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题五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选出来填在括号中,每小题3分,共48分)
1.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C )
A.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 B.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C.原子的种类、质量和数目都没有改变 D.分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2.(广安中考)下列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
A.石墨制成金刚石 B.2 g H2完全燃烧生成36 g H2O
C.水变成汽油 D.冰转化成干冰
3.(上海中考)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D )
A.3Fe+2O2===Fe3O4 B.Fe+O2Fe3O4
C.3Fe+2O2↑Fe3O4 D.3Fe+2O2Fe3O4
4.下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C )
A.2Mg+O22MgO B.2CO+O22CO2
C.2H2+O22H2O D.C+O2CO2
5.(潍坊中考)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割 B.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
6.不能用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是( D )
,A) ,B) ,C) ,D)
7.用火柴可点燃酒精灯,但不能引燃煤块,原因是( A )
A.煤的着火点高 B.煤是固体
C.煤和空气接触面小 D.酒精易燃,煤不可燃
8.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3Y2=2Z”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Z的化学式为XY3
B.若m g X2和n g Y2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m+n) g Z
C.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 g X2完全反应生成b g Z,则同时消耗(b—a) g Y2
9.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
反应过程
反应前
反应后
质量变化(不含容器质量)
34.3 g
32.7 g
若反应后,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A )
A.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B.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 g
C.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 g D.反应得到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9∶8
10.(绵阳南山中学自主招生)在反应A+2B===C+2D中,已知C和D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6.4 g B与一定量的A完全反应后生成3.6 g D,则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 C )
A.1∶4 B.4∶1 C.1∶2 D.3∶1
11.(临沂中考)通常情况下,铜不和稀硫酸反应。但是把一小块铜片放入适量稀硫酸中,同时加入X再加热,可以发生如下反应:2Cu+2H2SO4(稀)+X2CuSO4+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B.反应物X的化学式是O2
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少 D.反应后溶液会由蓝色变为无色
12.(内江二中模拟)在一密闭容器里,充入a个CO分子和b个O2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使其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容器中碳原子数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A )
A.a∶(a+2b) B.a∶2(a+b) C.a∶b D.a∶2b
13.(黔东南中考)某密闭容器中有X、氧气、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数据记录如下:
物质
X
O2
CO2
H2O
反应前的质量/g
46
128
1
0
反应后的质量/g
0
待测
89
54
在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B )
A.物质X由碳、氢元素组成 B.物质X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C.充分反应后剩余氧气质量为16克 D.生成CO2与H2O的质量比是89∶54
14.(德阳中考)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碳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二氧化碳和乙烯均属于氧化物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4∶1
15.在一耐压的密闭容器中有一定量的炭粉和过量的氧气,对该容器加热,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该过程中相关量之间关系的是( D )
,A) ,B) ,C) ,D)
16.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Mg+O22MgO,3Mg+N2Mg3N2。则24 g镁在空气中燃烧可得产物的质量为( C )
A.等于33.3 g B.等于40 g C.33.3 g~40 g D.小于33.3 g
二、填空题(共30分)
17.(10分)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用一种液体制取氧气:__2H2O22H2O+O2↑__ 。
(2)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化学反应:__S+O2SO2__。
(3)镁条燃烧反应:__2Mg+O22MgO__。
(4)用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加热制取氧气:__2KMnO4K2MnO4+MnO2+O2↑__。
(5)最轻的气体燃烧:__2H2+O22H2O__。
18.(12分)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__4__CO+__1__Fe3O4__3__Fe+__4__CO2。
(2)__2__CH3OH+__3__O2__2__CO2+__4__H2O。
(3)__2__Al+__6__HCl===__2__AlCl3+__3__H2↑。
19.(4分)(重庆中考)今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会,新丝绸之路又一次使我国的悠久文化、先进技术走向世界。
(1)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由硝酸钾、硫黄和木炭等组成。黑火药中至少含有__五__种元素,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反应为:S+2KNO3+3C===X+N2↑+3CO2↑,则X的化学式为__K2S__。
(2)我国的高铁技术世界领先。高铁钢轨采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从而实现无缝焊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2Al+Fe2O32Fe+Al2O3__。
20.(4分)2.3克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克二氧化碳和2.7克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__C、H、O__(填元素符号)元素,其质量比为__m(C)∶m(H)∶m(O)=12∶3∶8__。
三、实验探究题(14分)
21.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2HCl===2KCl+H2O+CO2↑,又知CO2气体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为了探究草木灰与盐酸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相等,某学生借用了下列试剂与仪器(如图所示)。
(1)在实验装置D中,为保证两次称量所得质量相等,甲处应放置的实验装置是__A__(填序号)。
(2)实验具体步骤:第一步,天平调零;第二步,称量反应前__A__装置的质量;第三步,__挤压A的胶头滴管,让盐酸与草木灰反应__;第四步,称量反应后__A__装置的质量;第五步,观察反应前后质量是否相等。
(3)若选取了另两套装置,则反应前左盘的质量__大于__反应后左盘的质量,理由分别是__B装置反应后,气球胀大,浮力增大__;__C装置不密闭,生成的气体逸出容器__。
四、计算题(8分)
22.(遂宁中考)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过氧化氢溶液,为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取100 g该溶液与1 g二氧化锰混合,使其充分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图。
(1)完全反应后,经过滤、烘干,得到固体的质量为__1_g__(不计操作过程中的损耗)。
(2)产生气体的速度越来越慢的原因是__B__。
A.二氧化锰越来越少 B.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来越小 C.温度越来越高
(3)计算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设生成3.2g氧气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 32
x 3.2 g
= x=6.8 g
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6.8%
答: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