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第五十五中学历史组
2018年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核心知识归纳
专题一 古代大河文明、海洋文明的国家
类别 国家 发源地 重要时间及事件 文明象征 重要人物 文明特点
大 河 流 域 古巴比伦 西亚两河流域 约公元前1894年,阿摩利人以巴比伦城为中心建立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 ①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②奴隶主专政的奴隶制国家
古埃及 北非尼罗河流域 约公元前3100年开始形成统一的国家 金字塔 胡夫
古印度 南亚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 公元前6世纪,佛教创立 种姓制度、佛教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摩尼)
古代中国 东亚黄河、长江流域 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 甲骨文等 禹
海洋文明 古代希腊 爱琴海(东地中海) 公元前8世纪出现城邦,典型代表雅典,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后被马其顿所灭。 ①民主政治②建筑成就:帕特农神庙③哲学代表: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伯里克利 ①发源于海洋,商品经济发达。②城邦林立,奴隶主民主政治发达(如雅典)
古代罗马 意大利中部的台伯河畔 公元前753年,罗马建立;公元前510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395年,罗马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帝国 ①建筑:圆形竞技场和万神殿②法制:罗马法③历法:儒略历 屋大维
专题二 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名称 重大事件 帝国特点
波斯帝国 占领巴比伦,征服埃及 第一个地跨三洲的国家
亚历山大帝国 灭亡波斯,进军到印度河流域,以巴比伦为首都 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中存在时间最短的帝国
罗马帝国 布匿战争、三次马其顿战争、叙利亚战争和对埃及的战争。地中海成为内湖 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拜占庭帝国 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查士丁尼法典》对后世的立法有深远的影响 存在时间最长的地跨三洲的帝国
阿拉伯帝国 有继承发展古代文明,沟通东西方文化上作出了贡献 政教合一的国家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15世纪灭亡拜占庭帝国 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拍中建立最晚的帝国
专题三 世界三大宗教
名称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创立时间 公元前6世纪 公元1世纪 7世纪
地点 古印度 巴勒斯坦地区 阿拉伯半岛
人物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摩尼) 耶稣 穆罕默德
主张 反对种姓制度,主张“众生平等” 早期提倡平等、博爱和互助,鄙视富人权贵;后来逐渐承认现存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合理性 号召信仰唯一的神——安拉,反对多神崇拜
传播与发展 汉代是传入中国,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392年成为罗马帝国的国脚。成为一种被广泛信奉的宗教 631年,阿拉伯半岛各部落大多接受伊斯兰教
共同点 三者都是世界性的宗教,都产生于古代文明发达地区,都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专题四 日本的两次改革
项目 大化改新 明治维新
时间 646年开始 1868年开始
特点 依照中国隋唐制度,借鉴中国文化 学习欧美
人物 孝德天皇 明治天皇
内容 ①政治上,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建立中央集权体制;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②经济上,实行“班田收授法”;实行租庸调制,统一租税 ①政治上:废藩置县,由中央直接治理;天皇拥有无限的权利,下设太政官辅佐天皇;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②经济上,废除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殖产兴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③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提倡文明开化,推行欧美生活方式。④军事上,废除武士制,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⑤排除了以岩仓具视为首的庞大使团出访欧美各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和治国方略。
国家性质 中央集权的天皇专制的封建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影响 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专题五 古代文明的冲突与交往
交流方式 史实 影响
征服战争 亚历山大东征 促进了希腊文明与东方诸文明的交流与融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罗马的扩张 把古希腊、罗马文明传播到亚欧非各地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阿拉伯人不断地吸收其他先进文明的优秀文化成果,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
和平交流 马可?波罗来华 记录东方见闻的《马可?波罗行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四大发明西传 影响并造福全世界,对欧洲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基出贡献。
日本大化改新 吸收借鉴中国隋唐文化,促进了日本的政治稳定与经济的发展,是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专题六 古代科技与文化
领域 名称 国家(地区) 备注
建筑 金字塔 古埃及 最大的金字塔式胡夫金字塔。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帕特农神庙 古希腊 是雅典卫城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
圆形竞技场、万神殿 古罗马 公共建筑,注重建筑的实用性
清真寺 阿拉伯帝国 麦加清真寺、伊斯坦布尔蓝色清真寺和科尔多瓦清真寺等被誉为世界建筑史的奇观
法制 《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 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
罗马法 古罗马 529年颁布的《查士丁尼法典》对当时欧洲其他地区以及后世的立法都有深远影响
哲学 —— 古希腊 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历法 儒略历 古罗马 公元前46年,恺撒制定
教育 中世纪大学 西欧 代表是法国的巴黎大学和英国的牛津大学
专题七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项目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开始时间 1640年 1775年 1789年
任务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摆脱殖民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开始标志 1640年议会的召开 来克星顿的枪声 攻占巴士底狱
根本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 资产阶级
