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序列写作2 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
一篇优秀成功的记叙文应该包括以下一些要素:真实感人的故事情节,精彩纷呈的描写,扎实而有个性的语言,精妙恰当的叙述角度。在这几项因素中,最容易忽视的是叙述角度。
叙述角度是指作者叙述的观察点、立足点,即作者是以什么身份,站在一个什么位置上来进行叙述的。叙述角度通常可以分为三种:
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叫第一人称叙述。作者在文章里以“我”(或“我们”)的身份直接出现,所叙述的都是“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这种叙述方式,真实而有感染力,写亲身经历的文章多用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的叙述运用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文中“局部”出现,一种是在文中“整体”出现。第二人称的叙述,有对话效果,便于倾诉强烈的感情;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其人称体现出一种距离感,所以多用于对人物的冷静评判。
第三人称叙述被称为“全能全知”写法,作者自己不露面,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这种叙述灵活自由,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全面地表现生活。
[名师支招]
恰当选用叙述角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理清作者、叙述人及叙述角度的关系。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叙述人往往就是作者,即作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叙述他人的事情。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叙述人不一定是作者,如果是叙述作者亲历的真人真事,叙述人既是作者也是故事中的人物;如果作品中的“我”只是作者虚构创作的人物,那故事的叙述人就不是作者。
(2)以题材、体裁及叙述效果为依据恰当选用。选用哪一种叙述角度,并非作者随意为之。从题材上看,真实而范围较小的题材,尤其是作者所亲历的事件多用第一人称;虚构或范围较广的题材多用第三人称。从体裁上看,日记、书信、自传、回忆录等叙述性散文常用第一人称,如《安妮日记》选用的是第一人称;其余则以第三人称为主。就叙述效果而言,第一人称能使文章自然真切,易打动读者;第三人称方便叙述,且几乎不受限制,但易使读者产生距离感。
(3)应保证叙述角度的统一和清晰。在文章中,要特别注意叙述角度的统一,因此,最好选用一种叙述角度,否则会出现叙述头绪不清、脉络混乱等现象。确实需要交替使用叙述角度时,也不能过于频繁,而且在角度转换时,必须用过渡句等方式交代清楚,以提醒读者。此外,在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中,若故事涉及两个以上的人物,最好不用人称而应直呼其名以免引起读者的混乱。
[典例剖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是平庸选择了你,还是你的潜意识选择了平庸?在生活中,很多人钟情于平平淡淡的真生活,喜欢安逸舒适的生活顺境,结果人生一场,无风无浪,平庸平凡。
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例文观摩】
拒绝平庸
①冲锋的号角划破长空,9×10的小小战场刹那间狼烟四起,硝烟弥漫。疾驰的战车冲锋陷阵,摧城拔寨,骁勇善战;威猛的火炮杀机暗藏,隔山打牛,威风八面;奔驰的骏马跨日追月,卧槽挂角,纵横驰骋。而我,一个平庸的小兵孤零零地蜷缩在战场一隅。从开场到现在,我就没有被挪动过一步,仿佛一开局就注定了我是一枚弃子,仿佛那些孤傲的英雄们连动手杀我都不屑一顾,仿佛眼前的血流成河、积骨如山、杀声震天与我无关,仿佛我的生命注定了平庸。(1)
②不,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庸庸碌碌地度过平淡的一生,我不甘心生命之花还未绽放就已经凋谢,千年之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号角早已响彻云霄。今天,我要拒绝平庸,我要用实际行动告诉你,认准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小兵也能变英雄!(2)
③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渐趋热化,曾经纵横沙场的英雄或者含笑沙场,或者含恨而终。终于,当敌方阵线被撕开的那一瞬间,我的机会来了,渴望“血染战袍透甲红”的畅快淋漓,渴望“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豪情,渴望拒绝平庸证明自己,我义无反顾地跨过楚河汉界,而后便左冲右突,一个劲儿地向前。拉车、牵马、拱炮是我的拿手好戏,破象、吃士、逼帅是我的精妙绝活。曾经不堪一击的小兵拒绝平庸,曾经微不足道的小兵不再平庸。当孤傲的战车面对我与我的弟兄只能无奈地自嘲“自古双拳难敌四手”,当威风的火炮失去了炮架的支撑在我面前不堪一击,当“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战马不经意间被我锁住了去路,缚住了马脚,当我撕开士象的坚固防线,当我挥舞着长矛刺穿敌方将帅的胸膛,我在他的眼里读出了失落,读出了恐惧,但更多的是不解与震惊。(3)他不知道为何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兵却有拒绝平庸的力量,他不敢相信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色竟能力挽狂澜,扭转了战局。(4)
