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第9课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背景简介●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认
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了一次次武装起义,扩大了革命影响,振奋了全国人心。萍浏醴起义;
安庆起义;
广州起义
……萍浏醴起义萍浏醴起义示意图 1905年,湖南发生水灾,官僚豪绅乘机哄抬米价,饥民载道。1906年,同盟会会员刘道一等从日本回到湖南联络会党,宣传同盟会纲领,确定了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三处同时发动起义,萍乡方面以安源煤矿矿工数千人为主力。12月初起义爆发,各路起义军遍布附近几县,在几天内占领麻石、文家市、上栗市等重要市镇,推举会党首领龚春台为起义军都督,发布中华国民军起义檄文,以同盟会的政纲为号召。起义军声势浩大,屡败清军。清政府调集湘、鄂、赣及江宁(今南京)数万军队镇压,起义军失败,刘道一等遇害。徐锡麟 徐锡麟(1873年12月17日—1907年7月7日),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绍兴山阴东浦镇人。 安庆起义1907年7月6日,光复会成员安徽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徐锡麟,在安庆策划、组织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并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在激战4小时后,起义失败,徐锡麟等被捕,慷慨就义。广州起义 1910年11月,孙中山在马来亚召开秘密会议,会议决定以广州新军为主干再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起义。1911年1月,同盟会在香港成立统筹部,以黄兴、赵声为正副部长,下设“一处七课”具体领导这次武装起义。4月8日,统筹部开会将起义的日期定为4月13日,分“十路进攻”,赵声为总司令,黄兴为副总司令。
由于情况复杂,黄兴等人临时决定于4月27日起义,到了举事之日,除黄兴的一路及顺德会党外,其余各路均未行动。
1911年4月27日下午,黄兴带领120余名“敢死队”员,打死打伤敌人多名。清兵放火烧街,徐维扬率部突围,被敌逮捕。黄兴所部行至双门底,与革命党人温带雄率领的清军巡防营会合,温带雄决定将计就计,趁机起义。不料温带雄被方声洞误伤,兵士群龙无首,起义失败。赵声返回香港,黄兴于4月30日也回到香港。
这次起义,同盟会牺牲的会员有名可考者86人,革命党人潘达微将所找到的72具遗骸,殓葬于广州东郊红花岗。插上黄花作记号,地名改为黄花岗。又称为“黄花岗起义”。秋瑾秋瑾得知安庆起义失败的消息,拒绝一起撤离绍兴的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她遣散众人,毅然留守大通学堂。14日下午秋瑾被捕,她坚不吐供,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绍兴起义 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可谓屡战屡败,屡败屡
战。参加起义者,都是中华民族的热血青年。他们奋不顾身,
勇往直前,视死如归,崇高的革命理想和献身精神激励了越
来越多的民众投身革命。二、武昌起义1.领导机构: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
2.主要力量: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1911年10月10日晚,由于起义计划泄露,武昌城内新军第八镇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在熊秉坤等率领下,他们冲出营房,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在守库士兵的配合下,迅速占领了楚望台军械库,攻占总督衙门。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爆发了。 武昌起义拉开了整个辛亥革命的序幕。武昌起义门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闻风而动,分别于1911年10月11日夜、1911年10月12日光复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武昌起义取得胜利。 武昌起义革命军占领武昌城后,军政府挂起象征
十八省团结一致的十八星军旗(资料图)小资料:认识武昌起义的局限性黎元洪 欲收新军全体来归之效,非借黎元洪资望不可……借黎元洪之名以号召天下,一则使各省可表同情,二则使外人不敢轻视。
——武昌起义总指挥吴兆麟 黎元洪(1864-1928),湖北黄陂人。曾在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毕业后在海军服役;甲午战后,帮助张之洞教练新军。武昌起义当晚,他想制止革命,并杀害了起义士兵和革命党派来的联络员。由于革命党人错误地自认为“资望”不够,以枪逼迫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的都督。11月下旬,全国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1)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2)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3)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萍浏醴起义
安庆起义
广州起义武昌
起义历史意义革命志士的奋斗1.这次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这次起义是(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A2.孙中山的“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止,不半载而武昌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并寿。”高度赞扬了某次起义的历史意义,这次起义是( )
A.武昌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安庆起义
B3. “壮哉! 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 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副对联中的“武昌首义”的主力军是( )
A.同盟会会员 B.倾向革命的新军
C.留学海外的归国人员 D.工人和农民B4.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曾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你认为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南昌起义B5. “辛亥革命为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代之以民国
C.进一步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B疾风然后知劲草,盘根错节然后辨利器。
——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