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第四节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知识梳理+习题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一第四节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知识梳理+习题训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0-17 08:59:3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节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练习题
1、《清太祖实录》记载:努尔哈赤曾对自己身后国家政治制度提前作出安排“继朕而嗣大位者,毋令强梁有力者为也……且一人纵有知识,终不及众人之谋,今命尔八子为八和硕贝勒,同心谋国,庶几无失。尔八和硕贝勒内择其能受谏而有德者,嗣朕登大位。若不能受谏,所行非善,更择善者立焉。……”这一安排( )
A. 遵从了“禅让制”的古代传统
B. 奠定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基础
C. 顺应了民主取代专制的历史趋势
D. 形成了君主与大臣相互制约的局面
2、有学者认为专制君主集权始终面临两个无法解脱的困境。其一,只要君主运用官僚体制来管理社会,就会受到官僚集团的制约。其二,君主为了防止其坐大,必然采取各种手段来削弱。但是,皇帝越是打击,官僚集团的规摸越庞大,组织越严密。由此可知( )
A. 君主加强皇权的措施经历了由内官到外官的演化
B. 专制君主必须要依靠官僚体制才能统治整个社会
C. 君主大权独揽的说法某种程度上不具有可操作性
D. 皇权加强官僚体制的削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令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
A. 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C. 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
D. 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
4、清朝建都北京后,清廷在东北地区实施军事化管辖,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北三省移民章程。这说明( )
A. 政策逐步调整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 B. 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
C. 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 D. 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5、明朝初期举行“乡饮酒礼”时,饮宴之前要先读律令,还宣读刑部颁布的其他有关文件,并致训诫辞。有乡民若被全体与会者指摘为“顽民”,按情节可呈明政府,充军边疆。这反映明初
A. 政府注重宣传宗族自治的思想
B. 乡村管理追求民主
C. 重视宣传法规以强化地方治理
D. 统治重心转向乡村
6、“宰”和“相”原是封建贵族的家臣,到秦汉变成了政府的执政官,再后来宰相失职,又有另一批皇帝内廷私臣变成了正式执政官。这表明( )
A. 宰相制度起源于西周
B. 中国古代家国一体
C. 权力中心由政府转向皇室
D. 官僚政治不断发展
7、明武宗即位,阁臣刘健等提出几条压制近幸的办法,“拟旨上,不从,令再拟。健等力谏……不报,居数日又言……越五日,健等复上疏,历数政令十失……健知志终不行,首上章乞骸骨(辞职),李东阳、谢迁继之……帝勉从之”。材料中的阁臣( )
A. 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 B. 升降由皇帝决定
C. 拥有制度化的决策权 D. 巩固了中央集权
8、近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下列场景在历史剧拍摄中不应出现的有( )
①《封神榜》中烽火戏诸侯 ②《汉武大帝》中卫青出任枢密使
③《大宋提刑官》中内阁首辅专权 ④《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唐玄宗时代,共设置了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其名称和治所如下:
名称 治所 名称 治所 名称 治所 名称 治所 名称 治所
安西节度使 龟兹 北庭节度使 庭州 河东节度使 太原 河西节度使 凉州 朔方节度使 灵州
范阳节度使 幽州 平卢节度使 营州 陇右节度使 鄯州 剑南节度使 益州 岭南五府经略使 广州
唐朝设置节度使和经略使的主要目的是( )
A. 突出对边疆的防御 B.加强对西北的管理
C. 巩固三省六部制度 D.完善全国军事布局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写道“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君主政体、专制制度和暴政……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哪里君主制的原则是天经地义的,哪里就根本没有人了……专制制度必然具有兽性,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马克思恩格斯这样评价君主制的依据是( )
A.皇位在家族内可世袭传承 B.君主的地位是不可僭越的
C.君主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 D.君主制违背历史发展趋势
11、清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曾说,汉人“上书无忌讳”,“多狂悖无忌讳之语”,而“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圣德矣!”同时“汉诏多惧词”,诏书中经常有“朕甚自愧”“朕以无德”“是皆朕之不明”等语。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
A.专制皇权的自我约束 B.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
C.汉代谏官制度实用规范 D.皇权接受儒家指导制约
12、有学者认为:“专制君主集权始终面临两个无法解脱的困境:其一只要君主运用官僚体制来管理社会,就会受到官僚集团的制约:其二,君主为了防止其坐大,必然采取各种手段来削弱。但是,皇帝越是打击,官僚集团的规模越庞大,组织越严密。”由此可知( )
A. 君主加强皇权的措施经历了由内官到外官的演化
B. 君主大权独揽的说法某种程度上不具有可操作性
