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神经调节 第1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3.3 神经调节 第1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视频)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0-12 18:27:51

文档简介

《神经调节 第1课时》 习题
一、基础达标
1. 桑兰受伤的是颈部,但她的颈部以下都没有了正常的运动、感觉功能,这是因为损伤了( )
A.小脑 B.脊髓 C.大脑 D.脑干
2. 神经元的功能是( )
A.接受刺激 B.产生兴奋 C.传导兴奋 D.上述三项都是
3. 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 )
A.树突→细胞体→轴突 B.轴突→细胞体→树突
C.细胞体→树突→轴突 D.树突→轴突→细胞体
4. 如果人的脑干受到伤害,会( )
A.不能运动 B.没有感觉 C.立即死亡 D.半身不遂
5. 下图是对刺激作出反应的测试实验,被测试者闭上眼抓直尺时,有哪些感觉器官参与整个过程( )
A.眼,耳 B.眼,皮肤中的触觉小体
C.耳,鼻 D.耳,皮肤中的触觉小体
6.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神经元 B.神经纤维 C.突起 D.脑神经
7. 人看到“前方修路,请绕行”的告示牌后改变了行走路线,而一只小狗却照样前行.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有( )
A.视觉中枢 B.语言中枢 C.听觉中枢 D.躯体感觉中枢
二、综合提升
8. 信息的接受和传导靠____________。处理信息的重任主要由人体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承担。
9. 根据课本“反应快慢的测试”的实验回答:
(1)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被测试者反应越快;
(2)在实验中每一测试都要重复3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当被测试者看到直尺下落时马上抓住直尺,这一过程接受直尺下落信息的器官是_______。
10. 通过下列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认识脑的功能,并以此指导我们的生活。
研究成果一:切除小白鼠的大脑,小白鼠失去知觉,但心跳和呼吸仍在进行,胃肠依然能够消化。
研究成果二:切除了小白鼠的小脑,小白鼠的动作变得很不协调,步子迈得大而不稳,腿抬的高而笨拙,吃食物时,嘴不容易准确地碰到食物。
研究成果三:切除小白鼠的脑干,小白鼠的呼吸、心跳停止,立即死亡。
(1)“植物人”没有意识、感觉和运动,可以判断是损伤了______;
(2)“舞蹈症”患者的动作不准确、缺乏平衡感,可以判断是脑的______发生了病变;
(3)为了有效地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在骑摩托、滑冰时要采取的保护措施是________。
《神经调节 第1课时 》 习题答案
一、基础达标
1.【答案】B
【解析】A.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伤到小脑,还是能运动的.A选项不符合题意.B.脊髓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在脊髓的灰质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排尿反射等,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白质在灰质的周围,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腰部受伤的病人,若下肢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说明脊髓从腰部横断,脊髓里腰部以下的排便、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导致大小便失禁;同时大脑的“指令”也不能传到下肢了,造成下肢功能丧失.B选项符合题意.C.大脑是人体的神经中枢,受伤人会死亡.C不符合题意D.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如果这部分中枢受到损伤,会立即引起心跳、呼吸的停止而危及生命,因此有生命中枢之称的是脑干.D不符合题意.
2.【答案】D
3.【答案】A
【解析】神经元传导信息的过程可表示为:树突→细胞体→轴突→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4.【答案】C
【解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如果脑干受到伤害,人会死亡.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B
二、综合提升
浙教版科学八年上神经调节 第1课时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神经调节 第1课时


学科
科学
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知道人体对刺激的反应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2.了解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3.说出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
4.了解人脑的结构与功能。
5.了解脊髓的结构与功能
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对刺激的反应的快慢有一个直观的体验。
2.通过对模型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目标
1.使学生树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2.进一步学会收集资料,关注脑科学的前沿进展。
重点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神经系统的组成
难点
神经元、脑的结构、功能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激素对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有何特点?
【缓慢、持久】
那么哪种调节是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作用是快速、短暂的呢?
【神经系统的调节】
那么人在接受刺激后,要多久才会有反应呢?
复习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对刺激的反应
激素对生物体的调节作用缓慢而持久,而神经系统对生物体的调节作用快速而短暂。
1.动物可以对外界刺激迅速地作出反应
人和动物在感知环境中的刺激后,会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
如小鸟遇到食物迅速进行取食,运动员见到球进行击打,驾驶员看见标志迅速转变等,这些感觉和反应都是由神经系统来控制和调节的。
2.对刺激反应的过程
1)人们在感知环境中的刺激后,会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在这个反应过程中,需要有许多的器官或组织参与,如眼、鼻、耳、皮肤、神经、脑、脊髓和运动器官等。
如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会接受信息,将信息进行传导,传导时通过传入神经,作息传到脑或脊髓进行处理,由传出神经进行传导到手、肌肉或腺体等器官作出反应。
2)对刺激反应的过程是一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是许多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
那么人在接受刺激后,要多久才会有反应呢?
