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沙皇俄国的改革课件+教案(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沙皇俄国的改革课件+教案(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华书局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0-13 15:57:03

文档简介

《沙皇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沙皇彼得一世是俄国王位上最能干的专制君主之一,他不顾古代的风俗,努力迫使臣民改变生活方式,力图使俄国摆脱落后状态。他所进行的励精图治的改革虽然使俄国经济、军事力量都有加强,但因未触及俄国落后的根源农奴制度而使俄国仍赶不上西欧国家发展的步伐。19世纪60年代在位的君主亚历山大二世,迫于历史潮流和危机局势废除了农奴制,俄国终于与西方列强一同站在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快车上,但因改革的弊端,总消灭不了与西方的差距。俄国曾是偏于一隅的小国,但20世纪初却能地跨欧亚两洲,包容20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这一切都源于几个世纪的兼并、侵略和扩张。教材向我们揭示了近代史上俄国的两大事件——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内容和影响;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简化、概括史实的能力,用辨证的方法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俄国通过农奴制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过程,只有不断改革才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但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候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教学重难点:
1、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2、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影响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图片导入:?
设问:这座雕像塑造的是谁??(俄罗斯帝国的奠基人彼得大帝)?
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俄总统普京—这位当前令俄罗斯大部分民众拥戴的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做出了什么重大历史贡献?他的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是本节课我们将一起探讨的内容。
【设计意图】以问题的形式引入,引发学生思考,吸引学生兴趣。
二、讲授新课
(一)彼得一世改革
问题探究一: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彼得一世改革改革的有利条件
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彼得一世的这项改革措施有何作用?
彼得一世改革有何影响?
学生思考后回答:
1、17世纪的俄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或文化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居统治地位的是封建农奴制生产关系,贵族地主是支配一切的统治阶级。虽然出现了工场手工业,商业也有所发展,但这种资本主义的萌芽受到农奴制的严重束缚。
2、彼得一世于1682年继承皇位,时年10岁,由其异母姐姐索菲娅摄政。1689年,彼得开始掌握实权。为了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改变俄国的落后状况,他于1697年率领一个使团赴西欧考察。这次考察对彼得一世的改革有重大影响。
3、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经济上,大力发展工商业,特别是工场手工业。颁布“一子继承法”,规定贵族死后,他的土地只能传给一个儿子。在政治上,成立参政院,作为国家最高议事机构,其成员全部由沙皇任命;建立12个“院”分掌军事、外交、税务、司法等事务;将全国划分为若干省,由沙皇指派的总督治理;设立宗教院,把教会置于政府管辖之下。其他改革措施,包括解散旧军队,创建新军,实行义务征兵制,建立俄国第一支海军;建立各类学校;成立俄罗斯科学院,高薪聘请西欧一流的科学家前来工作;强令男子刮掉大胡子,贵族、官吏及其家人改穿西式服装,改行西式礼节。1703年,彼得一世决定在国家北部的涅瓦河畔建立一座新的城市,作为俄国通向西欧的一扇窗户。这里既可作为海军基地,以防强邻瑞典入侵,又可作为商业良港,便于与西欧诸国建立关系。
4、土地只传一个儿子,一是可以使土地保持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以巩固贵族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同时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因税收也集中了)。二是可迫使贵族子弟全心为国家服役,去从军、从学、从商,以保证政府文武官员的来源,并发展工商业。政治上,原来的议事机构中大贵族的权力很大,经常不能听命于沙皇。12个“院”取代了原来职能混乱、数量众多和权力分散的“衙门”。宗教院作为一个政府部门直接领导宗教事务和教会工作,规定教会的收入和财产要按照规定登记和纳税。
5、彼得一世的改革巩固了农奴制度,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俄国的国力,使俄国从一个封闭的落后国家开始成为一个欧洲强国,为俄国实现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小组合作有利于学生的团结,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农奴制度的废除
教师:18世纪下半叶,俄国资本主义开始兴起,到19世纪上半叶,出现了手工劳动逐步被机器生产代替的趋势。商品经济已经开始渗人农村,但是在工厂里劳动的工人,绝大多数仍然是农奴,他们没有人身自由。农奴制度日益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桎梏。19世纪50年代,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加深了农奴制的危机。农奴们不堪剥削和压迫,不断发动起义,一批有识之士也为解放农奴大力宣传鼓动,严重威胁着沙皇专制政权的生存。在这种情况下,沙皇亚历山大认为,与其让下层民众起来推翻农奴制,不如自己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于是在1861年3月宣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这次改革有什么特点呢?这幅挂图描绘了什么?
课件出示《“解放”农奴挂图》?
