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与朱元思书吴 均“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吴均,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他的文章善于写景,尤其擅长小品书信,文辞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书——书信,一种文体。
本文是一篇骈体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韵文,因多用四六句又称“四六文”,讲究对仗和声律,多用偶句(骈句),少用散句。xiángxiáng读一读 韵 柯 缥碧 轩邈 泠 嘤 yùnkēxuān miǎolíngyīng
鸢 戾 纶
yuānlì lún piǎo(1)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
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完全/都表约数,“左右”独一无二,绝,到极点。 总写,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 。名作动:向东向西
顺着奇山异水消散(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青白色急湍,急流的水。
急流比箭还快 汹涌的波浪像奔驰的马动作名:奔驰的马极言水深 读第2段,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异水?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水清---3、水急---(夸张)(比喻)(动静结合)1、水色---缥碧见底、无碍甚箭、若奔(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青白色 极言水深急湍,急流的水。
急流比箭还快 汹涌的波浪奔驰的马 小结:这部分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3)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
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
响;好鸟相鸣,嘤缨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
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
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
交映,有时见日。
凭借冲击美丽的鸟至 看平息争着尽停止同“返”如同读第3段,思考:作者从什么感觉来描写奇山?作者有什么感受?1、视觉---2、听觉---寒 树
群 峰
泉 水
鸟 鸣
蝉千转
猿百叫息心忘反蔑视功名 欣赏图片
巩固课文内容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探究文章主旨
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我们可以从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中,从寥寥几句写观感的语句中,领略到作者的情感和志趣?(请先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 我们可以从首段“ ”一句中,感受到一种享受自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从对山水的描写中,体会到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更令人赞赏的是,在描绘山景时,作者插入两句观感:“ ”这几句感受,不仅从侧面衬托出险峰幽谷的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功名利禄的蔑视,含蓄的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本文是骈文,请找出文中出现的对偶句。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骚人墨客吟诗作文,为今人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山水佳作。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元·吴桓赞)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
三吴行尽于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宋·苏东坡)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清·刘嗣绾)
?千丈见底 直视无碍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高山寒树 轩邈成峰泉水作响 好鸟成韵
蝉鸣不穷 猿叫无绝“清”???“急”???“视觉”?“听觉”?异水奇山景五、布置作业
?
1.请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的景色。
?
提示:不必局限于课文本身,也不必像古文翻译那样字字落实,可以加入一些有关富春江地理位置、风土人情以及人文背景等方面的材料。也可以查找一些关于富春江的诗文,最好能将风物介绍和风景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与朱元思书》
文章中心: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本文叙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途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它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是一篇有名的山水游记,千百年来广为人赞。
二.文学常识填空;
1. 本文作者 ,字 、 朝 文学家。本文选自后人所编辑的《 》。
2.风烟俱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意东西。
3.水皆缥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视无碍。
4.负势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百成峰。
5.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6.从侧面表现水的清澈的句子是: 。
7.表现作者向往自然、厌弃尘俗、鄙弃名利、淡泊人生的句子是:
。
8.异水,抓住了缥碧、湍急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
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风烟俱尽( )(2)从流飘荡( )(3)一百许里( )(4)水皆缥碧( )
(5)直视无碍( )(6)急湍甚箭( )(7)皆生寒树( )(8)负势竞上( )(9)互相轩邈( )(10)争高直指( )(11)千转不穷( ) (12)鸢飞戾天( )(13)望峰息心( )(14)经纶事务( )(15)窥谷忘反( )(16)横柯上蔽( ) (17)在昼犹昏( ) (18)疏条交映( )
三. 中考链接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05贵州中考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 (1)从流飘荡 (2)急湍甚箭
?? (3)猛浪若奔 (4)横柯上蔽( )
2.翻译上文画横线的句子:
3.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表达的感情与文章最接近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5.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
06苏州中考
6.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4分)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谭记》)
C 负势竞上,互相轩邀 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储东阳马生序》) 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于园》)
E. 横柯上蔽,在昼扰昏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三峡》) 答 和
7.“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2分)
8.用现代汉语翻译“争高直指,干百成峰”。(2分)
9.“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写出了江水的清澄宁静,《小石潭记》也有通过“游鱼”描
写潭水清澈见底的句子,请默写出其中的一句。(2分)
10.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
心”、“窥谷忘反”的感受,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也写了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之
后的种种“览物之情”,他们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有什么不同?(2分)
补充练习
11. 本文有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的,也有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请分别找出两方面的对偶句各一组,并说说他们的表达效果。
(1)视觉上的对偶句
(2)听觉上的对偶句
(3)表达效果
自我总结:
词类活用
负势竞上 上,名词,这里用作动词"向上生长"。
互相轩邈 轩,高。邈,远。这两个形容词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答案:一.略二.
5.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6.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7.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三. 1.(1)随着,顺从(2)甚于、超过(3)奔驰的马(4)树枝
2.竭力攀高的人,看到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功名的心;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大意对即可)3.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句中表现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能结合语句分析,大意对即可。)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5.富春江山水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清 急 富春江两岸群山6.A E(A像 B耐寒/使……寒 C凭借/背着 D返/反,反而 E遮蔽) 7.“鸢飞戾天者’’与“经纶世务者”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8.(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无数个山峰。9.“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或“日光下彻,影布石亡。” 10.作者所写的“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的感受,是一种设想,以此烘托出山水景物的魅力,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范仲淹以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表达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
11.(1)(2)略 (3)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