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单元试卷(含中考真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一、单选题
1.孙中山教导黄埔军校的学生说:“大家来到这所学校,不仅要知道怎样放枪,更要知道枪朝什么人放。”这说明黄埔军校与旧式军校根本区别在于(??? )
A.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并重 B.聘请苏联教官执教C.是培养神枪手的军事学校 D.由国共两党共同创办
2.“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革命上“新途”的转折点是指( ???)
A.四渡赤水 B.飞夺泸定桥 C.三大主力会师 D.遵义会议的召开
3.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到的最重要教训是(??? )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保证党对军队的领导权C.必须将工作重点从城市转入农村 D.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4.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著名论断,出自于(???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八七会议
5.(2017?河北)毛泽东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道路。“革命道路”是指(???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和平民主建国 D.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6.(2017·黄石)新华社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这样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其中‘星火燎原’是指(???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召开遵义会议
7.面对国民党反动派要将革命者斩尽杀绝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高举革命的大旗,进行武装反抗。1927年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武装反抗包括(???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北伐战争 ④战略大决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是中国共产党走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始于(??? )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南昌起义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9.中国国民党曾报告某一事件为“暴动”。它是一次以国民党名义对国民党的暴动,是中共走上布尔什维克武装夺取政权的案例。这件事是指(???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土地革命 D.红军长征
10.关于黄埔军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全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B.黄埔军校的创立者是蒋介石C.学生中由国民党员也有共产党员 D.黄埔军校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1.某班板报出现了如下板块:“开天辟地”“北伐凯歌”“星火燎原”“万里长征”。这期板报最合适的主题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B.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C.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D.科学技术的成就
12.下列关于北伐战争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①北伐胜利进军主要得益于国共合作 ②北伐对象依次是孙传芳、吴佩孚、张作霖 ③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长江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 ④北伐军中叶挺领导的独立团发挥了重要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 )
A.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始B.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C.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D.中国共产党进行战略转移的开始
14.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这条革命道路指的是(??? )
A.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争取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争取
15.文物见证历史,下列建筑文物中见证了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 )
A. B.?C.D.
16.人民军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建立于(? )
A.南昌起义后 ??B.井冈山会师后 ??C.三湾改编后 ??D.三大战役后
17.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重庆谈判
18.1927年,毛泽东率军向湘竷边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地点在(??? )
A.井冈山 B.三湾 C.瑞金 D.延安
19.(2017·毕节)201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日。该纪念日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南昌起义 ?B.武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20.2016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有(??? )
①领导南昌起义 ②创建中华民国 ③创办黄埔军校 ④领导北伐战争 ⑤建立中国同盟会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
21.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一战争的形势示意图,关于这次战争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B.国共两党进行合作,形成民族统一战线是前提条件C.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了全国 ??
D.讨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22.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自从一九二四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的革命”获得“巨大的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工业的发展 B.黄埔军校的建立 C.国共两党的合作 D.国民政府的成立
23.下列宣传口号,反映国民革命主题的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24.2017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推出的影片《建军大业》,把人民军队的诞生、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讲得格外生动和具体,让人们从中受到启迪和激励。中国人民军队的诞生于(??? )
A.秋收起义 ?B.南昌起义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25.(2018南充7.)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①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②国民党左派叛变革命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③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④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6.(2018临沂9.)图2所纪念的历史事件对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当时,率领南昌起义队伍和湘南农民武装的是( )
A.刘伯承? B.周恩来、贺龙 C.彭德怀 D.朱德、陈毅
27.(2018镇江10.)“日头一出(就)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就)大,革命一定会成(啰)功!”上述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会宁会师 D.井冈山会师
28.(2018遵义22.)“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该词中的“本军”是指 ( )
A.国民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八路军和新四年 D.解放军
29.(2018莱芜8.)“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在《七律·长征》中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长征途中红军渡过下列河流的先后顺序是( ) ①碧血战湘江 ②四渡赤水河 ③巧渡金沙江 ④强渡大渡河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④② D.①②④③
30.(2018湖北4.) 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会议,决定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会后,常委分工。中央由张闻天负总责,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行动。 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遵义会议( )
A.使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B.形成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力量
C.使中国革命从此一帆风顺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5月4日)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材料三: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努力发展生产,最终探索出一条正确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改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材料四:……雄狮刀坝(地名)告大捷,工农踊跃当红军。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节选自《长征组歌》
(1)与材料一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它有什么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会址在哪?这次大会何时召开?
(3)材料三中的“正确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这一“正确革命道路”开始标志是什么?
(4)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什么?材料四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4年,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副对联贴在某校大门上: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材料二: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被写在某校大门东面墙上。现在该校旧址的纪念建筑有学校正门、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等。
(1)请写出材料中学校名称、创建时间,它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2)孙中山所说的“革命尚未成功”是指什么?
(3)写出为完成革命任务,国共两党采取了哪些行动?
(4)参观该校遗址有助于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单元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A 8.【答案】D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B
13.【答案】A 14.【答案】D 15.【答案】B 16.【答案】B 17.【答案】A 18.【答案】A
19.【答案】A 20.【答案】C 21.【答案】D 22.【答案】C 23.【答案】A 24.【答案】B
25.【答案】B 26.【答案】D 27.【答案】D 28.【答案】A 29.【答案】A 30.【答案】B
二、材料分析题
31.【答案】(1)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上海;1921年。(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4)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精神:革命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等。
32.【答案】(1)黄埔军校;1924.5;培养政治和军事人才。(2)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3)第一次会议建立黄埔军校、北伐战争。(4)国民大革命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