学生: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吻主人的脚面。
教师:说明了这次改革是由农奴主实施而农民被动地接受“恩赐”这个特点。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和支配自身财产的权利。农民享有公民权利,地主无权买卖、赠送和抵押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法令还规定,农奴获得解放后,地主必须分给他们一块耕种份地。份地的大小和地段由地主决定。在地主同意的前提下,农民可以赎买这些份地并缴付赎金。在契约签订前,农民必须承担劳役或缴纳代役租。
教师:1861年改革对农民是一次掠夺,为什么??
学生:在分配份地时,地主割占了农奴原种土地中的肥沃部分,而农民得到的份地都是次地。农民为此必须付出比地价高得多的赎金。这笔巨款农奴一时交不起,就先由国库垫支,在49年内要连本带息逐年偿还。?
教师:如何评价1861年改革呢?
学生:这次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资本主义市场。此后,俄国在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的情况下,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是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进度,集中注意,明确学习的重点。
课堂小结
17世纪的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沙皇彼得一世在18世纪初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极大地改变了国家的落后面貌。到了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度发生了严重危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迫废除农奴制。尽管仍保留着大量农奴制度的残余,但资本主义因而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引入文字、图片等教学素材,引导学生了解俄国两次改革的影响,同时再借助教学素材引导学生认识到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和方法,进一步认识俄国改革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性。从1861年改革的内容中认识俄国改革的不彻底性,分析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正确分析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课件14张PPT。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内容和影响;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简化、概括史实的能力,用辨证的方法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俄国通过农奴制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然过程,只有不断改革才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但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候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普京: “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背景:
17世纪的俄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或文化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欧一些国家。居统治地位的是封建农奴制生产关系,贵族地主是支配一切的统治阶级。虽然出现了工场手工业,商业也有所发展,但这种资本主义的萌芽受到农奴制的严重束缚。彼得一世改革彼得一世于1682年继承皇位,时年10岁,由其异母姐姐索菲娅摄政。1689年,彼得开始掌握实权。为了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改变俄国的落后状况,他于1697年率领一个使团赴西欧考察。这次考察对彼得一世的改革有重大影响。索菲娅改革的有利条件改革的内容1、经济上,大力发展工商业,特别是工场手工业。颁布“一子继承法”,规定贵族死后,他的土地只能传给一个儿子。
土地只传一个儿子,一是可以使土地保持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以巩固贵族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同时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因税收也集中了)。二是可迫使贵族子弟全心为国家服役,去从军、从学、从商,以保证政府文武官员的来源,并发展工商业。原来的议事机构中大贵族的权力很大,经常不能听命于沙皇。12个“院”取代了原来职能混乱、数量众多和权力分散的“衙门”。宗教院作为一个政府部门直接领导宗教事务和教会工作,规定教会的收入和财产要按照规定登记和纳税。2、政治上,成立参政院,作为国家最高议事机构,其成员全部由沙皇任命;建立12个“院”分掌军事、外交、税务、司法等事务;将全国划分为若干省,由沙皇指派的总督治理;设立宗教院,把教会置于政府管辖之下。3、其他改革措施,包括解散旧军队,创建新军,实行义务征兵制,建立俄国第一支海军;建立各类学校;成立俄罗斯科学院,高薪聘请西欧一流的科学家前来工作;强令男子刮掉大胡子,贵族、官吏及其家人改穿西式服装,改行西式礼节。征收胡须税改革的影响彼得一世的改革巩固了农奴制度,同时也大大增强了俄国的国力,使俄国从一个封闭的落后国家开始成为一个欧洲强国,为俄国实现近代化创造了条件。背景:
农奴制度日益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桎梏。
农奴起义威胁沙皇专制政权
时间:
1861年3月亚历山大宣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农奴制度的废除内容: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和支配自身财产的权利。农民享有公民权利,地主无权买卖、赠送和抵押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法令还规定,农奴获得解放后,地主必须分给他们一块耕种份地。份地的大小和地段由地主决定。在地主同意的前提下,农民可以赎买这些份地并缴付赎金。在契约签订前,农民必须承担劳役或缴纳代役租。在分配份地时,地主割占了农奴原种土地中的肥沃部分,而农民得到的份地都是次地。农民为此必须付出比地价高得多的赎金。这笔巨款农奴一时交不起,就先由国库垫支,在49年内要连本带息逐年偿还。1861年改革对农民是一次掠夺,为什么??这次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资本主义市场。此后,俄国在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的情况下,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改革的意义练一练1. 1861年改革时在位的俄国沙皇是[ ]
A.亚历山大一世 B.查理一世
C.明治天皇 D.亚历山大二世
2.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了。”这句话评价的是[ ]
A.俄国1861年改革 B.日本明治维新
C.中国的戊戌变法 D.彼得一世改革
3.下列不符合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奴实际情况的是[ ]
A.农奴已经获得了解放
B.政府再也不许任意交换和卖卖农民
C.农奴得到了一块份地
D.农奴不但自由,而且富有
D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