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 高一 科目 生物 主备人
章节内容 4.3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共_1_课时,本课时:第_1_节
学习目标 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 2.简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
重难点分析 小分子物质和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和胞吐。
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情景设计 问题设计 展示一张人工的无蛋白质的磷脂双分子层膜对不同分子的通透性,提出问题:(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 (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 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活动 多媒体动画演示自由扩散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物质进出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到自由扩散的特点。举例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能够进入细胞,引出被动运输的另一种方式——协助扩散。 多媒体动画演示协助扩散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出协助扩散的特点。 思考与讨论1(小组讨论):1、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有什么异同? 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通过实例分析离子进出细胞现象,展示材料:丽藻细胞液与池水的多种离子浓度比和碘离子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的浓度是血液中碘离子的20—25倍,说明物质除了能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外,也可以逆浓度梯度进出细胞,引出主动运输。然后多媒体动画演示主动运输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根据所提供的信息总结出主动运输的特点。 思考与讨论2(小组讨论):1、运输Na+和运输K+的蛋白质一样吗?2、主动运输对细胞的生命活动有什么意义? 通过动画使学生能够较易理解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三、检测与评价 1、下列物质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才能进入细胞的是( ) A、水 B、乙醇 C、钾离子 D、二氧化碳2、能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胞吞作用 C、主动运输 D、胞吐作用 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课堂小结 名称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浓度 高浓度到浓度 高浓度到低浓度 低浓度到高浓度 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能量 不需要 不需要 需要 举例水、氧气、 二氧化碳、 甘油、乙醇、苯等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 通过总结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五、作业设计 课后作业本134-135 知识反馈,巩固提高。
六、板书设计 第3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小分子和离子的跨膜运输 (一)自由扩散 1.概念: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2.特点: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 3.举例:氧气、二氧化碳、水,甘油、乙醇、苯等脂溶性物质。 (二)协助扩散 1.概念: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2.特点: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 3.举例: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三)主动运输 1.概念: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 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2.特点:可以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具特异性);?需要消耗能量(ATP)。 3.举例:Na+、K+、Ca2+、Mg2+等离子通过细胞膜;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 二、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1、胞吞 2、胞吐
课后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并列举例子进行比较,比较容易理解和识记,发现同学们掌握的大体还可以。
审批: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教学目标】
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异同点。
3.简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
【教学重点】
1.小分子物质和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2.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和胞吐。
【教学难点】 主动运输
1、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脂双层?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
2、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但是小肠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
扩散现象
(不管是气体、液体、固体)一种物质从相对高浓度区域移动到低浓度区域(顺浓度梯度)的过程,称为扩散。
自由扩散:
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概念:
特点:
举例:
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不消耗能量
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氧气、二氧化碳、水,甘油、乙醇、苯等脂溶性物质
一、被动运输-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举例:
特点:
概念:
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不消耗能量
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二、被动运输-协助扩散
1、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不同?
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
2、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
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不需要消耗能量。
思考与讨论1:
丽藻细胞液与池水的多种离子浓度比
红细胞中钾离子的浓度比血浆高30倍;
钠离子的浓度只有血浆的1/6;
离子 细胞液浓度/池水浓度
H2PO4- 18050
K+ 1065
Cl- 100
Na+ 46
SO42- 25
Ca2+ 13
Mg2+ 10
特点:
举例:
?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具特异性)
?需要消耗能量(ATP)
?可以逆浓度梯度
Na+、K+、Ca2+、Mg2+等离子通过细胞膜;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
三、主动运输
概念: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思考与讨论2:
1、运输Na+和运输K+的蛋白质一样吗?
不一样,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
2、主动运输对细胞的生命活动有什么意义?
保证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列表比较三种物质运输方式
高?低
高?低
低?高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不需要
不需要
需要ATP
O2、CO2、水、甘油、
苯、乙醇
葡萄糖被红细胞吸收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离子等
运输方向 载体蛋白 能量 实例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四、胞吞和胞吐
一些大分子或物质团块的运输,是通过胞吞和胞吐作用来实现的。
胞吞:物质以囊泡包裹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过程。(如果进入的是固态物质,称为吞噬;如果进入的是液态物质,称为胞饮。)
胞吐:物质以囊泡的形式通过细胞膜,从细胞内排到细胞外的过程。
1、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与细胞膜的什么特点有关?
2、胞吞和胞吐作用与细胞膜的什么特点有关?
思考与讨论3:
选择透过性和流动性
细胞膜的流动性
协助扩散
自由扩散
小分子和离子
主动运输
大分子物质
胞吞(内吞)
胞吐(外排)
顺浓度梯度
被动运输
课堂小结: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1、下列物质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才能进
入细胞的是( )
A、水 B、乙醇 C、钾离子 D、二氧化碳
2、能保证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吸收营养物
质的主要方式是( )
A、自由扩散 B、胞吞作用
C、主动运输 D、胞吐作用
c
C
课堂练习
3、 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C
4、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四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A表示 _____方式,B表示 _______ 方式,C表示 _______ 方式,D表示 ________ 方式。
(2)K+、O2和葡萄糖三种物质中,通过B方式进入红细胞的是 _______ 。
(3)与A方式相比,B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需要借助 _____ ,该物质是在细胞内的 __上合成的,特点是___________。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胞吐
葡萄糖
载体蛋白
核糖体
特异性
(4)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是通过 ______ 方式进行,该种运输方式也体现出细胞膜 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5)若在细胞中注入某种呼吸抑制剂, ____________ 方式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D(或胞吐)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主动运输和胞吐
下 课
放学后认真做作业
凳子摆好、垃圾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