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4.3 体内物质的运输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4.3 体内物质的运输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0-16 12:29: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4.3 体内物质的运输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模型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为了更好地学习理解人类的ABO血型系统,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A型血和B型血的模型图。据此推侧,O型血的模型图是(?? )
A.?B.?C.?D.?
2.下列关于人体中氧气含量由低到高排列,哪项正确?(? )
A.?组织细胞,静脉血,动脉血,肺泡?????B.?动脉血、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
C.?肺泡、组织细胞、动脉血、静脉血?????D.?肺泡、动脉血、静脉血、组织细胞
3.体外膜肺氧合装置俗称人工肺(如图),用于肺功能丧失患者的急救。使用时,先用一根 导管将血液从人体静脉引出,通过该装S后, 血液经另一根导管回到人体的动脉或静脉内。人工肺中的氧合器作用是(?? )?
A.?可直接为人体提供能量???????B.?为病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C.?过滤流经血液的含氮废物??????D.?使流经的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4.骨髓移植能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因为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左图为造血干细胞产生三种血细胞的示意图,上图为某正常人的血涂片示意图,甲、乙、丙为血细胞。在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造血干细胞产生甲、乙、丙三种血细胞是细胞分化的过程?????
B.?当人体内出现炎症时,丙的数目会明显增多且在血细胞中只有丙有细胞核
C.?甲是最小且起促进止血作用的血细胞???????????
D.?若此人血型为AB型,则在丁中存在两种凝集原,乙中没有凝集素
5.根据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下列关于人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心脏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
B.?肾小管壁薄且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血液滤过形成原尿
C.?小肠内有胰液、肠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营养物质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6.甲图、乙图分别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某组织处局部血管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③肺动脉、D为右心房、⑤为静脉???????????????????????
B.?血液途径D→②→⑤→⑥→⑦→①→A的循环属于体循环
C.?若⑥为小肠毛细血管,则⑦内血液的葡萄糖比与⑤内血液的葡萄糖要少????
D.?若⑥为肺部毛细血管,则⑦内血液为静脉血且首次回到甲图中的心腔C
7.幼儿患感冒通常利用雾化治疗。雾化器将药液雾化成雾状小液滴,通过呼吸进入幼儿的血液循环系统,则药液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图中的( ???)
A.1 B.2 C.3 D.4
8.已知甲、乙、丙、丁四人的ABO血型各不一样,将上述四人的血分别滴入B型血的血清中,结果只有丙、丁的红细胞会发生凝集,又知在紧急情况下,丙只能接受少量乙的血.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丙和丁红细胞上都有B凝集原???????B.?丙的血滴入乙的血清中不会发生凝
C.?乙的血滴入丙的血清中会发生凝集?????D.?甲的血清中只有抗A凝集素
9.人体的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使得体内复杂多变的生理功能得以实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左心室壁最厚,心肌发达,可以将血液“泵”到全身各处??????????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C.?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各静脉内都有瓣膜,保证血液不能倒流????
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吸收的面积
10.已知血管内的血液是由压力高往压力低的方向流动。表为同一器官中甲、乙、丙、丁四种血管及其内的压力值,若这些血管分别是较大的动脉、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则下列血管代号与血管的配对,正确的是(  )
血管代号 血管内的压力值(mmHg)
甲 90
乙 60
丙 20
丁 10
A.?甲-毛细血管???B.?乙-较大的动脉????C.?丙-小动脉????D.?丁-小静脉
二、填空题
11.据全国血液管理大会公布,2014年中国大陆人口献血率仅为9.5‰。
(1)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mL是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影响健康的,作为一个健康公民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
(2)为了应对供血不足问题,科学家一直在着手研究血液的替代品——人造血。输血时,原则上应输同型血,若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异型输血时,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上的________是否会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因此科学家首选的人造血血型为ABO血型系统中的________型血。
12.观察如图:“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图示,回答问题。

(1)图中[3]是________。
(2)血管[2]毛细血管其内的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这种流动方式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充分的________。
(3)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能够沿着一定的方向,其动力器官是________。
13.如图所示,甲图是人体心脏剖面图;乙图中图一是人体内三种血管的关系示意图,图二表示血液流经血管前后气体含量的变化;丙图为人体部分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中,在心脏的四个腔中,泵出的血液能达到全身各处的是?? ??????腔(填图中字母)。
(2)乙图中,图一中将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的血管是??? ????? ??(填图中数字)。根据图二推测,②血管可以表示??? ???? ??(填器官名称)的毛细血管。
(3)丙图中,若⑤为下肢处毛细血管,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血液循环排出体外的途径:⑤→??? ???????????????? ??。
14.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示意图,B代表某结构,A、C代表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A代表静脉血管,C代表动脉血管,B代表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则B的名称是________.
