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拜占庭帝国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拜占庭帝国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0-15 23:28:17

文档简介

《拜占庭帝国》培优练习
1.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其中关于拜占庭文化说法错误的是( )
A. 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B. 将东西方古典文化兼容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C. 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深远影响,如神庙和凯旋门
D. 《罗马民法大全》成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2.有一棵大树,当它作为种子刚发芽时,拜占庭帝国(始于395年)建立了。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君士坦丁堡时,派人将它伐下修建自己的宫殿。请问这棵树的年轮有多少圈( )
A. 1057 B. 1058 C. 1059 D. 1060
3.查士丁尼一世是东罗马帝国最重要的一位统治者,被列入《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查士丁尼对罗马法的主要贡献是( )
A. 制定罗马习惯法 B. 主持编纂法律,使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C. 开始编写罗马成文法 D. 制定了公民财产关系的法规
4.帝国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史料、著作和哲学思想,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成为日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材料评价的帝国指的是( )
A. 雅典城邦 B. 亚历山大帝国 C. 罗马帝国 D. 拜占庭帝国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典编纂委员会,相继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除了英国以外的欧洲各国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
材料二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民法大全》在世界法学史上的地位。
(2)材料二中“一个古老的国度”指什么?“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它保存了什么?
(3)根据材料二,指出拜占庭帝国衰落的主要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命运给我们的启示。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尤其《罗马民法大全》,后来成为欧洲民法的基础,由此可知,ABD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神庙和凯旋门都是古代罗马建筑的风格,与题干的拜占庭文化不符,故C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
2.【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建立的时间是395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拜占庭帝国的时间是在1453年,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君士坦丁堡时,派人将它伐下修建自己的宫殿,即1453-395=1058年,B项符合题意;故选B。
3.【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并吸收了许多法学家的研究成果,主持编纂系列法律,使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B。
4.【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BC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D。
5.【答案】(1)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2)罗马帝国。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或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文化经典)。
(3)封闭保守,故步自封,缺乏创新。
(4)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致使文明衰落(或不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要学习和吸取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实行对外开放等)。
【解析】(1)根据材料一的“《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除了英国以外的欧洲各国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故材料二中“一个古老的国度”指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3)根据材料二的“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可以概括出拜占庭帝国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封闭保守,故步自封,缺乏创新。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封闭保守,故步自封,缺乏创新,导致帝国走向衰落,最后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拜占庭帝国的灭亡给我们的启示是: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致使文明衰落。要学习和吸取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实行对外开放等。
《拜占庭帝国》基础练习
1.下列关于拜占庭帝国历史的演变有误的一项是( )
A. 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
B. 11世纪时,拜占庭帝国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
C. 东征的十字军曾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D. 1453年,亚历山大帝国灭亡了拜占庭帝国
2.我们平时所说的千年帝国——拜占廷帝国,其实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
A. 西罗马帝国 B. 亚历山大帝国 C. 东罗马帝国 D. 波斯帝国
3.查士丁尼是最后一位试图复兴古罗马帝国的皇帝,他留给后世的最大遗产是(  )
A. 建立拜占庭帝国 B. 定都君士坦丁堡
C. 《十二铜表法》 D. 《查士丁尼法典》
4.定都君士坦丁堡,又称拜占廷帝国的是( )
A. 波斯帝国 B. 马其顿帝国 C. 西罗马帝国 D. 东罗马帝国
5.至今仍屹立在土耳其第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城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冷眼旁观过政治兴跌、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曾见证了下列哪一个国家的兴衰(  )
A. 雅典 B. 亚历山大帝国 C. 罗马帝国 D. 东罗马帝国
6.《查士丁尼法典》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以后西欧各国制订民法影响深远。颁布该法典的国家是( )
A. 亚历山大帝国 B. 古巴比伦王国 C. 拜占庭帝国 D. 罗马帝国
7.他在位期间通过多次对外战争,使拜占庭帝国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这里的“他”是( )
A. 查士丁尼一世 B. 屋大维 C. 恺撒 D. 伯里克利
8.拜占庭帝国一直以纯正罗马血统自居,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它又在无数灾难和动乱中维系近一千年,但还是没有逃脱被灭亡的命运。15世纪中叶灭掉这个帝国的国家是( )
A. 阿拉伯帝国 B. 古巴比伦王国
C.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D. 罗马帝国
9.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的都城是在( )
A. 君士坦丁堡 B. 迦太基 C. 克里特岛 D. 巴比伦
10.2018年4月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对土耳其进行工作访问。本次访问,是普京再次成为俄罗斯总统后的第一次出访,也让土耳其一时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围攻君士坦丁堡,灭亡了哪个帝国( )
A. 罗马帝国 B. 阿拉伯帝国 C. 亚历山大帝国 D. 拜占庭帝国
11.位于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作为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古迹,冷眼旁观过西欧政权更迭、宗教斗争与历史的沧桑,它也见证了拜占庭的兴衰历程。这个千年帝国灭亡的标志是(  )
A. 13世纪末,被西罗马帝国灭亡 B. 16世纪,君士坦丁堡陷落
C. 15世纪,首都麦加陷落 D. 15世纪中期,君士坦丁堡陷落
12.在中世纪的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是( )
A. 雅典 B. 罗马帝国 C. 法兰克王国 D. 拜占庭帝国
13.史学家评价说:“它既保留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又吸收了东方文明成果,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这位史学家所说的“它”是( )
A. 罗马帝国 B. 西罗马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亚历山大帝国
14.小华正在通过互联网下载“东罗马四分五裂”“奥斯曼土耳其扩张”“君士坦丁堡的沦陷”等资料。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小华探究的问题是( )
A. 罗马帝国的分裂 B. 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C.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D. 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造力。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拜占庭”是指哪一帝国?“古老的国度”是指哪一国家?
