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章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课件(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8-10-15 22:2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十六章 动物的行为动物行为的研究看一看科学家们是如何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1 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 案例2 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案例3 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案例4 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带着下列三个问题阅读上述案例(1)科学家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科学家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3)科学家得出了什么结论? 案例1 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法布尔简介:      法国人,孩提时表现出对昆虫和自然的喜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敏锐的观察力。对昆虫的描述富有诗意和幽默感。被称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昆虫诗人思考:法布尔对昆虫的描写材料主要是通过什么方法获得的?主要是通过观察的方法获得的。 观察法--   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
的各种行为。案例1 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 案例 2 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弗里施简介:  奥地利动物学家,在动物感觉器官的研究上和有成就。实验证明蜜蜂能辩色。首次发现蜜蜂用“圆圈舞”和“摆尾舞” 转递信息。获诺贝尔奖。著作:《蜜蜂的生活》《蜜蜂的舞蹈语言和方位确定》糖浆蜜蜂的色觉实验证明--蜜蜂能辨色 案例 2 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 著作:《动物的社会行为》《银鸥世界》案例3 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廷伯根简介:  英籍荷兰动物学家。对鸟类生活有浓厚兴趣,在海鸟行为研究方面的声誉最高。他不仅具有敏锐观察力,而且善于设计实验,在复杂的环境背景上发现诱发动物行为的原因。(他称之为符号刺激)。案例3 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不同颜色
 斑点啄食次数实验证明--  银鸥幼雏求食的行为是由亲鸟喙上的红斑引起的。劳伦斯简介:  奥地利,动物行为学界的
怪杰,经常与蛙、鸭、鹅、猴、
狗为伍,会几种动物的“语言”。
获诺贝尔奖。案例4 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案例4 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实验证明--  如果小野雁在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失去了母亲,就会跟随一种替代物。   “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廷伯根对银鸥雏鸟求食行为的研究”、“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材料,想想这三位科学家中通过什么方法研究动物的行为的?主要通过实验方法研究动物的行为的。 实验法--  对发生行为的动物或接受行为的动物,模拟或
干扰它们之间使用的信号,经进一步分析刺激的行
为发生的主要原因。思考:小结:法国昆虫观察法奥地利蜜蜂色觉观察法实验法英国银鸥幼雏求食行为观察法实验法奥地利小野雁学习行为观察法实验法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和联系 区
别观察法实验法主要目标描述行为表现说明行为发生方法程序借助工具
直接观察实验处理
后再观察材料处理对动物不
施加影响施加影响联系实验法以观察法为基础小结想一想为什么要研究动物的行为?有什么意义?认识和利用对人有益的动物控制和防除对有害的动物认识和利用对人有益的动物猫捉老鼠饲养家畜收养“义子”认识和利用对人有益的动物控制和防除对有害的动物小鸟习惯化学习行为的研究习惯化学习行为:当同一种刺激重复和连续多次作用于一动物时,该动物对这一刺激的反应就逐渐减弱直至消失。提出问题:小鸟是否能建立习惯化学习行为(即同一种刺激重复和连续多次作用于一只小鸟时,小鸟对这一刺激的反应是否逐渐减弱直至消失。作出假设:小鸟能否建立习惯化学习行为?实验方案:设置对照组学一学小鸟习惯化学习行为的研究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小鸟能建立习惯化学习行为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和联系 对研究对象
不施加任何影响对研究对象
施加外界影响小鸡绕道取食行为的研究思考: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否有差异,如果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用老鼠作为实验对象,那么实验时间(学会绕道取食的时间)是否与小鸡一样?请说明推测的理由。细腰蜂运送食物哺育幼虫的行为研究雌性细腰蜂是根据什么确定每次运送多少食物呢?--根据察看洞穴所收集的信息决定。做一做雄性三刺鱼生殖行为的研究什么信号刺激导致雄鱼之间相互攻击? 信号刺激是红颜色。做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