(2)若B表示肺部毛细血管,则血管C的名称是________,血管C中________(填“二氧化碳”或“氧气”)的含量明显高于血管A.
(3)若B代表的器官是胰岛,人进食后血管C内的________?含量明显升高.
(4)若B代表人体某一器官,则B中表示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人体内营养物质和氧气的最终去向的是人体的________?.
15.2017年,三位科学家因发现“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而获得诺贝尔奖。健康人的生理活动大多呈现24小时的节律,又称为生物钟。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的昼夜节律特点。
(1)上午6:30左右,心脏活动加强,这会促进血液由心室流入________,导致人体血压快速升高。
(2)晚上10:30左右,肠蠕动受到抑制,影响了小肠的________功能,所以太晚不宜再进食。
(3)科学家研究生物钟时有如下发现:①改变仓鼠的进食时间,能轻易改变仓鼠的生物钟。
②改变仓鼠的饮食习惯,破坏其生物钟,仓鼠更容易患脂肪肝
③去除仓鼠一个控制昼夜节律的生物钟基因后,仓鼠生物钟被破坏
某同学基于上述发现进行了推测,其中合理的是(??? )(可多选)。
A.?鼠类的生物钟可能最复杂???????B.?单细胞生物可能不存在生物钟
C.?生物钟可能受遗传物质的控制?????D.?有些疾病的发生可能与生物钟被改变有关
E.?生物钟一旦受环境影响而改变,可能很难恢复
三、解答题
16.下图为人体某一部位的血液循环示意图,C代表某器官处的毛细血管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流经C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明显增加,这时C代表________处的毛细血管。
(2)一位同学外出旅游时不慎被蛇咬伤,咬伤部位在手臂的C处,为防止蛇毒随血液经心脏扩散到全身,紧急处理时,应该用止血带扎住伤口的________(填“m”或“n”)端。
(3)美国医学科研小组采用遗传工程的方法,用一种特殊的“内切酶”,切割了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从而实现了血型的转化。 根据这种方法,你认为以下血型转化可以实现的是________。
①A型血转化为B型血????????? ② O型血转化为B型血
③ AB型血转化为B型血???????? ④ A型血转化为AB型血
17.公元前300年,古希腊医生把心脏看成一个水泵,并且已经能够区分出动脉和静脉。他们猜想,在动脉和静脉之间存在着更为细小的血管。此后,英国学者哈维(1578~1657)用实验方法证明了血液在体内循环的事实。在哈维死后的第四年,意大利生物学家马尔比基(1628~1694)终于用显微镜发现血液确实是通过毛细血管从动脉流入静脉的。请回答:
(1)为什么把心脏看成是一个水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细血管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血液由肾动脉流入肾脏,再由肾静脉流出肾脏,是体循环中的一段路径。通过此段路径,血液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心脏结构和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心脏心脏结构示意图,心脏结构中,心壁最厚的是________?,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的结构是 ________?(填字母).
(2)图乙由3到2为________?循环,经过此循环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
(3)小李同学感冒咳嗽,服用感冒药后,药物到达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用图乙中的数字表示).
(4)“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其中所蕴含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
19.?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图片”的实验,请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发现视野中的物像不是很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
A.?细准焦螺旋??????????????B.?粗准焦螺旋????????????????C.?反光镜????????????D.?遮光器
(2)如发现所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________?方向移动.
