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文下册期末试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90分 卷面分:1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得分
一、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liú chànɡ shùn jiān fēi xiánɡ bīn fēn zhèn hàn
( ) ( ) ( ) ( ) ( )
2、把词语朋友送回家。(3分)
鼓舞 鼓励 鼓动
(1)你别( )人家去干坏事。
(2)在老师的( )下,我终于跃过了横杆。
(3)喜讯传来,给了全校师生极大的( )。
3、按要求填空:(4分)
“扭”共 笔,第五笔是_____;“粼” 共 笔,第十三笔是 。
4、按要求写句子。
(1)句子医生。(3分)
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了。(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
(2)仿写句子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3分)
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同学们______对老师说:“我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就像_________。”
二、经典诵读
1、按要求填空。(5分)
(1)童孙未解供耕织,????????????????? 。
(2)两岸青山相对出,????????????????? 。
(3)????????????????? ,任尔东西南北风。
(4)孤舟蓑笠翁,????????????????? 。
(5)梅子黄时杏子肥,????????????????? 。
2、推荐书目阅读——《夏洛的网》(7分)
★判断题(5分)
1、夏洛在网上依次织的字是它自己想到的。( )
2、老鼠坦普尔顿是威尔伯的敌人。( )
3、威尔伯和夏洛最后一起快乐地生活着。( )
4、威尔伯逃跑时是朱克曼先生拿泔脚诱惑他。( )
5、威尔伯在集市上获得了头奖。( )
★问答题(2分)
6、《夏洛的网》这本书中塑造的形形色色十几个人物和动物形象,其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 为什么?
三、阅读·感悟 快乐读短文,轻松做练习。(25分)
A、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一天中午,烈日炙(zhì chì)烤着大地。知了不时鸣叫:“热死了,热死了……”
吃午饭时,我向爸爸提了个问题:“爸爸,有这样一个成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什么意思?” 爸爸想了想说:“林林,现在不解释,下午带你去游泳吧。”我一听去游泳,特别高兴,一下子就把一碗饭吃得精光。
下午,爸爸(代 带)我去东门河,路上,我又提起了那个问题。爸爸说:“游泳时你就会明白的。”到了河边,我换了游泳衣就进水里,一会儿仰泳,一会儿蛙泳,有时来个鲤鱼跳龙门,爸爸不时地(夸耀 夸奖)我,我快活极了。 突然,爸爸好像想起了什么,不再欣赏我的精彩表演,对我说:“林林,向上游。”我听清了爸爸的话:“向上游?有什么了不起?游就游。” 于是我奋力向上游,一个大浪冲过来,我来不及躲避,被呛得鼻子发酸,耳朵里也灌了水,竟顺水而下,我只好游到浅滩。过了一会儿,我又迎着急浪,尽力向上游去,但感到越来越吃力,双脚像灌满了铅。我使出吃奶的(力气 力量),只前进了几米,稍一松劲,就被急浪冲到了岸边……
爸爸见此情景,对我说:“你体会到成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意思了吗?”“什么?”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刚才向上游,稍不努力,不仅不能前进,反而后退。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向水流相反方向行船,不努力前进就会后退。它告诉了人们,在人生道路上,不迎难而上,时代的潮流就会抛弃你。”
哦!听爸爸这么一说,我懂得了许多……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答案。(4分)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2分)
3、用“△”画出描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本义的句子。(1分)
4、短文中“向上游”的“上”和“迎难而上”的“上”各是什么意思?(2分)
5、“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是一句歇后语,你也能写两句吗?(2分)
A、
B、
6、“我懂得了许多……”,“我”懂得了什么?(4分)
B、成功的起点
法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
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走。科学家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连,围成一个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寸的地方撒上一些毛毛虫爱吃的松叶。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一圈地走。一分钟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团团转。一连七天七夜,它们饥渴难忍,终于精疲力竭,相继而亡。
科学家总结实验时,在实验笔记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在那么多毛毛虫当中,其实只要有一只稍与众不同,去走另外一条路,不就会避免死亡的命运。
在西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小村庄,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里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昼夜的时间。然而,在肯?莱文发现它之前,这里的人们没有一个走出过沙漠。他们不是不想离开那儿,而是尝试了多次都失败了。肯?莱文对此表示难以置信,于是他亲自做了个实验。他从比塞尔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这使得比塞尔人惊悟:原来他们中根本没有人向北走过,每一个试图走出沙漠的人都是沿着他前面那个人走过的路线走的,从来没有人想过另辟蹊径。
如今的比塞尔已经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过比塞尔的人都会发现一座纪念碑——“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生活中,我们太习惯于走别人走过的路,偏执地认为走大多数人走过的路不会错。但是,我们不会想到,当我们这么想的时候,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往往更容易成功。人能走多远,首先取决于你站在哪儿,更重要的是选准方向,持久稳健地走下去。
1.按要求画句子。(2分)
①用“ ”画出具体描写毛毛虫具有“跟随者”习性的语句。
②用“~~~~~”画出比塞尔人走不出沙漠原因的语句。
2.为了告诉我们成功的起点是什么,短文列举了两个方面的事例。(3分)
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功的起点是什么?请联系短文和自身实际,简要写出自己的看法。(5分)
四、习作·表达 (30分)
(30分)
写写你所了解的乡村生活、田园景物。可以写自己经历的,也可以写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人、景或事,也可以是感觉或体会。
要求:
1、 题目自拟。
2、书写工整,标点正确,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3、有真情实感。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在愉快而紧张的学习中,我们又迎来了丰收的时刻。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带上细心和认真两件宝贝,交一份满意的答卷送给自己。相信你能行!”请使用钢笔,认真书写,别忘了做到写字“三个一”呀!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