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小题,共15分)
1、《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出自于
A.古代巴比伦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2、“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她”是指的
A.雅典 B.罗马 C.波斯 D.马其顿
3、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A.城市自治权 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 D.男女平等权
4、某同学在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了“乔达摩?悉达多”、“众生平等”等信息,据此判断,该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与下列哪一宗教有关?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5、一位盲诗人笔下的英雄史诗,生动地再现了古希腊的社会图景。这部不朽之作是
A.《荷马史诗》 B.《神曲》
C.《天方夜谭》 D.《俄底浦斯王》
6、 世界文明古国都有自身独特的国家特色。与“种姓的国度”、“西方文明的摇篮”、“新月之乡”相对应的文明古国分别是( )
A. 埃及 希腊 阿拉伯帝国 B. 印度 阿拉伯帝国 希腊
C. 阿拉伯帝国 印度 希腊 D. 印度 希腊 阿拉伯帝国
7、 “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指的是( )
A. 亚历山大帝国 B. 罗马帝国 C. 阿拉伯帝国 D.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8、 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茫茫沙漠的边缘,见证人世的变迁。金字塔的用途是( )
A. 古代埃及法老的宫殿 B. 古巴比伦国王的宫殿
C. 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D. 古巴比伦国王的陵墓
9、印度中央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顾问,蜚声国际的纳林德?贾达夫博士曾开玩笑说:“我来自印度种姓制度中最低贱的等级,但我突破了种姓制度的所有藩篱。”如果根据种姓制度的划分,纳林德?贾达夫博士在古代印度应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C.首陀罗 D.吠舍
10、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 与希腊内部极盛相关的是
A.推行改革,创立种姓制度 B.征服麦加,加速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C.实行改革,扩大公民权利 D.钳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精神支柱
11、有专家在研究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历史地位时说:“中世纪城市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刺激了城市的贸易,另一方面大学使所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一步吸收新的居民,而在当时,居民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志之一。”下面对此叙述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大学的形成促进了城市的繁荣B. 大学的形成刺激了城市的贸易
C. 大学的形成引发城市大规模起义D. 大学的形成使城市的影响力扩大
12、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变了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这场改革使得西欧
A.雅利安人的大量入侵 B.罗马教廷权力至高无上
C.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D.拜占廷帝国被外族所灭
13、2016年12月25日,小王同学收到了外国朋友的一张贺卡,朋友说这是西方人辞旧迎新的一天。与此节日有关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14、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下列各项中,最先给这种认知带来冲击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 C.殖民扩张 D.希波战争
15、小芳同学在学习历史时,见有“文艺复兴的先驱”“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等字眼,由此判断她正在了解的历史人物应是
A.但丁 B.屋大维 C.阿基米德 D.麦哲伦
二、判断题。(共5小题 ,每个1分,共5分)
阅读下列图表后判断:
国家
时间
历史地位和影响
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4世纪
希腊文化和东方文化相互渗透融合
拜占庭帝国
2世纪---395年
出现“罗马和平”
阿拉伯帝国
8世纪中期形成,10世纪分裂
伊斯兰教广为传播,国力强盛,经济发达。巴格达是一座繁华的大都市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16世纪形成---战后
使广大被征服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对东方贸易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以上结论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题号后填“C.”。
16. 亚历山大帝国的发展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
17. 以上帝国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
18. 拜占庭帝国存在100年左右( )
19. 阿拉伯帝国内有大量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 )
20.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对外征服促进了东方贸易的发展( )
三、填图识图题。(共2小题,共5分)
21. (1)在下图(一)相应的方框内填写下列地点的字母
A.威尼斯 B.伦敦
(2)仔细观察图一,指出西欧城市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22、据图观察,这是什么制度,具有什么特点?
四、材料分析题。 (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第23题7分,第24题6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 6 世纪,雅典率先创立民主制,随后被许多城邦采用。国家建立了政权机关。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通常每年召开 40次,负责审议和批准议事会起草的提案,审查和选举公职人员。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大会,拥有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由于绝大多数官职实行抽签选举,一年一任,连任不超过两届,因此不管是目不识丁的农民,还是家财万贯的富人,都有担任国家公职的机会,甚至有可能成为最高领导。但雅典民主也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
材料二 从10世纪起,城市重新兴起,成为一定地区的经济与宗教中心。13 世纪,许多西欧城市通过和平或暴力的方式挣脱了领主与教会的束缚。城市的复兴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为西欧文化教育事业注入了活力,活跃的社交生活和相对宽松的环境则为人们自由思考提供了条件,增加了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一些追求知识的市民聚集到一起,兴办教育,大学应运而生,而大学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为近代大学提供了经验。
材料三:雅典的奴隶主民主制度到伯里克利时期时,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使得雅典的民主政治变成希腊奴隶制民主高度发展的典型。
伯里克利削减了贵族会议和执政官的权力。为了保证一般公民都能担任国家公职,伯里克利制定了公职津贴制,规定除大将军外,所有担任公职的人员每日都可得到政府的津贴。雅典的公民因此都不拒绝担任公职了,而且把担任公职当做一种荣誉,谁要是一生中什么公职也没有担任过,谁就将被认作是懒汉和没有出息的人,那可是一生的耻辱。
(1)联系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一中雅典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简析西欧大学兴起的原因。这些大学的兴起对欧洲发展有何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雅典民主政治核心是什么?
(4)综上谈谈你对雅典“民主”的认识。
24、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 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材料二 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结合所学知识,西欧新兴工商业城市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
(2)根据材料二,指出城市开展反封建斗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的知识,说说西欧城市的兴起给西欧带来了哪些影响?
五、简答题。(共2个大题,共12分。第25题6分,第27题6分)
25、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目标就是实现经济自由、政治自由,摆脱与世隔绝的状态,使大家加入到文明的大潮中去。在古代历史上,欧洲和亚洲的国家都在进行改革,你能举出欧洲和亚洲的国家改革分别是哪次改革的内容?
(2)请分别说出与上述材料中改革相关的人物各一位。
(3)这两次改革分别有什么作用?
26、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和国际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宗教对整个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更加凸显。你知道流行世界三大宗教吗?
(1)你能举出这三种宗教的教义?
(2)其中哪一种宗教对我国的影响最大?
(3)任选一种宗教,列举一例其著名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