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上)册 (音乐)集体备课表样
备课时间
主 备 人
主 备 人
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
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
课 题
10.采贝歌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分配
3课时
第 1课时
上课时间
11.16
项 目
内 容
修改栏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能 力
学习歌曲《银色的桦树林》,能生动地演唱歌曲,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唱出歌曲的意境。
过 程
方 法
能在演唱中充分体现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
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
在学习中联想采贝壳概况,使歌唱更加贴近歌曲的意境。
教学重点
能把八分休止符唱好
教学难点
能把八分休止符唱好
教学、教具
(课件)
准 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流 程
评论或修改
教
学
环
节
教 师 活 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 同学们欢迎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今天这堂课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少数民族的朋友家里去做客,你们想不想去?
1.?听音乐做律动
2.?听音乐情绪、速度
教
学
环
节
(优美的、中速)
3.?用 WU母音模唱
4.?随琴哼唱(注意轻声演唱)
5.?加入歌词跟琴视唱(注意八分休止符的演唱)
6.?请学生为歌曲编创舞蹈动作
7.?请小乐手为歌曲伴奏
8.?请全班小朋友边唱边表
三:小结
知识拓展,京族的人文风情图片,介绍京族。
用 WU母音模唱
京族的人文风情
板
书
设
计
????采贝歌
优美 中速
课
后
反
思
?
(三)年级(上)册 (音乐)集体备课表样
备课时间
主 备 人
主 备 人
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
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
课 题
10.银色的桦树林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分配
3课时
第 2课时
上课时间
11.21
项 目
内 容
修改栏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能 力
学习歌曲《银色的桦树林》,能生动地演唱歌曲,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唱出歌曲的意境。
过 程
方 法
能在演唱中充分体现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
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型和后十六节奏型,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型和后十六节奏型,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教具
(课件)
准 备
光盘 录音机
教 学 流 程
评论或修改
教
学
环
节
教 师 活 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一、创设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1、教师播放《银色的桦树林》伴奏音乐,伴着着欢快的音乐迎接学生进入教室。
2、师生拍手随音乐进入指定位置。
3、教师琴声引导相互问好。
二、激趣导入,切入难点,节奏练习。1、课件中出现的叫卖声“卖汤—
拍手随音乐进入指定位置。
教
学
环
节
—圆”、“羊——肉串”谁能模仿一下,这三个字中哪个音又长又重? 2、这种节奏在音乐中叫切分音:x x x
3、引导学生模仿。
4、在生活中也有这种节奏的语言,你来想一想,如果想出来告诉老师。
三、学习歌曲。
1、学生赏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
2、按节奏读歌词。
难点:最后一句的十六分音符和延音线的三拍节奏要准确。
3、演唱歌曲旋律。
4、学唱歌词。
5、随琴轻声唱歌词.
6、重点点拨:大家想一想歌曲中的“蓬得得??”模仿的是什么声音?我们应该怎样唱呢?
7、银色的桦树林葱苍茂密,强壮的驯鹿来来往往,清清的湖水中河狸在自由穿梭,如此美丽的一幅画卷,请用你的歌声来表达你的心情.
四、表现歌曲。
1、乐器伴奏。
2、孩子们,让我们跟着这轻松愉快的音乐跳起来吧!学生跟着老师边继续听音乐边自由地创编动作。
五、本课小结,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银色的桦树林是那样美丽,把世界装点得这样多姿多彩,美好的世界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努力,让我们把这世界打扮得更美!
2、唱着歌曲律动《银色的桦树林》
学生模仿
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风格。
演唱歌曲旋律。
边唱歌词边加入拍手。
集体唱一遍。
师生展示。
板
书
设
计
??????银色的桦树林
课
后
反
思
?
(三)年级(上)册 (音乐)集体备课表样
备课时间
主 备 人
主 备 人
所在单位
复备时间
授课教师
授课教师
所在单位
课 题
10.牧场上的家
课 型
新授课
课时分配
3课时
第 3课时
上课时间
12.3
项 目
内 容
修改栏
教
学
目
标
知 识
能 力
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惯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歌唱。
过 程
方 法
学习弱起小节的含义和他在音乐中的表现效果。
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
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难点
弱起小节的学习;长音的延长时值。
教学、教具
(课件)
准 备
光盘
教 学 流 程
评论或修改
教
学
环
节
教 师 活 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家,“家”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港湾,是我们生活的依托,在自己温暖的家里生活是非常幸福的,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在美国的乡村有个同样温暖的家庭,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这个美国小朋友家做客,老师也不知道他
教
学
环
节
们家在哪儿?那我们就顺着导游去看他们家到底在哪里?他们家有什么美景?
观看课件(一)
2、师生观后交流。
3、是呀!这位美国小朋友的家真是快乐的天堂啊!瞧!他们还在小院里唱起了家乡的歌。我们和他们一起学吧!出示课题:牧场上的家
三、新授。
(一)学习曲调。
1、观察曲调。向同学提出学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讲解不完全小节和弱起小节:第一个小节同我们以前认识的有什么不同?想想这样的小节应该弱唱还是强唱?它的不完全部分上哪儿去了?这样的小节就叫弱起小节。
2、想想以前我们在音乐课中唱过或听过的歌曲、乐曲有哪些是从“弱起小节”开始的?举几个例子。 3、先学第一部分。
(1) 听琴、划拍、自学曲调。
(2)老师有重点地辅导。
(3)听一遍唱一遍。第一遍:听琴、划拍、心里唱;第二遍:听琴、划拍、唱出声。
(4)完整唱一遍。
4、学第二部分。用同样方法学习。
5、完整、准确唱全曲。
(二)歌词教学。
1、全班准确、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思考:歌词表达了美国小朋友对自己家的怎样的感情?
2、填入歌词。要求:
①歌词要与音对准。
②不要忘记曲调。先填第二段。解决那儿的儿化唱法。再加第一段歌词。
3、完整、准确唱歌曲。
(三)歌曲处理。
1、老师讲述:我们今天一起去美国小朋友家做客,他们家在美丽漂亮的牧场,在晴空万里的天空下,水牛在悠闲的游荡,还有快乐的小鹿和羚羊在嬉戏,小朋友们还在无忧无虑的唱着自己喜欢的童谣,一切都那么和谐、那么自然、那么优美!他们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家啊!
2、问: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达小朋友们对牧场上的家的热爱呢?你能边唱边想象歌中描绘的美丽牧场上的家吗?用你们的声音告诉老师,好吗?
3、带着你想象的歌曲描绘的意境,有感情地齐唱《牧场上的家》。
4、创编歌词。同桌同学合作创编一段热爱家乡、歌颂家乡的歌词,使情感得到升华。
观后交流。
听琴、划拍、自学曲调。
完整唱一遍。
完整、准确唱全曲。
完整、准确唱歌曲。
有感情地齐唱《牧场上的家》。
板
书
设
计
??????????牧场上的家?
课
后
反
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