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培优练习
选择题
1. “19世纪70年代,新能源开始进入生产领域,极大地改变了整个工业领域的生产面貌。”材料中的“新能源”是指( )
A.水力 B.风力
C.电力 D.煤炭
2. 如今汽车已逐渐走进中国寻常百姓家。追根溯源,这得益于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诞生的“流水线生产方式”,由此开始大批量生产汽车。为此作出突出贡献,被称为“汽车大王”的是
A.卡尔·本茨 B.亨利·福特
C.莱特兄弟 D.法拉第
3.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要强调的是( )
A.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推动的结果
B.工业革命时国家对科技发明投入不足
C.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了许多科学家
D.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4. 石油成为世界主要能源之一是源于下列哪项科技发明和应用( )
A.蒸汽机发明和使用 B.内燃机创制和应用
C.发电机的研制成功 D.计算机发明和推广
二、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1876年,刚刚问世的电话在费城博览会上展示,人们对这一发明目瞪口呆。巴西皇帝彼得罗三世好奇地拿起受话器,当他听到电话里传来的话音后,惊呼:“我的上帝,它说话了!”英国克尔文男爵激动地说:“这是本届博览会中最令人惊异的之事。”更有意思的有一位名叫伊泽的日本游客,走上前对着电话高声问:“日本话也能传达吗?”当他从电话中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向发明者深深地鞠了一躬。
(1)电话的发明是第几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材料中“发明者”是谁?
(2)这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主要标志是什么?
(3)从这次工业革命产生重大的影响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 C【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由于电力的广泛使用,电力逐步取代蒸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力作为新能源开始进入生产领域,极大地改变了整个工业领域的生产面貌。故选C
2.【答案】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相关知识的准确理解与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蒸汽机技术师亨利·福特于1913年创立了全世界第一条“流水线生产方式”,由此开始大批量生产汽车,使得他的公司成为20世纪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福特本人也被称为“汽车大王”,故选B。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分析材料,1870年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可知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这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内容。第二次科技革命中,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内燃机使用液体燃料,内燃机的发明使石油大量开采,成为世界的主要能源。故答案选B。
二、材料题
【答案】
(1)、第二次工业革命 贝尔
(2)、19世纪70年代 以电力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解析】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点,是基础题,学生回答较好。(1)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名称和电话的发明者。(2)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的标志。(3)本题考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
《第二次工业革命》基础练习
选择题
1.1931年,当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这位发明家是( )
A.瓦特 B.爱迪生 C.本茨 D.史蒂芬孙
2.1895年,从英国伦敦到曼彻斯特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有( )
①火车②汽车③轮船④飞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末的欧洲,你不可能见到和听到的事情是( )
A.看到一起汽车交通事故 B.听说美国的纽约街头有了路灯
C.可以有一天用电话向家人拜年 D.出现了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4.(2004?荆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汽车和飞机能够研制成功的基本条件是( )
A.蒸汽机的不断改进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D.内燃机的创制
5. 1870年,世界石油产量仅为80万吨,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猛增到2000万吨,你认为导致世界石油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C、飞机的迅速发展 D、蒸汽机的发明和推广应用
6.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的开始时间是( )
A.18世纪中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70年代 D.20世纪初
7.第二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深远影响是( )
A.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B.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不平衡性加强
C.促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 D.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8.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国家“遍地开花”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经济实力急剧衰落 B.美、德等国经济迅速发展
C.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D.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9.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创造了极大的社会生产力
B.革命的整个过程缩短
C.生产与资本高度集中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10.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使人们出行更为便捷。前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运行于陆上、海上和空中的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陆——海——空 B.海——陆——空
C.陆——空——海 D.空——陆——海
11.我们经常所说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以——为核心的革命。( )
A.蒸汽 B.电 C.信息技术 D.内燃机
12.标志着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的事件是 ( )
A.电力取代蒸汽成为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能源 B.新交通工具的出现
C.原子能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威力 D.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13.电成为西方国家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是在 ( )
A.20世纪初 B.19世纪末期 C.19世纪前期 D.20世纪中期
14.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的最显著的成就是 ( )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C.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D.化学工业的建立
问答题
(1)世界上第一辆使用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使用什么作为液体燃料?随着这一动力机械的应用与推广,哪种能源得到广泛开发和利用?
(2)该能源对资本主义经济有重要影响。试以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况为例说明。
(3)当今世界,这种交通工具越来越多,所带来的问题也就越来越严重,比如环境污染等,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4)在没有汽车之前,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什么?本次科技革命哪些国家走在世界前列?你知道美国莱特兄弟试飞成功的飞机叫什么?汽车和飞机的发明有何意义?
