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解放战争 单元试卷(含中考真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一、单选题
1.“愿所有的人从这张照片上能够理解和体会,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们的国家处在十字路口,处在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定胜败的严峻时刻。我们的党和毛主席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怎样的贡献!”如下图这张照片可以用来研究(??? )
A.毛泽东“进京赶考”,统治中国22年国民党政权垮台 B.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C.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 D.转战陕北,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2.“犹如一把钢刀,插入敌人心脏,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同时又能吸引国民党大量军队来援减轻对华北解放区的压力。”材料描述的军事行动是(???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3.(2018衡阳9.)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非常形象地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地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里“插上一刀”是指( )
A.千里挺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中共中央转战北 D.盂良固战役
4.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 ???)
A.遵义会议的召开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亡
5.下列人物中,为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做出贡献的是(??? )
A.佟麟阁 B.张学良 C.傅作义 D.张自忠
6.下图为解放战争时期某一重大战役形势图,该战役(??? )
A.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B.使人民解放军开始在数量上取得优势C.基本解放华东和中原地区,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的基础D.结束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7.解放区流传着一首歌谣: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最后一床盖在担架上。这首歌谣反映了解放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是(? ??)
A.民众的大力支持 B.解放军作战勇敢 C.国民党战斗力低下 D.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
8.(2017·东营)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这标志着(? )
A.全面内战爆发 B.战略进攻开始 C.战略决战到来 D.渡江战役开始
9.诗言志,史铸诗。下列诗句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是 (??? )
①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 ②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③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 ④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1945年8月蒋介石接连三次打电报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的目的不包括(??? )
A.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B.欺骗世界舆论 ?C.欺骗人民 ?D.争取国内和平
11.下面诗句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陈毅对山东支前民工的发出的感慨,与此相关的战役是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担架队,几夜不曾睡,…… ——陈毅(??? )
A.渡江战役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12.1948年辽沈战役中,某国民党军官在锦州被解放军俘获后,感叹说:“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据此可知,解放军攻克锦州(??? )
A.截断了东北国民党军队的退路 ????B.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覆灭
13.图片是形象的史料。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②①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14.下列四幅形势图所示的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 )
A. ?????B.C. ?D.
15.习近平主席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永远不能变,永远不能丢。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军队有(? ??)
①国民革命军 ②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③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④中国人民解放军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2018济宁)图片无言,历史有声。下列对如图反映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双方签订了《会谈纪要》,停止了内战B.国民党承认了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C.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D.中共争取到了国内和平
17.(2017·孝感)如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阶段的战役示意图,对该阶段战略态势归纳正确的是(??? )
A.转战陕北、指挥若定 ?B.千里跃进、战略反攻C.战略决战、全胜可期 ?D.千里渡江、摧枯拉朽
18.在“南昌起义”、“重庆谈判”事件中都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周恩来 D.毛泽东
19.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四个字‘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的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这说明(? ??)
A.毛泽东尊重蒋介石的安排 ????B.蒋介石是真心与毛泽东谈判的C.共产党努力谋求和平民主 ????D.共产党与国民党没有根本矛盾
20.柳亚子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据此推断此诗创作于(? )
A.武昌起义期间 B.北伐战争期间 C.抗日战争期间 D.重庆谈判期间
21.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在机场向新闻界发表了简短的谈话,指出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是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以期实现全国统一,建立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这是对哪一事件的说明?(??? )
A.中共七大 ?B.重庆谈判 ?C.井冈山会师 ?D.西安事变
22.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论说世事。如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战胜利后创作的一幅名为《磨好刀再杀敌》的漫画。这幅漫画主要反映了国民党(? )①积极准备内战 ②在政治上欺骗人民 ③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赢得时间 ④争取抗战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3.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A.国共两党重庆谈判 ?B.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24.(2017·济南)下表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 )
1919~1927年
开天辟地,北伐凯歌
1927~11937年
星火燎原,万里长征
1931~1945年
团结抗战,驱逐日寇
1945~1949年
A.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十年内战,国共对峙C.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D.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25.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的普遍愿望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打土豪,分田地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要和平,争民主
26.(2018济宁)历史课上,老师出示了如图地图,据此判断本节课要学习的主题是(??? )
A.转战陕北、指挥若定 B.千里跃进、战略反攻 C.战略决战、全胜可期 D.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27.“倭寇投降……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电文中“陪都”是指(??? )
A.南京 B.北平 ?C.上海 D.重庆
28.谍战大戏《潜伏》中有这样一幕:1947年在得知中共中央所在地被占领后,中共地下党负责人说: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做占领。当时被占领的地方是(??? )
A.南京 ??B.延安 ?C.瑞金 ?D.北京
29.对下面漫画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A.国共两党消除分歧,共同抗日 B.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C.全国人民热烈欢庆抗战胜利 D.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30.在《毛泽东诗词全集赏读》一书中收录有一首《七律·忆□□□□》,诗中写道:“有田有地皆吾主,无法无天是为民。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屎不黄金。炸桥挖路为团结,夺地争城是斗争。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据此判断诗词题目中的“□□□□”应填写的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重庆谈判 ??D.渡江战役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国民党《中央日报》总编陶希圣,对他的编辑们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材料二:? 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一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匪帮的反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覆灭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从材料一看,你觉得国民党对谈判有诚意吗?为什么还要“假戏真做”呢?
(2)材料二中的“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开始于哪一年的什么事件?
(3)材料三的诗中准确描述当时占领南京的诗句是什么?
(4)简要概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大历史事件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5)从三则材料纵观国民党政府的发展历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2.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蒋中正八月十四日材料二: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
130万
武器装备
接受日本100万日军的装备,美国提供大量的武器
基本上是步枪
拥有人口、地区
3亿多、大城市
1亿多、小城镇乡村
(1)1945年国共双方经过谈判的成果内容是什么?什么问题国共双方没有达成协议?
(2)请根据上表所提供的信息,试着将蒋介石发动内战的优势归纳一下,具体有?
(3)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共产党在三年内打败国民党,为什么?
(4)你认为国民党失败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第七单元解放战争 单元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C 12.【答案】A
13.【答案】A 14.【答案】A 15.【答案】D 16.【答案】C 17.【答案】B 18.【答案】C
19.【答案】C 20.【答案】D 21.【答案】B 22.【答案】B 23.【答案】B 24.【答案】C
25.【答案】D 26.【答案】A 27.【答案】D 28.【答案】B 29.【答案】D 30.【答案】C
二、材料分析题
31.【答案】(1)没有诚意;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2)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性战略反攻序幕。(3)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4)重庆谈判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挺进大别山揭开了全国性战略反攻序幕;渡江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5)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得人心者得天下。
32.【答案】(1)《会谈纪要》内容: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2)优势:军队人数多、装备精良、控制地区富庶、统治人口多。(3)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正确的战略战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人心所向。(4)国民党统治的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