C. 专制君主必须要依靠官僚体制才能统治整个社会
D. 皇权加强官僚体制的削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3、明太祖通过户部晓谕两浙、江西百姓:“为吾民者当知其分,田赋力役出于供上者,乃其分也。能安其分者,则父母妻子,家昌子裕,为忠孝仁义之民……否则,不但国法不容,天道也不容矣。”据此可知,明初( )
A. 强调家国一体的政治传统 B. 致力于构建新意识形态
C. 财政税收开始依赖于江南 D. 实行严刑峻法维护统治
14、某著作写到“……有的土官绝嗣,后继无人,或宗族争袭,就派流官接任;土官之间互相仇杀,被平定后,即派流官接任;有的土官犯罪,或反王朝被镇压后,以罪革职,改由流官充任;有的在土民向封建王朝申请‘改土归流’时,王朝以所谓从民之意,革除土官世袭,改为流官。”与材料所述相关的有( )
①流官接任方式未被固定化 ②边疆政策的灵活性
③加强了对蒙藏地区的统治 ④流官大规模出现于雍正年间。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1276年云南行中书省政权机构设置于昆明后,逐渐形成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的云南开发格局。明朝建立后,在30万军队人滇的基础上实行了卫所制。卫所既是戍边的军事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以上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
A. 中央集权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开发进程 B. 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体系的完备
C. 军屯生产在古代农业体系的主体地位 D. 云南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专制”二字在中国古已有之,但近代意义的“专制”来自西方。清末,西方的“专制”、“君主”(立宪)、“共和”等政体理论通过梁启超、严复等人传入中国。他们指出,中国之所谓法.乃君主用以束缚臣民的工具,完全没有民主共和之意,虽历史上有明君贤相,成宪家法,也无法改变中国专制制度的总体属性。梁启超将中国专制归结为历史传统,有先秦“封建制度之渐革”.导致封建衰而专制起;也因秦汉以降“贵族政治之消灭”,历代社会等级间虽有流动,但民众的自由平等意识很薄弱;此外,“权臣”被“次第摧毁”,相权逐渐沦为帝王的“留声机”与“写字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摘编自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开明专制论》等
材料二近代学者钱穆一直批判“中国专制论”之说,他在抗战时期所著的《国史大纲》中指出,中国政制的演进,首先历经先秦去“封建而跻统一,后有汉代‘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之政府’,到隋唐,‘士族门第再变为科举竟选’”。他认为传统政治本就富于理性,政府与社会关系紧密,与民众也并非如西方社会那般对立,他还强调,士人本来受教于农村,通过“选贤与能”进入政府,代表民意去实现“天下为公,士人主导”的政府也起到了限制君权的作用。
——据钱穆《国史大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梁启超、钱穆所持的观点及其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梁启超、钱穆所持观点的主要原因。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当前,对于中国文明及其历史命运,存在着大致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说中华文明从来辉煌灿烂,500年前就逐渐形成了一种以生产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之平和-平等的发展模式,只是在1840年之后由于西方的入侵,才突然间被打断了发展(乔万尼·阿瑞吉)。另一种看法则是说这个文明从根本上“一塌糊涂”,几千年来都是“专制”和“独裁”,因而注定是要被“现代文明”所荡涤和抛弃的。
——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材料中“命尔八子为八和硕贝勒,同心谋国”的信息说明努尔哈赤采用君主和大臣互相制约行驶权力,故D项正确;这一措施不是禅让制体现,故A项错误;议政王大臣会议不涉及君主的权力,故B项错误;这一制度仍然是君主专制的体现,故C项错误。
2、【答案】C

【解析】材料“君主……会受到官僚集团的制约”“皇帝越是打击,官僚集团的规摸越庞大,组织越严密”说明君主的独裁专制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限制,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官僚集团由内官到外官的演化,故A项排除;B项说法太绝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皇权加强官僚体制的削弱,故D项错误。
点睛:材料“君主……会受到官僚集团的制约”“皇帝越是打击,官僚集团的规摸越庞大,组织越严密”是关键信息。
3、【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可知,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B项正确。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但与题干中“军机处实现了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不符,排除A。题干强调军机处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没有涉及“高效政府”,排除C。近代中国开始借鉴西方民主制度是在戊戌变法期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4、【答案】C
【解析】材料中提及了移民政策的逐步调整,但无法得出其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故A项排除;“完全由政府主导”的表述过于绝对,故B项排除;由“清廷在东北地区实施军事化管辖,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北三省移民章程”可得出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到了外来侵略的影响,故C项正确;由清朝政府“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可得出政府是放松了对于东北地区的管辖,故D项排除。