活动
视频:测定反应速度的快慢
第1步主要如何操作?
【测试者突然松开直尺,被测试者要仅用拇指和食指将尺夹住。】
2.如何比较反应的快慢?
【被测试者接到的地方越靠近尺的下端,说明他的反应越快】
3.让被测试者按2、4、6、8这样的顺序数到100的同时,重复上述实验,求出被测试者数数时夹住尺上与0刻度距离的平均值。
4.被测试者闭上眼睛重复上述实验步骤1,2。测试者在放开直尺的那一刹那发出声音,给被测试者一个信号。测3次,求平均值。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距离
为什么要求出平均值?
【减小误差】
思考与讨论
1.在上述实验步骤2中,被测试者有哪些器官参与了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和作出应答性反应?实验步骤4中参与的器官与实验步骤2有什么不同?
【在实验步骤2中,被测试者的眼参与了接受信息,神经传导信息,脑处理信息,手作出应答性反应。在实验步骤4中,用耳代替眼来接受信息,两者接受信息的途径不同,其他相同。】
2.在步骤3 中,数数对反应时间有什么影响?
【在步骤3中,听觉中枢和视觉中枢等同时在动作,相互之间会有一些干扰,会处长反应的时间,求出的平均值会大于步骤2的平均值。】
3.比较步骤2和步骤4的反应时间,哪种情况的反应时间更短?
【步骤2的反应时间更短,因为步骤2是直接看到松开的动作,而步骤4中松开动作是通过实验者的声音传递过来的,中间隔了一段时间,直接看到所经历的时间比通过声音传递更短。】
4.通过比较,关于人对不同信号的反应,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不同的人对刺激作出反应的快慢有所不同,不同的感觉器官在接受刺激后作出反应的快慢也会有所差别。
二、信息的接受和传导
1.人的不同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不同的刺激
在眼的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在鼻黏膜上有嗅觉细胞能接受气味的变化,在味蕾中有能接受化学物质刺激的味觉细胞等。
视频: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2.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
感光细胞、嗅觉细胞、味觉细胞等都是神经细胞。
神经细胞也叫做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个部分,突起可分为树突和轴突,如图所示。
细胞体内有细胞核。
树突:短而多,呈树枝状。
轴突:较长,一般只有一条,外包髓鞘,在它的末端有分枝。
我们周围的各种信息就是通过这些神经元获取并传递的。
神经元上的树突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把兴奋传向细胞体,然后由轴突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
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做神经冲动,即兴奋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系统中进行传导。
神经元传导信息的过程可表示为:树突→细胞体→轴突→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思考与讨论
1.与人体其他细胞相比,神经元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有什么意义?
【与人体其他细胞相比,神经元的形态和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有很多突起,这样的结构使其能更好地完成信息的接受和传导的功能】
2.人体是如何接收环境中温度变化的信息的?
【人体通过皮肤中的冷敏小体和热敏小体接收环境中温度变化的信息,接收的信息沿树突→细胞体→轴突→下一个神经元传递。】
三、信息的处理
非洲草原上生活着的斑马,能敏锐地觉察到环境的变化,如遇到狮子袭击时,能及时发现,并迅速逃离,从而得以生存。人在走路碰到障碍物时,也会迅速地绕开障碍物。因此,生物在接受了环境变化的信息后,还需要能迅速处理信息并作出决定,根据决定快速行动。人体的脑和脊髓承担着处理信息的重任。
视频:神经系统的组成
读图:
神经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1.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①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接收、处理各种信息,并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
②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负责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
脑神经来自脑,共12对,主要支配头部和颈部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
脊神经来自脊髓,共31对,主要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
如直接支配右手写字、画图的神经是脊神经,但它最终要受到大脑的调节和控制。
2.脑——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
①大脑
a.结构: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大脑的表面积称为大脑皮层,有沟或裂,沟裂之间隆起形成回,沟和回增大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
大脑的表面是灰质,内部是白质
视频:大脑和大脑的分区
b.神经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聚集在一起,调节人体某一项生理活动,这一功能区叫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是神经元细胞体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许多控制人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控制着人体的不同功能,如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分别能使人体产生运动和感觉,听觉中枢、视觉中枢分别能使人产生听觉和视觉。
读图:
1.观察图,认识脑的不同部位的功能。
2.查找由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的功能区。
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具有抽象、概括、推理、计算、想象等思维能力,是人特有的神经中枢。
c.大脑的营养和休息:大脑消耗的能量约占消耗能量的20%,主要依靠血糖提供能量,同时在代谢过程中需要补充大量的蛋白质,使大脑的功能保护最佳状态。
大脑的耗氧很高,如缺氧4分钟就会导致脑死亡。
思考与讨论
为什么上课上了一定时间后,要有课间休息?
