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10-14 10:5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能说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从微观角度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玻璃管
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总和的测定
细沙

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热
气球先鼓起后瘪掉,
结论:反应物质量总和 生成物质量总和  
  
现象:
天平仍保持平衡。
m(P)+ m(O2)= m(P2O5)
=
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
后质量总和的测定
实验现象:
反应原理:
结论:反应物质量总和 = 生成物质量总和  
  
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物质析出,
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m(Fe)+ m(CuSO4) = m(FeSO4) + m(Cu)
天平平衡
设计实验·进行求证
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实验仪器:烧杯、天平
药品:硫酸铜、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现象:
反应前后质量变化情况:
反应前各反应物质量总和 反应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见教材P91)
参加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把握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几点
1、 “参加”,意味着没有参加反应(剩余)的物质的质量不能算在内。
2、 只有化学变化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3、守恒的是“总质量”,即“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
如沉淀、气体等都应考虑进去。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
化学反应
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O
H
H
O
O
O
H
H
H
H
H
H
水分子
通电
氢分子
氧分子
O
H
H
O
O
O
H
H
H
H
H
H
水分子
氢分子
氧分子
H
H
H
H
O
O
知识小结:
质量守恒的原因:
宏观: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
不变。
微观:
原子种类没改变。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质量没有改变。

是否存在违背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反应呢?
实验现象:
固体粉末溶解,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反应原理:
天平指针向右倾斜(变轻)
天平平衡情况:
思考:1、该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同时还有白烟产生
思考:2、该反应的原理是什么?
1、根据上面三个实验,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由于反应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缘故。

表达与交流
碳酸钠
粉末
稀盐酸
2、
3、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

4、
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发现天平保持平衡。
小结:若选择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则反应一定要在密闭容器内进行。
小结:
在化学反应中有五不变、两改变、三个可能改变
分子的数目
元素的化合价
物质的状态
三个可能改变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
进行有关计算
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B、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质量不变 C、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 D、水结冰质量不变
D


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现象
2.成语“点石成金”,本意为古代方士的一 种
法术,即能使石头变成黄金;现比喻能化
腐朽为神奇。有人说他能把石灰石变成黄
金,请你用化学知识说明石灰石不能变成
黄金的道理。
答: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石灰石
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是由钙元素、
碳元素、氧元素组成的。黄金是由金元
素组成的,因此石灰石不可能变成黄金。
生物的呼吸作用表示为: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以下关于有
机物组成元素推断正确的是( )
A.只含碳元素   
B.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
C.一定含碳、氢和氧元素
D.一定含有碳元素和和氢元素,可能含
有氧元素
D
2.我国科学家在研究人造金刚石方面有重大突
破,用某些物质在高强电场中,有催化剂的条
件下,可转化成金刚石,下列物质在上述条件
下可转化成金刚石的是( )
A. 氯化钠 B. 酒精 C. 氮气 D. 硫酸钠
1.某纯净物M稍加热就分解为氨气、二氧化碳
和水。根据实验事实能得出的结论是( )
  A.M由四种元素组成  B.M是氧化物    
  C.M有水       D.M很稳定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