5、【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没有体现宗教,故A不选;B项中的民主题干无从体现;由“饮宴之前要先读律令,还宣读刑部颁布的其它有关文件,并致训诫辞”可以分析出明朝初期重视法规的宣传以加强对地方的治理,故本题答案选C项;D项错误,乡村宣读的是中央的律令法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6、【答案】D
【解析】据材料“封建贵族的家臣,到秦汉变成了政府的执政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贵族政治,故“宰”和“相”是封建贵族的家臣;秦汉以后,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故贵族的家臣变成了政府的执政官,故D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宰相制度起源的问题,而是官僚政治的发展,故A项错误;家国一体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权力中心由政府转向皇室,故D项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家臣、私臣……执政官”的变化,前者可以理解为血缘贵族的政治特点,后者可以理解为封建官僚政治的产物,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正确判断。
7、【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阁臣刘健等向皇帝进谏了几条压制近幸的办法,没有得到皇帝的同意,令再拟,后又上疏,历数政令十失,皇帝仍没有接纳,刘健此时感到自己不能施展抱负,于是请求辞职,后李东阳、谢迁也随之请辞,武宗没有办法了,勉强同意了他们的上书,由此可以看出阁臣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C项符合题意;BD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A项拥有制度化的决策权的是皇帝,不是阁臣,表述错误。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
8、【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封神榜》主要反映的是商朝、商周之交的历史,而烽火戏诸侯是西周时期的,故①错误;枢密使在北宋时期才出现,故②错误。内阁在明朝出现,故③错误。军机大臣在雍正帝时出现,故④错误。
故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的枢密使;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
9、【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唐代的节度使制度。依据所学可知,题中的“龟兹”“幽州”“益州”“广州”等地,都是唐朝的边疆地区,故A项正确。B项错在“西北”的表述上。C项是中央体制,与题意不相符合。D项与题中材料不相符合。所以应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唐代的节度使制度
10、【答案】C
【解析】本题依托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评价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难度.关键之处是要明确马克思恩格斯将君主制上升的君主专制的程度进行考查.皇位在家族内可世袭传承,体现君权的继承方式,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故排除A.君主的地位是不可僭越的,体现了君权的至高无上,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B.依据材料“君主政体的原则总的说来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等可知材料强调的是 君主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故C正确.君主制本身在一定时期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君主政体、专制制度和暴政…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可知马克思是对君主专制的评价.故排除D.故选C.
11、【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圣德矣……诏书中经常有“朕甚自愧”“朕以无德”“是皆朕之不明”等语体现皇帝的反躬自省,故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上书”“诏书”,无法体现严格规范性,故B项错误;材料“上书无忌讳”,“多狂悖无忌讳之语”,并未体现使用规范,故C项错误;儒家思想在材料中并未涉及,故D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査历史解释能力,与传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两大趋势的史实有所不同,必须紧扣材料作答。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由“无法解脱的困境”可知正确;C项表述过于绝对;D项不符合的主旨。
1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意思可知明太祖要农民安于本分,永远不能离开其耕种的土地上,反映了对封建制度的基础--小农经济的重视,强调家国一体的政治传统,强调家国一体的政治传统,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致力于构建新意识形态,排除B;材料主旨强调农民安于本分,并没有提到国家财政税收开始依赖于江南,排除C;材料没有提到实行严刑峻法维护统治的相关信息,排除D。所以选A
14、【答案】C
【解析】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改土归流”切入,结合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进行思考.根据材料“有的土官绝嗣,…就派流官接任;有的土官犯罪,…改由流官充任;有的在土民向封建王朝申请‘改土归流’时,…改为流官.”可知明清中央政府改土归流对流官接任方式未被固定,政策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故①②正确;
材料没有提到对蒙藏地区的统治问题,故③错误;大规模改土归流出现于清雍正时期,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故选C.
