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2019届九年级历史上学期开学试题
考试说明:本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选择题(75分)
1、彭德怀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中国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是因为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抗美援朝的胜剃
C.香港、澳门同归 D.新中国的成立
2、.20世纪50年代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热泪盈眶。请问, 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直接有关
A.成立了新中国 B.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实行了三大改造 D.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刘少奇称新中国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是因为
A.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B.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道路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D.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
4、.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取得了整顿经济秩序、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等重大胜利,其共同作用是
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消灭了地主阶级
C.巩固了人民政权 D.打退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5、、中国人深知“户破堂危,唇亡齿寒”、“救邻自救”的道理,当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时,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央政府便派谁为司令员率军队入朝作战( )
A.彭德怀 B.林彪 C.邓小平 D.刘伯承
6、.右图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推动
B.一五计划的推行C.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影响
7、13.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A.通过了《共同纲领》 B.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C.公布了“一五计划” 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 B.三大改造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人民公社成立
9、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0、某报纸连续发表某地“小麦亩产12万斤”等文章,这是1958年掀起的( )
A、高指标 B、瞎指挥 C、浮夸风 D、共产风
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顺利召开,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 B C D
12、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发区 ④内地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13、有人说,深圳是一夜崛起的城市。为深圳“一夜崛起”创造了政治环境的重大事件是
A.文化大革命结束
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4、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洪流势不可挡。这在欧洲的主要表现是
A.“冷战”的结束 B.欧盟成立
C.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D.东欧剧变
15、中美作为两个世界的大国,其关系影响着国际关系的走向。中美关系正常化最重要的前提是
A.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D.中美双方互惠互利
16、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行义务教育的年限为( )
A.六年 B.八年 C.九年 D.十二年
17、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
A.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为我国核武器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C.培育出优质小麦 D.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优良品种
18、新中国实行的既能体现民族平等,又能保证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19、下列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是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的 B最初是为解决香港问题提出的
C成功在澳门问题上得到运用 D是新时期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0、“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这首改编的《回乡偶书》反映出①历史上海峡两岸曾长期隔绝②如今海峡两岸有了交往③台湾同胞浓烈的思乡之情④台湾已回到祖的怀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
A.编年体史书 B.自传体通史
C.长篇历史小说 D.长篇神话小说
22、《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奴隶;还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这表明法典
?? A.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 B.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 C.维护严格的种姓制度 D.维护全体居住者利益
23、大化改新促使日本社会从奴隶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其关键措施是
A.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 B.国家分给贵族和官吏一部分土地
C.土地收归国有 D.减轻农民负担
24、拜占廷帝国最终灭亡的标志是( )
A.君士坦丁堡被攻陷 B.奥斯曼土耳其兴起
C.东罗马帝国分裂 D.奥斯曼土耳其入侵
25、公元前3世纪至前2世纪,罗马共和国与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展开了三次争霸战争,最终取得胜利,成为地中海的霸主。这场战争被称为
A.特洛伊战争 B.希波战争
C.布匿战争 D.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二、材料分析题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只有钢铁等基础工业发展了,机器制造业的原料增多了,轻工业的装备才能保证……同时,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急需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
材料二 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的地位
项目
公有经济
私有经济
工业总产值
100%
0
商品零售额
95.8%
4.2%
材料三 1958年,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深耕细作产量高,一棵玉米冲云霄;彩云拴住玉米腰,吓得月亮弯了腰。”
材料四 1958年10月25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的什么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提出了什么方针?据材料一分析制定这种方针的必要性。(4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成分有何特点?这与哪一事件有关?(3分)
(3)材料三反映了1958年发生的什么运动的什么现象?这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怎样的危害?(2分)
(4)材料四中“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3分)
27、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史记·商君列传》
(1)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其中,涉及民生问题的措施是哪项?(3分)
材料二(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魏书?高帝纪下》
(2)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促使鲜卑“汉化”的主要措施。(2分)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楚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四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3)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相似之处?(3分)
材料五 1982年,(南海)大沥公社实行包产或包干到户,即按人口、劳动力或者按人口比例分包耕地到户,分包户实行经营自主,除必须完成上调任务以外,盈亏自负。……生产面貌均有明显起色,生产者也从过去统一排工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经营其他产业。
——《南海县志?农业》第十四卷
(4)据材料五简要分析80年代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该变化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2分)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D 3、A 4、C 5、A 6、B 7、?D 8、B 9、C 10、C
11、c12、B 13、B14、B15、C 16、C 17、D 18、D 19、A 20、C
21、B22、B 23、C 24、A 25、C
二、材料分析题
26、?(1)状况:我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方针:“一五”计划。必要性:①我国工业基础落后,只有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②严峻的国际环境也需要我国通过发展重工业来增强国防力量。
(2)特点: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事件:三大改造。
(3)反映了“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现象。危害: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4)“新乐园”是指人民公社。出现原因: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27、(1)内容: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奖励耕织;建立县制。(至少答对两项)
民生:奖励耕织。
(2)措施:穿汉服;说汉语;迁都洛阳。(至少答出两项)
(3)相似之处:移风易俗;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4)变化:自主经营;盈亏自负。
作用: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答对其一得1分,两个或以上得2分。)
(5)改革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们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