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日本明治维新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 日本明治维新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0-13 14:28:10

文档简介

《日本明治维新》培优练习
选择题
1. 在明治维新实施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的是( )
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和买卖
C.实行征兵制 D.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2. 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属于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不同点的是( )
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B.走上了资本之义发展的道路
C.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
D.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3. 19世纪中期,政府提倡:盖洋楼、吃西餐、穿西服,改变传统发型的是下列哪国政府?( )
A.沙皇俄国 B.日本明治政府
C.大清政府 D.中华民国政府
4. 构建知识结构示意图,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历史知识。某同学在整理课堂笔记后提炼出下面知识提纲,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他正在学习( )

A.日本大化改新 B.俄国1861年改革
C.美国南北战争 D.日本明治维新
二、材料题
《大国崛起》讲述了1500年以来世界上九个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的反抗情绪日益激烈,仅1860年一年农奴起义就达108次之多。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清醒地意识到“与其让农奴起义推翻我们,还不如自上而下解放他们。”俄国被迫改革,但在审查改革方案时他说:“请诸位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1)依据材料一,分析俄国是在什么情况下被迫改革的?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日本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开始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2)依据材料二分析日本是在什么情况下被迫改革的?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比较材料一、二分析俄国和日本改革的原因有何不同?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和日本的改革对两国产生了什么共同的积极影响?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认识。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868年,其中的改革措施:向欧美学习,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这项措施在明治维新实施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最为关键。故此题选D。
2.【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不同点”,结合课本所学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之义发展的道路;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但是,俄国农奴制改革没有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而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故答案为C。
3.【答案】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明治维新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19世纪中期”、“盖洋楼、吃西餐、穿西服,改变传统发型”,结合课本所学分析,日本在明治维新中,日本既在经济方面,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殖产兴业;在社会生活与文化教育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想向欧美学习,提倡学习欧美资本主义文明,故答案为B。
4.【答案】 D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知识结构示意图,示意图中的“废藩置县、文明开化”告诉我们,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868年开始的日本明治维新中规定,政治方面废藩置县,经济方面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故选D。
二、材料题
【答案】
(1)俄国情况:农奴的暴动威胁着沙皇的统治; 根本目的: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沙皇的统治。
(2)日本情况:美国打开日本国门,日本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根本目的:救亡图存。
(3)俄国的原因:国内矛盾尖锐;(2分) 日本的原因:民族危机加深。
(4)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都是两国近代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
【解析】
(1)本大题考查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相关的内容。第一题依据材料一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仅1860年一年农奴起义就达108次之多”说明 农奴的暴动威胁着沙皇的统治;为了巩固总结的统治,沙皇选择了改革。
(2)第二题由题干:“1853年美国以武力叩关”,这是日本历史上的“黑船事件”,美国的佩里打开了日本的国门,日本幕府被迫开国,此时的日本正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日本中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开始探寻救亡图存之路”,开始改革。
(3)第三题考查的是比较俄国和日本改革原因有何不同。依据材料一、二进行比较材料分析,俄国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是农奴的暴动威胁着沙皇的统治,属国内矛盾尖锐;日本改革的背景是正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属于民族危机。
(4)第四题考查的是比较俄国和日本改革的共同积极影响。依据教材内容,以及改革后的结果分析:俄国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俄国走上了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日本的改革—明治维新后,摆脱了民族危机,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日本从此走上了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日本明治维新》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山口先生特别喜欢穿西装、吃西餐,并且改变了自己的传统日本发型,这是由于明治政府实行了( )
A.废藩置县 B.废除身份制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2. 由于缺少经验,最初日本政府不顾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条件,不加选择地移植外国机器设备,以致大量引进的设备报废了。片面强调引进西方技术设备,而忽略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管理制度。结果,不少官营企业因管理不善而严重亏损。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
A.明治维新推行文明开化 B.明治维新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C.明治维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D.明治维新的盲目性和局限性
3. “明治政府仿照欧美,设立新式学校,提倡学习欧美文明,盖洋楼,吃西餐,穿西服,改变传统的日本发型。”这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 )
A.加强中央集权 B.实行土地私有
C.发展近代工业 D.提倡“文明开化”
4. 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日本之所以发生了这样的转变是因为( )
A.废除了君主制 B.废除了农奴制
C.进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
5.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发表《五条誓文》。其中“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体现的改革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富国强兵”
6. 下列哪一个国家与其它三国相比,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明显不同(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7. 到1899年时,日本已获得对其国土上所有外国人的法定裁判权,在这种情况下,它成为亚洲第一个砸碎西方控制的锁链的国家。这得益于( )
A.日本大化改新的成效 B.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
C.西方国家的扶植和支持 D.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8. 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其相同的原因是( )
A.封建势力强大而且顽固
B.自上而下的改革,得不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C.用赎买的方式解决土地问题
D.资产阶级尚未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
9. 明治维新在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是 ( )
A.废除农奴制 B.废藩置县
C.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D.“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10. 日本历史上“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相同点是( )
A.发生在民族危亡之际 B.旨在加强中央集权
C.致力于学习西方文化 D.促进了对外扩张
11. 日本幕府统治集团的统治基础是( )