(3)图中数量最多,呈两面凹的圆盘状的血细胞是________?.
(4)皮肤轻微擦伤后会流血,可是伤口很快就止血了,这主要与图中[4]________?有关.
(5)皮肤外伤感染时,图中[2]________?明显增多.
20.学习时,我们都观察过小金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主要过程如下:
①用湿纱布包裹小金鱼的鱼头和鱼身,只露出鱼尾,放在培养吼上,用载玻片盖住鱼尾,如图所示。
②用低倍显微镜观察鱼尾毛细血管内血液流动的情况。
③根据观察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试回答:
(1)实验时,可以根据红细胞呈单行通过的特点来寻找毛细血管。为更容易找到毛细血管,较好的做法是尽可能在鱼尾鳍的________处观察。
(2)在找到毛细血管后,可以进一步认识另外两种血管,你确定动脉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A、由图可知,A型血中只有抗原A,B型血中只有抗原B,而O型血被成为万能血型,则不存在抗原A和抗原B,而A图中,红细胞上什么都没有符合;故A符合;
B、 O型血中也要有红细胞的;故B错误;
C、 C图中存在抗原A和凝集素B,会发生血液凝固;故C错误;
D、 D图中存在抗原B和凝集素A,会繁盛凝固;故D错误;
2.【答案】A
【解析】肺泡气中氧要比动脉血中的高,因为氧气要从肺泡扩散到动脉血。动脉血中的氧气比组织细胞高,因为氧气要从动脉血扩散到组织细胞,根据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可知动脉血中的氧气比静脉血中的氧气高。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因此氧气最少。故氧气含量是由低到高排列的是组织细胞、静脉血、动脉血、肺泡。A选项符合题意。
3.【答案】D
【解析】A、由分析可知,该装置主要是进行了气体的交换,故A说法错误;
B、由分析可知,此过程类似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而要为病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应该有类似于心脏的作用,故B说法错误;
C、由分析可知,此过程类似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而要病人过滤流经血液的含氮废物应该具有像肾脏的作用,故C说法错误;
D、由分析可知,血液经过人工肺后,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排出,使得血液从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多的动脉血,故D说法正确。
4.【答案】D
【解析】A、干细胞形成三种血细胞的过程是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结构功能的细胞;故A正确;
B、丙为白细胞,当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数目会明显增多且血细胞中只有白细胞有细胞核;故B正确;
C、甲为血小板,具有凝血功能;故C正确;
D、血型是确定,则所有的血细胞中都含有凝集原,故D错误;
5.【答案】B
【解析】A、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四肢静脉内的瓣膜叫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故A正确;
B、肾小管壁薄且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原尿是透过肾小球滤过膜尚未被重吸收的尿液,故B错误;
C、小肠内有胰液、肠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利于消化营养物质,故C正确;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气体交换,故D正确。
6.【答案】B
【解析】A、③肺动脉、D为右心房、⑤为静脉,D应该是左心室,⑤为小动脉,A错误;
B、血液途径D→②→⑤→⑥→⑦→①→A的循环属于体循环,说法正确,B正确;
C、若⑥为小肠毛细血管,则⑦内血液的葡萄糖比与⑤内血液的葡萄糖要少,⑦是流出小肠的静脉血,经小肠吸收后⑦内血液的葡萄糖比⑤内的要多,C错误;
D、若⑥为肺部毛细血管,则⑦内血液为静脉血且首次回到甲图中的心腔C,经肺毛细血管后,氧气进入血液,⑦内的血液含氧量高,所以血液为动脉血,D错误。
7.【答案】C
【解析】雾化器将药液雾化成雾状小液滴,通过呼吸进入幼儿的肺部,而后完成交换进入血液中,通过肺静脉进入右心房;
8.【答案】D
【解析】A.丙是A型血,丁是AB型血,他们的红细胞上都有A凝集原,A错误;
B.丙的血滴入乙的血清中,乙为O型血,血清中两种凝集素都有,所以会发生凝集,B错误;
C.乙的血细胞上没有凝集原和丙血清中抗B凝集素不会发生凝集,C错误;
D.甲是B型血,甲的血清中只有抗A凝集素,D正确.