(5)第二次科技革命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第二次科技革命与第一次科技革命相比,具有哪些新特点?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D5.【答案】B6.【答案】D7.【答案】D8.【答案】C9.【答案】D
10.【答案】B
11.【答案】B
12.【答案】A13.【答案】B14.【答案】A
二、材料题
【答案】
(1)内燃机使用汽油为液体燃料石油。
(2)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战后世界性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3)积极发展汽车工业的同时,有效治理它带来的不利后果。积极利用新技术,趋利避害。
(4)马车美国和德国“飞行者一号”汽车和飞机的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地球进一步“缩小”了。
(5)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应用。
新特点:①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自然科学有了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科技革命取得巨大成就。②第二次科技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③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时,有些国家如德国、日本尚未完成或刚刚开始第一次科技革命,因此它们的两次科技革命是交叉进行的。这导致它们的发展速度加快。
《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练习
选择题
1.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诗中所赞叹的是( )
A.铁路 B.化业的进步
C.电报电话 D.火车的发明
2. 下列表述最能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特征的是( )
A.钢铁时代电气时代 B.蒸汽时代火车时代
C.蒸汽时代棉花时代 D.电气时代网络时代
3. 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谁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习惯,延长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时间( )
A.爱迪生 B.牛顿 C.瓦特 D.爱因斯坦
4. 一个圆了人类飞上蓝天的梦想而被称为“航天飞行器的先驱”的是( )
A.奥托 B.莱特兄弟
C.富兰克林 D.蒙特哥菲尔兄弟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和德国经济发展最快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上高投入 B.思想上大解放
C.垄断组织在增加 D.更多地采用新技术、新设备
6. 2014年3月,马航MH370飞机失联事件牵动了世界亿万人民的心。飞机这种空中便捷的交通工具最早出现在( )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7. 2014年3月,马航MH370飞机失联事件牵动了世界亿万人民的心。飞机这种空中便捷的交通工具最早出现在( )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法国
8. 1931年,当美国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逝世时,美国总统胡佛提议全国各地同时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位发明家是( )
A.瓦特 B.福特
C.莱特兄弟 D.爱迪生
9. 人类告别油灯和蜡烛的时代得益于( )
A.西门子的发明 B.爱迪生的发明
C.卡尔·本茨的发明 D.莱特兄弟的发明
材料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 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多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器等产品。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宠。
——摘编自霍勒死? 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国“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的背景及其意义。
材料二 为了增加发电量,人们首先在既有的动力机——蒸汽机上下功夫。蒸汽机体积大而笨重,运转缓慢,不能满足要求,人们不得不进行新的探索。不久,各种燃料的内燃机相继问世。内燃机体积小,效率高。它的发明,不仅解决了发电量的问题,而且被应用到交通运输业上,使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内燃机“被应用到交通运输业上”的重要发明。这些重要发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1880、1882、1891、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刘少康编著《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3)材料三反映了英国伦敦出现了什么问题?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在发展经济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 C【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通讯技术发展的影响。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到生产领域,也被广泛应用到生活领域,众多的家用电器产品,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电车、电灯、电话、电报等新发明大量涌现出来。其中电话、电报的发明使人们能够远距离地即时传递信息,加强了世界的联系。故选C。
2.【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最能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特征的表述。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的发明及其广泛应用作为主要特征,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另外交通领域的发明汽车飞机等的出现以及电器的出现,是钢铁成为必不可少的物资。故本题答案为A.
3.【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爱迪生的功绩。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在电器发明领域,美国科学家爱迪生最为著名。他在历经数百次失败后,于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的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故选A。
4.【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内容。第二次科技革命中,1903年12月,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试飞成功,开辟了人类飞翔天空之路,把人类飞上蓝天的梦想变为了现实。故答案选B。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内容。19世纪70年代兴起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美国和德国由于更多的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先后超过了英国和法国,成为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故答案选:D。
6.【答案】A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促进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的发明。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故选A。
7.【答案】A
【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内燃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促进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的发明。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故选A。
8.【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发明大王爱迪生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1931年”、“美国”、“电灯”,结合课本所学分析,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历经数百次失败,在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他还发明了很多电器产品,正式注册的发明就有一千三百多种,被誉为“发明大王”。故答案为D。
9.【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告别油灯和蜡烛的时代”、“得益于”,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1879年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从而让人类告别了油灯和蜡烛时代。被称为“发明大王”,故答案为D。
材料题
【答案】(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世界各国联系加强。( 答出其中之一即可)意义:提升了英国的国际影响力;开创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先河;提供了各国展示文明成果的重要平台,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经济文化交流。( 打出其中之一即可)
(2)汽车、飞机。 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3)环境污染。
(4)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要开发清洁能源,减少资源的过度消耗;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 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第(1)问,材料一中的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18世纪60年代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英国瓦特发明了改良蒸汽机,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英国最早开始并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英国率先变成工业强国。1851年工业革命已完成,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各国联系加强。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 展品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可见,这次“万国工业博览会”提升了英国在国际上影响力;提供了各国展示文明成果的重要平台,有利于促进各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文化交流。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创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先河,以后的工业博览会相继举行。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的新能源是电力,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卡尔本次发明内燃机后,内燃机“被应用到交通运输业上”的重要发明是飞机和汽车。飞机是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和汽车的问世,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第(3)问,材料三中的“一些工业发展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实际上指的是环境污染问题。科技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空气污染严重。
第(4)问,此问题属开放性问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科技革命的认识。科技革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科技能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方便人们的生产、生活,如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重要交通工具轮船和火车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汽车和飞机的问世。另一方面科技革命也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如环境问题、战争问题、高科技犯罪问题、能源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等。所以我们在发展科技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趋利避害。不过度开采这样会导致资源匮乏枯竭,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要破坏大自然,要注意保护环境。多开发生产清洁能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