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教案+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课件+教案+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0-15 19:46:38

文档简介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教学设计
课题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中国历史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1、了解汉朝开国的基本情况
2、分析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相关内容
3、知道“文景之治”的相关史实
重点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难点
刘邦实行休养生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视频导入:播放 《发现中的文景之治》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师:同学们还记得秦朝是在哪一年被谁领导的农民军推翻的吗?残暴的秦王朝被推翻后,刘邦是不是马上就建立了汉朝呢?不是,经过四年的楚汉之争,到公元前202年,刘邦终于打败项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开创性的王朝——西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汉朝的历史。
根据情景内容各抒己见
利用视频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吸引学生的注意,进而产生探知欲望
讲授新课
一、西汉的建立
1、师:刘邦打败项羽,统一了全国。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指出汉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地点和刘邦的称谓。
提示:秦朝被推翻后,项羽和刘邦之间展开了争夺统治权的楚汉之争。经过大小数十次战役的较量,最后于公元前202年,刘邦取得胜利,建立汉朝。
2、师:刘邦好不容易坐上了皇帝,心里兴奋之情言溢于表,可是没过多久,汉高祖却眉头紧皱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时全国上下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描述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
师:那么,汉初出现这样一片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是怎样造成的呢?汉初的统治者应该怎么做?
(秦朝的残暴统治以及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的破坏。
做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
二、休养生息政策
1、师:请同学们继续看书,回答:汉朝的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目的?采取了哪些措施?
点拨: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文帝、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①让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增加劳动力
②轻徭薄赋,稳定民心
2.引导:请同学们看书回答:刘邦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后取得怎样的结果?
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使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3、知识拓展——休养生息
三、“文景之治”
1、师:西汉文帝、景帝两代四十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在这个时期,文帝和景帝做了哪些措施?
点拨: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戒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树立榜样。他们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文帝在位20多年,宫室、园林没有什么增加。’他修建自己的陵墓,要求从简,不许用金银等装饰,只能用陶瓦。
2、影响
师提问:那么,这种政策的推行,有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呢?如果有,具体表现在哪里?
提示: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文景之治”。经过劳动人民几十年的辛勤劳动,到景帝末年和武帝初年,社会和国家都已经比较富庶。
3、出示材料: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中记载说:“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补充:除了同学们提到的情况之外,当时百姓的骡马栓满了大街小巷,官吏们的官职比较稳定,有的甚至做了一辈子。一些官吏由于任职时间太长,干脆把官号变成姓氏。如管仓库的姓仓,管庾的姓庾。这些都反映了当时社会是比较安定富足的。
四、合作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亡汉兴的原因,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阅读课本: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学生: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那时牲畜奇缺,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车。
学生合作讨论,分析归纳: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
学生: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民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②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③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学生合作讨论
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史料中寻找有效历史信息。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培养学生从史料中寻找有效历史信息,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层面
了解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原则:史由证来,论从史出。
让学生多思考,多动脑
加深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复杂的知识结构
课堂小结
学习这一课让我们了解了西汉统治时间长达220多年,这与西汉初期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以及“文景之治”是分不开的。本课通过刘邦建国、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与“文景之治”等内容,反映了汉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的概况。
总结提升
板书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一、西汉的建立
1、时间:公元前202年
2、地点:长安
3、汉高祖刘邦
4、面临问题
二、休养生息政策
1、原因: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
2、内容:
3、影响:
三、文景之治
1、措施:
2、影响
课件24张PPT。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历史部编版 七年级上课前导入:《发现中的文景之治》第11课
西汉建立和
“文景之治”学习目标了解汉朝开国的基本情况(重点)01分析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相关内容(难点)02知道“文景之治”的相关史实(重点)03说说西汉建立的相关史实(时间、都城、人物、面临问题)?010203自学指导概括刘邦实行休养生息的原因、措施和影响?找出“文景之治”的相关措施和影响?西汉的建立都城文景之治休养生息政策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时间建立者背景措施意义措施作用①让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增加劳动力
②轻徭薄赋,稳定民心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公元前202年长安汉高祖刘邦①以农为本,把天赋降到三十税一
②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
③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华浮华,以身作则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亡汉兴的原因,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合作探究秦亡的原因:由于统治者统治残暴,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汉兴的原因:统治者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出现了治世局面;汉初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提倡节俭