【大脑皮层的每个中枢若持续活动都易产生疲劳,课间休息是为了做到劳逸结合,有利于大脑功能的恢复,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成人而言,大脑集中精力最多只有25分钟,所以学习一段时间后就应该让大脑休息,积极的休息方式可让大脑的神经中枢轮番活跃,如脑力劳动后适当进行一些体力活动。睡眠是大脑休息的一种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是让大脑的功能保持最佳状态的一种有效方法。
②小脑: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身体平衡。
视频:小脑
③脑干:脑干在大脑的下面,就连接大脑、小脑和脊髓的桥梁,内有心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等,有活动中枢之称。主要控制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活动,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它无需任何意识的干预就能保持生命活动功能的正常运行。
如果脑干受到损伤,可能会导致人死亡。
视频:脑干
思考与讨论
1.根据大脑皮层功能区划分的原理,解释为什么学校里编排课程表时,常常要把数学、外语、体育等科目交叉安排。
【将各科目交叉安排的目的是让不同区域的神经中枢交叉使用,不易产生疲劳。】
脑科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脑科学的研究主要包括脑的各部分结构、相互联系和功能的研究,某些神经性疾病和精神病患者的脑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人的学习和记忆的研究等。
随着各种新技术和器械的使用,脑科学有了一定的进展。例如,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来测定脑的功能;核磁共振成像可测出一些精神病患者脑结构的变化等。但对于人脑还有大量的研究项目在等待着人们去开发。
④脊髓
a.位置: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干相连,是脑干的延续,下端与第一腰椎平齐,呈扁圆柱形。
视频:脊髓
b.结构:由灰质和白质组成,脊髓的灰质由神经元细胞体构成,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脊髓两旁发出31对脊神经。
c.功能: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重要信息的传递通道。
d.脊髓的反射功能受大脑控制:脊髓灰质中有许多躯体和内脏的低级神经中枢,能完成一些躯体和内脏的反射活动,但这些反射活动受大脑控制。
了解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知道对刺激反应的过程及参与器官
知道信息反应的过程
测定反应速度
分析思考
知道人有多种感觉器官
知道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思考讨论
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
知道大脑的构造及功能
思考讨论
小脑的功能
脑干的功能
思考讨论
脊髓的构造及功能
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体会多种器官的参与
介绍信息的反应过程
引导进行活动
引导分析思考
介绍人有多种感官
引导介绍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引导思考讨论
引导读图了解
介绍大脑
引导讨论
介绍小脑
介绍脑干
引导思考
介绍脊髓的构造及功能
课堂练习
1.某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麻痹了脑中的( C )
A.大脑 B. 脑干 C. 小脑 D. 脑神经
2.神经元的主要功能是( D )
A.接受刺激 B.产生信息(兴奋)
C.传导信息(兴奋) D.包括以上三项
3.有关神经系统组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
B.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D.神经纤维由细胞体、突起及套在其外表的鞘组成
4.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以下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A )
A.大脑、小脑、脑干
B.小脑、大脑、脑干
C.大脑、脑干、小脑
D.脑干、小脑、大脑
5.某体操运动员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下肢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却丧失了运动功能,原因是( C )
A.大脑无法发出运动指令
B.大脑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C.大脑与下肢之间的联系被切断
D.脊髓中的运动中枢受到损伤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一、对刺激的反应
1.神经调节的过程:
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
2.这个过程需要许多器官的协同作用
二、信息的接受和传导
1.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接受信息、产生兴奋、传导信息
神经元的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个部分,突起可分为树突和轴突,如图所示。
细胞体内有细胞核。
树突:短而多,呈树枝状。
轴突:较长,一般只有一条,外包髓鞘,在它的末端有分枝。
2.神经元上信息的传导方向:
树突→细胞体→轴突→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
填写神经系统组成表格: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

大脑
感觉、运动、语言等神经中枢
小脑
运动协调、准确,维持平衡
脑干
调节人体的基本活动
脊髓
脑与躯干、器官的联系通道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
脊神经
传导神经冲动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