④或许你死不瞑目,但这就是一个小兵的力量,一个拒绝平庸的小兵的力量!我缓缓地抽出长矛,默默地转身,眼中写满了坚毅与顽强。(5)
⑤这个世上本没有高低贵贱,只要有梦想,只要坚守自己的梦想,终有一天你会感受到笑傲风云的激昂,终有一天你能够拥有拒绝平庸的力量。(6)
(1)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有限视角”,参与故事的发展,引领读者看世界,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战火蔓延的战场上一个平庸的小兵的无奈,也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象棋中的开盘杀局。
(2)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直抒胸臆,真切地体现自己不甘平庸、拒绝平庸的心声。
(3)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采用排比句式,写出“我”突破一切阻碍把“长矛刺穿敌方将帅的胸膛”的畅快淋漓。
(4)不着痕迹地把叙述人称转化为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自如地走进敌方将帅的内心,自然而生动。
(5)叙述人称转化为第二人称“你”,如同和敌方将帅对话,显得更加亲切,能够更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再由第二人称叙述角度“你”,转化成第一人称“我”,写出了故事的最终结局。
(6)叙述角度再次转化为第二人称“你”,但这里的“你”,已经不是指“敌方将帅”,而是指包括作者在内的所有人。
【总评】 中国象棋里有将士相、车马炮,还有小卒小兵。本文是一个小“兵”的自叙。“兵”永远只能前进,不能后退,而且往往是决战沙场、赢得胜局的最后的英雄。“兵”是平凡的,但绝不平庸。本文构思和立意非常精彩,想象力和语言功底令人赞赏。
[即时练笔]
请以“感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首先,应考虑选材,如:此事必须是自己亲历的,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真情实感的要求,因此,宜用第一人称来写;事件应是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不要落入“生病补课”一类的俗套。 比方写父母亲朋的某种精神对自己心灵的震撼(下岗后自强不息);亲友师长对你的关爱而引起情感上的互动(无意中翻开母亲的日记本,里面全是你幼年的生活记录,第一次说话,第一次走路,第一次上幼儿园,这众多的第一次不仅是孩子成长的记录,更是父母心血的铸成);社会上一些体现人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的事件给予你思想上的启迪(奥运健儿拼搏精神、军民合力抗震救灾)……
其次,应考虑表达技巧和重心,为什么、怎么使你感动是重点,若歌颂人物要写好人物的言行、心理,特别是某些细节;若主要记事应记叙具体生动、详实充分。
感情应该融在行文过程中,不应该在文尾人为地拔高,换句话说,感动是读者的共鸣,不是作者空喊出来的。
【参考例文】
感 动
柔和而寂静的夏末秋初的午后,我骑着车穿梭在扬城古老的街道上,毫无目的地,走走停停。
阳光很好,温暖芬芳,透过绿色晶莹的绿叶直直地倾泻下来。
我推开一家精品店木制的大门,有叮叮当当清脆的铃声。那木架上放着一排排精致的蜡烛,望着它们,那点点滴滴感动的心情便如这午后的阳光洒满我的周身。
那是一个停电的夏日夜晚,我拿着点亮的蜡烛在家里走来走去,闷热的天气使我烦躁,妈妈看着我,轻轻地说:“你拿着蜡烛走来走去的样子,像极了天使。”就那么一瞬,有时空转换的感觉,我仿佛真的就成了天堂里快乐的天使,心里是微微感动着的。
带着淡淡的感动,我继续着我的旅程。猛抬头,我望见了那清澈明亮的天空,深邃的。我仿佛看见了好友夸张的笑容。想起了那个迷人的午后,给予我的浓浓的感动。那天我站在学校五层楼高的地方,仰望天空。我的头发在空中飘飞,我的眼睛开始晕眩,我看到天空的云朵以优美的姿势大片大片地蔓延过城市。我不快乐,因为刚刚结束的那一场考试。我在想,是不是所有寂寞的人都爱看忧伤的天空。
这时你跑过来紧紧地抱住我,你打招呼的方式曾使我受不了,可现在我希望你抱紧一点,再紧一点,让我感受你传来的力量。你与我一起仰望同一片天空,你对我说:“喔!亲爱的,你知道天空有多么浓烈的感情吗?我可是强烈地热爱着最后一缕光线照射在云朵里那依依不舍的激情呢?所以再多的不快乐也得遗忘掉,因为我们有那么大那么大的天空。”望着这广阔的天空,我的心变得清澈起来。
哦!亲爱的好友,你可曾知道,你给予了我那么多那么多的感动,多得连天空也装不下了。我需要亲爱的你与我热烈拥抱,告诉我我的天空那么大。
继续向前骑着,我遇见了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温柔地对我微笑;看见了卖红薯的老人热情地向我招手;碰着了小贩手中大捧的气球;就连行色匆匆的人们也仿佛是我多年的挚友……这一路上有太多太多的感动让我眩晕。我在想:如果没有了他们,这些陌生的人们,我会丧失掉多少的温暖与感动呢?
阳光开始变得稀薄了,我的旅程也要结束了,我希望我可以是一个一生行走的人,那样我就会遇到更多温暖的感动。
【点评】 作者用优美的文笔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将回忆与现实中一幅幅温暖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母亲眼中拿着蜡烛的小天使,朋友的拥抱与安慰,陌生人的微笑与热情……这一切既平常又特别,富有情致,让人感到美好和快乐。我们在生活中应学会用心去感受,并试着用文字记录下来,这将是我们每一个在生活旅程中行走的人的珍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