15、【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云南行中书省以滇池地区为重心、以国家组织的屯田为主要形式的云南开发格局以及卫所屯田成为明朝云南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框架下的经济开发进程,故A项正确。BCD项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16、【答案】(1)观点:梁启超等认为中国专制论。
依据:法律成为君主专制的工具;先秦分封制崩溃导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出现;秦汉时期世袭贵族政治衰微,失去了对君权的制约;民众的自由平等理念薄弱;历朝君主不断侵蚀相权使专制不断强化。
观点:钱穆等认为中国并非专制论。
依据:战国的秦废除分封而实现国家统一;两汉的士人组成平民政府逐渐成型;隋唐科举制度扩大了平民政权的基础;传统政治的理性使政府与社会关系相对和谐;知识分子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君主权力。
(2)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中国面临民族独立与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梁启超的观点出于清末反封建帝制、追求民主政治的需要(民主革命);钱穆出于日本侵华、民族危机严重,需要树立民族精神抗日保国的需要(民族独立)。
【解析】
第(1)问,梁启超的观点和论据,据材料概括观点“中国专制论”,并据材料“中国之所谓法,乃君主用以束缚臣民的工具,封建衰而专制起,贵族政治之消灭,民众的自由平等意识很薄弱”相权逐沦为帝王的留声机与写字机”概括其论据。钱穆的观点和论据,据材料概括出观点中国并非专制论,并据材料“先秦去封建而跻统一士人之政府“隋唐,士族门第再变为科举竞选,富于理性,政府与社会关系紧密”“士人主导的政府也起到了限制君权的作用“概括出其论据。
第(2)问,结合当时的社会性质和二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
17、【答案】示例:
论点:中华文明由其自古以来的专制独裁而注定被现代文明抛弃
论据:?政治上,自秦朝开始,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帝专制。
?经济上,重农抑商,限制商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思想上,厉行文化专制,坟书坑儒、文字狱、八股取士等,僵化了思想。外交上,闭关锁国、海禁,阻碍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结论:由此可见,中华文明由其自古以来的专制独裁而注定被现代文明抛弃。
【解析】评分要点:
一等(12-8分)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8-4分)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首先应该明确材料有两种观点,在做题时可以选择其中一种,亮明观点结合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史实做到自圆其说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节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一、明:废丞相,设内阁

废丞相:(朱元璋)
原因:
吸取历史上丞相专权的教训;胡惟庸案的牵连
结果:
①皇权对于相权的斗争取得彻底性胜利
②皇帝集君权、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达到新高度
③导致繁杂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皇帝负担加重
内阁:
建立:朱棣建立内阁(辅助皇帝处理国事的助理机构)
演变:后来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大学士对奏章的批阅意见),又预防内阁权力上升,以司礼监太监牵制。(批红:皇帝对内阁意见,多由司礼监太监代笔)
性质: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不能统帅六部百司。
评价:
①内阁没有行政权,内阁首辅也不是法定中央政府最高行政长官。
②内阁权力来自于皇权,阁臣升降由皇帝决定,取决于皇帝信任与否(丞相:权利来自于制度和职位)
③内阁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强化了君主专制
二、清:设军机处,密折奏事

军机处
职责:秉承皇帝旨意行事,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特点:
①结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
②权力上是执政最高国家机关,形式上临时机构,有官无吏,军机大臣全为兼职,由皇帝临时任命,没有制度保证,始终不算正式衙门
③决策具有封闭性,机密性
评价:军政大臣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密折奏事:朝政进一步黑箱化,增添皇权神秘感;官员互相监督。
中央官制演变特点:
①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分散削弱(皇权加强方式:启用近臣;分割相权)
②内朝逐步制度化、合法化
明清边疆政策
1、明:废行省,设三司

2、清:省--府--厅--州--县
①理藩院:蒙古、新疆、西藏
②改土归流(明开始--清雍正大规模--乾隆大部分废除)
③康雍乾,基本奠定了近代中国版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