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A)卷(含中考真题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A)卷(含中考真题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1.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0-16 18:4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A)卷(含中考真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一、单选题
1.(2018沈阳2.)汉武帝即位后,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通过这样的考察,大汉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盛况:大经学家、政论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大军事家卫青、霍去病,大探险家张骞都出现在这一时期。上述材料说明了汉武帝( )
A. 树立皇帝权威 B. 重视选拔人才 C. 削弱贵族势力 D. 推崇儒家思想
2.《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主要是因为它(??? )
A.歌颂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反抗精神 B.刻画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 C.歌颂了农民领袖的斗争精神 D.体例完备,内容翔实,文笔生动
3.著有《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医学家是(??? )
A.张衡 B.蔡伦 C.张仲景 D.华佗
4.下边为汉朝一官职的印文。该官职的主要职能是(??? )
A.负责军政 B.监察官吏 C.管理赋税 D.掌管礼仪
5.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黄巾起义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时间 B.领导人 C.口号 D.作用
6.汉武帝统一铸造五铢钱和实行盐铁官营、专卖所起到的作用有(??? )
①在经济上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②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③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④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东汉初期,经过刘秀的励精图治,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治世局面,史称(???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8.汉武帝即位后,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通过这样的考察,大汉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盛况:大经学家、政论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大军事家卫青、霍去病,大探险家张骞都出现在这一时期。上述材料说明了汉武帝( ???)
A.树立皇帝权威 B.重视选拔人才 C.削弱贵族势力 D.推崇儒家思想
9.在张骞时代,通过丝绸之路转运到欧洲的物品包括(? ??)
①丝绸 ②蔡侯纸 ③罗盘针 ④印刷品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②③④
10.东汉民谣“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反映东汉后期什么社会状况(??? )
A.封建统治异常腐朽黑暗 ?B.农民处于无衣无食境地 C.各地农民不断起来反抗 ?D.黄巾起义瓦解东汉政权
11.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广为流传。下面属于项羽的事迹的是(??? )
A.灭掉六国,统一全国 B.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 C.发动大泽乡起义 D.率兵直逼咸阳,秦朝灭亡
12.以下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人物是张骞 B.西域的葡萄、石榴等植物经此通道传入中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C.其路线是从西汉的都城洛阳出发,直达西亚、欧洲 D.这条通道开辟后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
13.下图不可能出现的情景是(??? )
A.刘邦率兵攻占咸阳 B.刘邦在垓下大败项羽 C.刘邦在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 D.刘邦采取措施,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14.“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①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②合并郡县,加强吏治 ③减轻或废除刑罚 ④缓和民族矛盾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15.人们用“伐无道、诛暴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来赞扬下图中反映的革命首创精神。下图中的事件发生在(??? )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16.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
A.公元前3世纪初期? B.公元前3世纪末期?C.公元前2世纪初期 D.公元前2世纪末期
17.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各处分封制弊端? B.削弱王国势力 C.清除宦官专权? D.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18.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 )
A.京师同文馆 B.时务学堂 ?C.天津中西学堂 D.京师大学堂
19.“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对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
A.春秋和战国 B.秦和春秋 ?C.战国和三国? D.秦初和汉初
20.以下史实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西汉的建立 B.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西汉的建立——秦的暴政 C.楚汉之争——西汉的建立——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 D.西汉的建立——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
21.“(陈胜、吴广戍边的队伍)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他们)估计已经误期。误期,按照秦朝法令,(他们)都要被斩首。”这段话与大泽乡起义的关系是(??? )
A.没有雨就不会爆发农民起义 ??B.大雨成为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C.大雨加速了农民起义的爆发 ??D.极其残酷的刑罚导致农民起义
22.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蒙恬修筑了从威阳直通北边九原的直道,“长千八百里”。这项措施(??? )
A.促进了北疆与内地的交往 B.加速了国家完成统一进程 C.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解除了匈奴对边境的威胁
23.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诗中的秦王扫六合应该出现在下面年代尺的(??? )
A.A? ? B.B? ?C.C? ?D.D
24.下列有关秦朝暴政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中央集权 B.刑法严酷 C.赋税繁多 D.徭役繁重
25.据史书记载,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慎为之”,称之为“风霜之力”,此官职应是(? )
A.御史大夫 ?B.丞相 ?C.锦衣卫 ?D.军机大臣
26.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A.B.C. D.
27.秦王朝被推翻的主要原因是( ???)
A.秦的暴政 B.郡县制的推行 C.统治集团的奢侈 D.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
28.(2018临沂4.)人们常常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生。华佗,字元化,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神医”。他的医学创造有( )
①望闻问切四诊法 ②麻沸散 ③五禽戏 ④按摩疗法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
29.秦朝中央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太尉 B.丞相 ?C.御史大夫 ?D.郡守
30.《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一措施的作用是(??? )
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 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 C.开创考试选官制度 D.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二、材料分析题
31.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左传》 材料二: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史记》 材料三:“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史记》 材料四: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有参决。——摘自《史职官志》
(1)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材料三中的“陛下”采纳了谁的建议“推恩分子弟”?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上”采纳这个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3)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在地方设立了什么机构?
(4)上述四则材料反映的制度,在当时都起到了加强君权、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32.某校七年级的同学们学习了《秦末农民大起义》一课后,对秦木农民战争进行了一次探究活动,你也一起来吧! 【奋起抗战片】 【改朝换代篇】 材料一: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大风歌》 材料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坡下歌》
(1)秦始皇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
(2)图一中人物在哪里发动了起义?这次起义的历史地位如何?
(3)图2与图3人物在推翻秦朝的过程中分别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两则材料分别是刘邦、项羽所作,是两人不同结局的写照,“楚汉之争”的结局是什么?
33.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材料三: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架,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引自教材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发生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其主要领导人物是谁?使该朝灭亡的人又是谁?
(3)发生材料二中的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三反映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单元测试(A)卷(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D 14.【答案】C 15.【答案】B 16.【答案】B 17.【答案】D 18.【答案】D
19.【答案】B 20.【答案】A 21.【答案】C 22.【答案】A 23.【答案】A 24.【答案】A
25.【答案】A 26.【答案】D 27.【答案】A 28.【答案】D 29.【答案】C 30.【答案】B
二、材料分析题
31.【答案】
(1)公元前221年。郡县制。 (2)主父偃;目的是为了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3)明朝;在地方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4)国家制定政治制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要不断地进行创新。
32.【答案】
(1)赋税沉重、徭役、劳役繁重、刑罚残酷。 (2)大泽乡;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3)刘邦、率军直攻咸阳,秦统治者投降;项羽、巨鹿之战中歼灭了秦军主力。 (4)刘邦的军队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城下,项羽失败自刎,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33.【答案】
(1)分封制;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2)公元前209年。大泽乡。陈胜或者吴广。刘邦。 (3)秦的暴政。 (4)诸侯王势力膨胀,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颁布推行“推恩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