代表人物 克伦威尔 华盛顿 罗布斯庇尔
文献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即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次民族解放运动(双重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 确立了代表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治制度;英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 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 彻底推翻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专题八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
类别 比较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不 同 点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下半叶
动力机 蒸汽机 内燃机、电动机
能源 煤炭 电力、石油
发明特点 生产经验的总结 科学与技术相结合
发明者 主要是工人、技师 主要是科学家
工业结构 以轻工业为主 以重工业为主
中心 英国 美国、德国等
顺序 从英国开始,然后向外扩展 欧美多国同时进行
影响 推动了各部门工业生产的机械化,出现了近代工业;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创造了巨额的社会财富;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生产力得到了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相同点 ①它们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②它们都是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变化。③它们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
专题九 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
项目 时间 目的 斗争双方 领导人 文献 结果 性质 影响
独立战争 1775-1783年 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美利坚民族的独立 北美13个殖民地同英国殖民者 华盛顿 《独立宣言》 美国独立 即是一场民族独立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南北战争 1861-1865年 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北方与南方联盟叛乱各州 林肯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宅地法》 北方获胜 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废除了奴隶制度,巩固了国家统一,为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专题十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项目 印度民族大起义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时间 1857—1859年 18世纪末19世纪初
原因 英国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印度人民反抗情绪高涨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受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领导人物 章西女王等 玻利瓦尔、圣马丁
结果 失败 许多国家实现独立
地位(影响) 体现了印度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者 拉丁美洲许多国家摆脱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
专题十一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项目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国家 俄国 日本
时间 1861年 1866年开始
人物 亚历山大二世 明治天皇
内容 农奴获得人生自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不得干涉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农奴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用赎买的方式获得一份份地;农奴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 ①政治上:废藩置县,由中央直接治理;天皇拥有无限的权利,下设太政官辅佐天皇;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②经济上,废除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殖产兴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③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设立新式学校,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提倡文明开化,推行欧美生活方式。④军事上,废除武士制,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⑤排除了以岩仓具视为首的庞大使团出访欧美各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和治国方略。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 ①积极: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各种矛盾,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②消极:农民为了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背上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包袱。在政治上,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广大劳动群众仍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①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是日本迈入了近代社会,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逐渐成为亚洲强国。②同时,日本也走上了一条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新威胁。
专题十二 近代科技和文化
领域 人物 国家或地区 主要成就 备注
科技 哥白尼 波兰 提出“太阳中心说”(日心说) 现代科学创始人
牛顿 英国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建立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 现代科学之父
达尔文 英国 提出生物进化论 物种起源的探索者
麦克斯韦 英国 建立了电磁场理论 电磁理论的创始人
文学艺术 巴尔扎克 法国 《人间喜剧》 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托尔斯泰 俄国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俄国革命的镜子”“心理描写大师”
贝多芬 德国 《第五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音乐殿堂的“乐圣”
凡?高 荷兰 《向日葵》 “用生命作画的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