9.【答案】C
【解析】左心室壁最厚,心肌发达,其功能是将血液“泵”到全身各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其利于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是房室瓣,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因此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其主要作用是防止血液由心室流回心房。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是为了增加吸收的面积。
10.【答案】D
【解析】根据血液在人体中流动时由较大动脉到小动脉到毛细血管再到小静脉血管。和题中信息“血管内的血液是由压力高往压力低的方向流动”可知,各血管中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较大动脉>小动脉>毛细血管再>小静脉血管,所以甲是较大动脉,A错误;乙是小动脉,B错误;丙是毛细血管,C错误;丁是小静脉,D正确。
二、填空题
11.【答案】(1)不会(2)凝集原;O
【解析】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输血时主要考虑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上的凝集原是否会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在紧急情况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所以首选O型血。
12.【答案】(1)静脉(2)物质交换(3)心脏
【解析】(1)(2)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所以1是动脉,2是毛细血管,3是静脉,动脉血管内血流速度最快.
(3)小鱼的心脏时刻在跳动着,即收缩和舒张,在收缩时,把血液压向全身,进行血液循环,因此血液在血管中不断流动,为其提供动力的器官是心脏.
13.【答案】(1)D(2)①|肺(3)④→③→⑨→②→①
【解析】(1)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室需要把血液压往全身,需要的动力强.心房只是把血液压到心室,需要的动力小,所以,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是体循环的开始,输送的路程长,需要的压力大.右心室是肺循环的开始,输送的路程短,需要的压力小.所以左心室的壁最厚,泵出的血液能达到全身各处。
(2)乙图中,图一中将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的血管动脉;根据图二推测,③血管中氧气含量多,二氧化碳含量少,可推测此处血管为肺部的毛细血管,因为血液流经肺部以后,经过气体交换,由含氧量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丙图中,若⑤为下肢处毛细血管,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血液循环排出体外的途径:下肢处毛细血管→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
14.【答案】(1)心脏(2)肺静脉;氧气(3)胰岛素(4)细胞
【解析】(1)人体内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若图中A代表静脉血管,C代表动脉血管,B代表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则B的名称是心脏.
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若B表示肺部毛细血管,则血管C的名称是肺静脉,血管C中氧气的含量明显高于血管A.
胰岛能够分泌胰岛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再汇集到静脉C流出.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促进血糖合成糖原,降低血糖浓度.人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所以血管C内的胰岛素含量明显升高.
(4)细胞是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若B代表人体某一器官,则B中表示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人体内营养物质和氧气的最终去向的是人体的细胞.
15.【答案】(1)动脉(2)消化和吸收(3)C,D
【解析】(1)与心室相连接的血管是动脉;故答案为:动脉;(2)小肠是人体主要消化吸收器官,所以太晚吃东西影响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故答案为:消化和吸收;(3)A、由实验可知仓鼠的生物钟很容易改变,所以生物钟肯定很简单;故A错误;
B、科学家的研究都是基于多细胞生物的,所以无法推断单细胞生物的相关内容;故B错误;
C、当去掉仓鼠的生物钟基因时,其生物钟就被破坏了,说明生物钟可能跟遗传物质有关;故C正确;
D、当仓鼠的生物钟发生了改变,仓鼠很容易患脂肪肝,说明生物钟的变化会产生某些疾病;故D正确;
E、当生物钟发生改变后,只要改变环境,生物钟就会发生改变;故E错误;故答案为:CD;
三、解答题
16.【答案】(1)小肠(2)m(3)③
【解析】(1)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会大大增加,因此C处的器官是小肠;
(2)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如图A是静脉,咬伤部位在手臂的C处,应该用止血带扎住伤口的m处,
以防止蛇毒随血液经过心脏扩散到全身;
(3)O型血基因型是ii,A型血基因型可能是I(a)i,B型血基因型可能是I(b)i型,AB型血基因型是I(a)I(b),内切酶就是切除了一段基因。而AB型血基因型是I(a)I(b),切除I(a),血型变为B型,故③正确。
17.【答案】(1)因为心胀的搏动(舒缩)是血液循环的动力
(2)管壁薄(或“管壁仅一层细跑”)管径细(或“仅让红细跑单行通过,血流速度缓慢,是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3)氧气含量减少、含氮废物减少