启示:政府要重视民生,以人为本,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西汉的建立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西汉初年面临的社会问题: 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土地荒芜。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人民不行温饱。西汉的建立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课堂思考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刘邦吸取秦朝因暴政而亡的教训,采取了“反秦之弊,与民休息”的政策—— 汉得天下后,刘邦曾说:"我马上打得天下,要诗书何用!"陆贾反驳说:"马上得到天下,岂能在马上治理!"随后陆贾援引历史,以商周和秦朝的兴亡为例,向刘邦说明行仁义的重要性。
刘邦听后面有惭色,便命陆贾著书论述秦亡汉兴、天下得失的道理,以资借鉴。休养生息政策 休养生息政策是指大动荡或长期战乱以后,统治者不实行劳民伤财、严刑酷法的统治,改以宽刑薄赋的政策,保养民力,增殖人口,以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休养生息知识拓展措 施①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② 为稳定民心,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的减免徭役及兵役。休养生息政策 西汉文帝、景帝两代四十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汉高祖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前180年,吕后死,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知识拓展相关史料:汉景帝刘启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文景之治";并为其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基础,完成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汉文帝刘恒第五子,西汉第六位皇帝。刘启在位16年,葬于阳陵。知识拓展措 施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民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汉文帝服役一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汉文帝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他曾多次讲,“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没有比它更重要的 ,人民有吃有穿,天下才会太平”。每年的春天,他还亲率大臣耕作,生产供祭祀用的粮食。为了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他还规定农民种地没有种子,由各县借给他们。 为发展农业生产,他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他即位的第二年,就免去天下田租的一半,十三年后,完全废除了田租。 继续强调以农为本,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 曾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桑麻。” 他在位的第一年,虽然复收田租,坚持三十税一,但这仍然是很轻的税收。文景之治②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汉文帝废除连坐,废除肉刑。把墨(脸上刻墨)改为髡钳城旦舂(头发剃光、脖子上套铁圈服劳役),把劓(割鼻子)改为笞三百(打三百板子),把斩左趾(斩去左脚)改为笞五百(打五百板子),把斩右趾(斩去右脚)改为弃市(死刑)。汉景帝有感于文帝规定的笞刑过重,受笞者即使幸免不死,也往往落下终生残疾,因而改革主要针对笞刑进行,措施有二:一是减少笞数。二是规定刑具规格、受刑部位和行刑程序。刑具笞杖用竹板做成,长五尺,宽一寸,末梢厚半寸,须削平竹节;笞打的部分是臀部;笞打过程中不得换人。这样就减轻了笞刑的强度,降低了笞刑对犯罪者身体的伤害程度,也减少了受笞刑而死的数量。措 施文景之治③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文帝还以身作则。文帝生前曾留下遗诏:“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
汉文帝霸陵成由俭 败由奢秦始皇陵汉文帝文帝在位23年,车骑服御之物都没有增添;屡次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宝;平时穿戴都是用粗糙的黑丝绸做的衣服。在中国历代帝王中,文帝是一生都注重简朴为世人称道的皇帝。文景之治措 施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卷15)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
——班固《汉书》文景之治 说说你知道中国历史上的哪些“治世”和“乱世”?“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安史之乱”等。治世乱世“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文景之治课堂小结: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长安汉高祖刘邦休养生息吸取秦朝灭亡教训劝课农桑经济恢复、社会稳定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景之治提倡节俭以农为本、以德化民《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组名:
【学习目标】
1、了解汉朝开国的基本情况
2、分析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相关内容
3、知道“文景之治”的相关史实
二、【重难点】
重点: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难点:刘邦实行休养生息
三、【自学指导】(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51-53,用笔划出关键词 )
1、说说西汉建立的相关史实(时间、都城、人物、面临问题)?
2、概括刘邦实行休养生息的原因、措施和影响?
3、找出“文景之治”的相关措施和影响?
四、【合作探究】 (对学、 群学, 解决以下问题 )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亡汉兴的原因,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五、【当堂训练】
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写了哪一朝代的建立过程( )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 大将兵权 3.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 ①士兵还乡务农 ②提倡勤俭治国
③奴婢释放为平民 ④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高祖建的政权称西汉。被称作高祖的是( )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5.下列中国古代帝王中,吸取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的是( ) ①秦始皇 ②秦二世 ③汉高祖 ④汉文帝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采取的治国措施不包括( ) A.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 B.下令士兵回乡务农 C.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D.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7.“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这段描绘与下列哪一盛世局面有关(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8.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直接原因是( ) A.社会经济非常萧条 B.统治者宽厚仁慈 C.儒家思想的盛行 D.社会劳动力缺乏 9.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的片段,哪一项不符合历史 史实( ) A.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官府奖励 B.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C.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
六、【归纳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参考答案:
【合作探究】
秦亡的原因:由于统治者统治残暴,政治黑暗,滥用民力,生产遭到破坏,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汉兴的原因:统治者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出现了治世局面;汉初的统治者都勤于政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提倡节俭
启示:政府要重视民生,以人为本,注意减轻农民的负担
【当堂训练】
1、A 2、C 3、C 4、C 5、B
6、B 7、 A 8、 A 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