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欣赏 嘉陵江上 课件(15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欣赏 嘉陵江上 课件(15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8-10-15 18:43:30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15张PPT。嘉陵江上创作歌曲嘉陵江嘉陵江古称阆(làng)水,是长江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因流经陕西省宝鸡市凤县东北嘉陵谷而得名。 上源为白龙江和西汉水,直至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两河口以下始称嘉陵江,长度过汉江,居长江各支流之首。嘉陵江源头嘉陵江源头,历来认为存在东、西两源。东源起自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凉水泉沟,西源起自甘肃省天水。
嘉陵江沿岸风光美丽壮观的嘉陵江大桥嘉陵江奇石 汉中奇石,指产于陕西省汉中市境内的,长江两条最大支流----汉江、嘉陵江两大水糸的水石和境内的大型园林石等。
《嘉陵江上》,1939年初作于重庆。端木蕻良的词作是一首散文诗。贺绿汀尝试多种谱曲方法,均不理想。最后,他背熟歌词,独自徘徊在长江边上,反复轻声朗诵,终于抑扬顿挫的语势中摸索到相应的旋律,写出了这首接近于歌剧咏叹调的独唱曲。这首歌寄托了作者对失去的家园——东北三省的怀念,唱出了收复失地的决心。它问世以来,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并作为男高音独唱曲目经常在音乐会上演唱。深情地表达了成千上万流亡到大后方,悲愤地“徘徊在嘉陵江上”的同胞,对强占了自己家乡的日本侵略者的切齿痛恨,对沦陷在敌人铁蹄下的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 本课是朗诵调风格的戏剧性独唱曲。作曲家从散文诗句式参差不齐的特点和前后两个段落的不同情绪出发,谱写出以汉语语调为基调的朗诵风格的旋律和带有戏剧性的二段体结构的独唱音乐。歌曲前段是悲剧性的回忆,每个乐句都由疏密相间的诺干长音、拖腔和密集的短音构成,大量使用三连音音型,使音乐充满动荡、紧张的内质,如同沉痛之中掩抑着巨大的悲愤。 欣赏:《嘉陵江上》 《嘉陵江上》的乐句和乐段多为不平衡机构,形成了音乐上的情绪波动,推动着旋律的行进和发展。前奏部分由2个5+4的不平衡乐句构成;第一乐段有5个乐句,为4+5+7+7+7的句法结构;第二乐段由3个7+6+6
结构的乐句构成,结构上均不稳定。演唱时要根据乐句、乐段的结构特点和情绪波动,从总体上把握住情感的变化。
?乐句与乐段旋律特征:
《嘉陵江上》的歌曲旋律紧随歌词中汉语风格朗诵的进行而发展,形成带有戏剧性的二段体结构。第一段是悲剧性的回忆,由疏密相间的长音、拖腔和大量短音构成,还使用了装饰音、三连音,使音乐具有紧张而激荡的内质,沉痛中隐藏着巨大悲愤。第二段在情感上有明显的变化,形成对比,旋律上连续递进升高,情绪饱满坚定。调式特征:
歌曲的第一段在b和声小调,第二段经历了由e小调、G大调到主调b小调的转化和回归情绪由小调中的悲伤到G大调的激动悲壮,形成歌曲的第二个高潮,有利于情感的发展,而第二段第二句最后两小节转回到主调,实现了调式及调性的回归。节奏特征:
《嘉陵江上》的节奏也紧密结合了歌词朗诵的抑扬顿挫,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音响效
果。如歌曲的第一句中,“打到了”?的节奏型为前八后十六,“失去了”使用了三连音,“田舍”后的则用了四分休止符,演唱者也要在充分理解歌词和朗诵音调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
你知道吗?除了本课,还有哪些描绘川蜀一带的歌?
《太阳出来喜洋洋》
《大河涨水浪沙洲》
《观灯》
《康定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