【解析】(1)心脏是循环系统的器官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推动血液在人体血管中运动;就像水泵一样推动水流动;故答案为:因为心胀的搏动(舒缩)是血液循环的动力;毛细血管的管壁极薄,仅由一层细胞构成、管径极细、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血流最慢;有利于血液中物质的交换;故答案为:管壁薄(或“管壁仅一层细跑”)管径细(或“仅让红细跑单行通过,血流速度缓慢,是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肾脏是尿液形成的主要器官,同时还会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和营养物质产生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形成尿液后会导致血液中的尿素含量大大降低;故答案为: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含氮废物减少;
18.【答案】(1)B;c(2)肺;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3)1→3→2→4 
(4)从人体消化生理功能来说,饭后胃处于相对充盈的状态,胃需要分泌更多的消化酶与食物充分混合,进行初步消化,这时就必须保证胃肠道要有充足的血液供应.饭 后适当休息一下,即能减少其它部位的血液流量而保证胃肠道能得到更多的血液供应量,从而使胃内食物得以充分的消化;饭后百步走的“后“绝不是刚吃完饭就“立即“、“马上“出去散步,而是在饭后大约20﹣30分钟以后再开始百步走(散步).如果饭后即开始散步,人体内的血液就会更多地分布于躯干、四肢等活动部位,使胃肠道血液供应量相应减少,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分泌的消化液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 
【解析】(1)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与心脏各腔的输血功能相适应,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这是因为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因此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故心脏壁最厚的腔是B左心室.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心室与动脉之间的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所以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的结构是c房室瓣;
(2)肺循环是指血液由3右心室进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会2左心房的循环;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静脉血就变成了动脉血.因此肺循环结束后血液的变化是由静脉血→动脉血;
(3)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所示:小李同学感冒咳嗽,服用感冒药后,药药物到达肺部所经历的途径是:下腔静脉→1右心房→3右心室→肺动脉→肺→肺静脉→2左心房→4左心室;

(4)从人体消化生理功能来说,饭后胃处于相对充盈的状态,胃需要分泌更多的消化酶与食物充分混合,进行初步消化,这时就必须保证胃肠道要有充足的血液供应.饭后适当休息一下,即能减少其它部位的血液流量而保证胃肠道能得到更多的血液供应量,从而使胃内食物得以充分的消化;饭后百步走的“后“绝不是刚吃完饭就“立即“、“马上“出去散步,而是在饭后大约20﹣30分钟以后再开始百步走(散步).如果饭后即开始散步,人体内的血液就会更多地分布于躯干、四肢等活动部位,使胃肠道血液供应量相应减少,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分泌的消化液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
19.【答案】(1)A(2)右下(3)红细胞(4)血小板(5)白细胞
【解析】(1)A、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
B、粗准焦螺旋用于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
C、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弱时使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D、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因此在观察的过程中物像不够清晰,应该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A正确.
(2)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发现所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将其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右下方向移动.
(3)数量最多的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的是1红细胞.
(4)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若缺乏,身体一旦受伤便会血流不止,皮肤轻微擦伤后会流血,可是伤口很快就止血了,这主要与图中[4]血小板有关.
(5)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因此,皮肤外伤感染时,图中[2]白细胞明显增多.
20.【答案】(1)末端(2)根据血液流向,血液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
【解析】(1)寻找毛细血管时,要在血管分布比较丰富地方寻找,而对于鱼类来说,其尾部的血管比较多;故答案为:末端;
(2)寻找动脉的方法要根据动脉内血液的流向来确认;故答案为:根据血液流向,血液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