A天皇 B将军 C台甫 D武士
12. 日本社会中,“士”的构成包括 ( )
①将军 ②台甫 ③商人 ④武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 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办法是 ( )
A、改革落后制度,竖立新的体系体例 B、大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实行征兵制,竖立新式军队 D、大力发展教育,培养扶植人才
14. 木户孝允明确指出:“立国之本,惟在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材料反映明治政府“文明开化”的重点是( )
A、教育改革 B、军事改革 C、培养出国人才 D、社会生活习俗改革
二、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请回答:
(1)、材料一是那一次资产阶级改革中的内容?其中最具资产阶级性质的内容是什么?
(2)、借鉴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你认为怎样做才能实现我国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D 14.【答案】A
二、材料题
【答案】
(1)日本明治维新 经济方面,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2)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改革必须立足国情,制定适合国家发展的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重视科技教育,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
《日本明治维新》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
1. 古代史上,日本师从我国,成为礼仪之邦;近代史上,通过学习西方,“脱亚入欧”,在推动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美国的支持 D.对外侵略扩张
2. 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伞,这是19世纪中后期日本上层人物崇尚的行头。这里所反映的情景最符合下列哪一口号(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
C.求知识于世界 D.文明开化
3. 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相同的是( )
A.使本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保留了“天皇制”
C.解放了农奴 D.摆脱了美、英、法等国的殖民统治
4. “没有一个国家能像日本那样在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面前做出这样迅速和成功的反映”。19世纪中期,日本面对西方挑战做出的“反应“是( )
A.采取大规模的减税政策 B.进行明治维新
C.推行民主化改革 D.实行大化改新
5. 最能体现明治维新性质的改革措施是( )
A.废藩置县 B.兴办工商业,引进西方技术
C.提倡欧美生活方式 D.努力发展教育
6. 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
A.改革前都面临外敌入侵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都使本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7. 下列关于明治维新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通过改革,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C.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D.摆脱了民族危机
8.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悍然参拜了供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公然挑战战后秩序,用实际行为否认侵略历史,遭到世界舆论的一致谴责。近代以来,日本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始于明治维新,下列不属于明治维新内容的是( )。
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殖产兴业”,兴办近代工业
C.“文明开化”,学习西方文化 D.“贸易立国”,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9. 与俄国1861年改革相比,日本明治维新影响的特殊之处是 ( )
A.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B.是其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
C.避免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 D.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二、材料题
“打破藩界,重划全国行政区。全国划为三府七十二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府、县知事管理,完全取消大名的封建领主权。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从国家领取俸禄。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的时间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2)除上述内容外,这一历史事件还有哪些内容?(举一例)
(3)从促进国家发展来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4)同一时期历史上还有哪一个国家与此国家,通过同样的方式,改变了社会性质。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内容。明治维新是天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故答案选B。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内容。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天皇实行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在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是: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学习欧美的生活方式,努力发展教育。故答案选D。
3.【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相关史实的准确理解,旨在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两国的改革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促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都是本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据此分析可知A符合题意,故选A。
4.【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认识。19世纪中期,日本闭关锁国的大门被美国打开,为了摆脱民族危机,日本实行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使日本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故此题选B。
5.【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资本主义跟封建社会的最大区别就在所有制上,众所周知,资本主义发展是以近代工业发展为前提的,而封建统治则是以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为前提,明治维新的关键在于改革封建所有制为资本主义发展铺平道路,最终涉及到了所有制的问题上,才最能体现明治维新的立场。故选B。
6.【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综合能力。俄、日的改革具有很多相同点,就改革原因而言,俄国主要是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存在外入侵的问题;日本则是由于幕府的腐朽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还面临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故选A。
7.【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治维新的有关史实。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是一个闭关锁国、封建落后的国家。面对国内的幕府腐朽统治和国外西方列强的入侵,一部分中下级武士,逐渐放弃了排斥西方的做法,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之后,明治天皇自上而下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日本是推翻了幕府的统治之后才进行改革的,故选B。
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D项的“贸易立国”,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是二战后日本崛起的内部因素之一,不属于明治维新的内容。A、B、C项均为明治维新的内容,故选D。
9.【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两国改革后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都是其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但是不同的是,日本避免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故选C。
二、材料题
【答案】
(1)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3)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发展经济等。
(4)俄国
【解析】
(1)上述材料反映了日本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的时间是1868年,作用是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2)除上述内容外,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还包括: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3)从促进国家发展来看,日本明治维新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发展经济等。
(4)同一时期历史上俄国也通过同样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变了社会性质。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日本明治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