钳,两管内水会不会发生流动?再向U型管内加水,使左管水面高出右管水面,打开止水钳,将会看到水从左管流向右管.利用投影幻灯机表现出连通器水流的动态过程,反映出这一过程中水位的变化,使学生了解到水位差(又叫水压)是使水定向流动形成水流的原因.4、现在,我们用一台抽水机不断地把水从乙处抽到甲处(课本图13-26),使甲处的水总比乙处的水位高,由于水管两端总保持一定的水压,于是水管内就有持续水流.5、电路中电流的形成,是由于电路两端存在着电压,而电源的作用就维持正负极有一定的电压。6、电压的符号用U表示.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的几种电压值,要求记住的电压值有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V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1、测量电压也要用专门的仪表叫电压表2、出示几种电压表 表盘上标有字母V.3、引导学生观察演示电压表, “-”是公用接线柱,“3”或“15”是“+”接线柱.当使用“-”和“3”接线柱时,从表盘的下排刻线读数,量程是多大?最小刻度值是多少?当使用“-”和“15”接线柱时,从表盘的上排刻度读数,量程是多大?最小刻度值是多少?4、利用投影进行电压表的读数练习5、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较零:检查电压表的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进行较正并联: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使电流从标有“3” 或“15”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使被测电压不超出电压表量程:在已知电路中电压大小时,直接选择合适的量程;若不能判断,则先试用大量程,然后进行选择。6、学生活动:取三只电池,用电压表测出每一只电池的电压,将三只电池串联起来,测出这个电池组的电压。U1/VU2/VU3/VU/V 讨论: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和每个电池的电压有什么关系?用电压表测出课前学生制作的水果电池的电压值,并判断正负极根据测量结果相互交流,探究水果电池的正负极和材料有关吗?1、按图甲连接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两端的电压、灯两端的电压和灯与串联后的总电压要求:先在作业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图甲><图乙>1、.按图乙连接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灯两端的电压、灯两端的电压、A、B两点之间的总电压U要求先在作业本上画出将电压表接入电路的三幅电路图,并标出电压表的“+”“-”接线柱,学生自己设计记录表格,做好记录后,分析实验结果,写出结论.教师演示学生观察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与各部分电路上的电压有何关系?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有何关系?师生归纳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2.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跟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学生看课本了解生活常识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学生练习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思考和讨论学生实验学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并总结实验结论学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并总结实验结论学生总结、讨论、交流
板书设计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的作用就维持正负极有一定的电压。2、电压的符号用U表示.3、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V 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4、测量电压也要用专门的仪表叫电压表5、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较零:检查电压表的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如有偏差,进行较正并联: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使电流从标有“3” 或“15”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使被测电压不超出电压表量程:在已知电路中电压大小时,直接选择合适的量程;若不能判断,则先试用大量程,然后进行选择。6、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7、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8、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跟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课前准备 教师:干电池4节,蓄电池一个,开关一个,铁架台一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两个,导线若干,铁夹一个,U型管连通器一个.学生分组实验用:仪器名称数量小灯泡2.5V28×1只小灯泡3.8V28×1只电流表28×1只开关28×1只电池(带盒)28×1个导线28×4节 课后小结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