(2)根据材料二回答,此帝国在地理分布上有何特点?其文化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帝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与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依据课本所学,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D项错误,符合题意;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帝国的部分地区。A项不合题意;拜占庭帝国面临外部多个军事势力进攻,帝国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拜占庭帝国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B项不合题意;早就垂涎东方土地和财富的西欧封建主组建了十字军进行东征。十字军不仅没有没有给拜占庭以军事援助,反而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2.【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中的东罗马帝国延续了近千年之久,在此期间它一般被人简单地称为“罗马帝国”。到了17世纪,西欧的历史学家为了区分古代罗马帝国和中世纪神圣罗马帝国,便引入了“拜占庭帝国”这一称呼。故选C。
3.【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查士丁尼一世是古罗马时代末期最重要的一位统治者,也是一名野心家,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北非汪达尔王国、意大利东哥特王国,领土扩大,在他统治期间拜占庭帝国经过多年的浴血奋战,光复了许多曾经属于罗马帝国的土地,他还下令纂成《查士丁尼法典》等四部法典,为罗马法的重要典籍,对后世法律影响很大,这是他留给后世的最大遗产,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都与题干人物无关,排除;故选D。
4.【答案】D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在帝国东部的拜占庭设立新都,后来,该城改称为君士坦丁堡,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后,这里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因此,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国家都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5.【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圣索非亚大教堂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庭,在这里有许多雄伟辉煌的建筑,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所以答案选D。
6.【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拜占庭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他组建了一个法典编纂委员会历时6年编成《查士丁尼法典》,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以后西欧各国制订民法影响深远。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C。
7.【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是查士丁尼一世,他是帝国历代皇帝中文治武功最出色的一位,他在位期间通过多次对外战争,使拜占庭帝国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屋大维,公元前27年建立罗马帝国;选项C恺撒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的领导人;选项D伯里克利,是希腊城邦雅典的执政者;所以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8.【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阿拉伯帝国在1258年被蒙古所灭;选项B古巴比伦王国在公元前16世纪初为赫梯人所灭;选项D罗马帝国,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所以选项AB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C。
9.【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由于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庭。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故A符合题意;BCD和东罗马帝国的都城不符,故选A。
10.【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故D符合题意;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在1453年之前已经灭亡。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1.【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拜占庭帝国就是东罗马帝国,1453年属于15世纪中期。故D符合题意;ABC与东罗马帝国灭亡的史实不符,故选D。
12.【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定都君士坦丁堡(旧名拜占庭),故称“拜占庭帝国”。1453年,奥斯曼士耳其素丹穆罕默德二世通过53天的围攻,攻下了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沙场,古老的千年帝国灭亡,D项符合题意;A项是希腊的城邦,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B项在公元前27年,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罗马,存在421年;C项建立的时间是公元481年;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的国王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三分帝国,法兰克王国存在362年。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3.【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的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拜占庭对东欧文化的影响更为巨大。所以,这位史学家所说的“它”是拜占庭帝国,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故选C。
14.【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由于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庭。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13世纪末,奥斯曼士耳其国家在西亚兴起;14世纪初,拜占庭帝国受到新崛起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1453 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所以,根据“东罗马四分五裂”“奥斯曼土耳其扩张”“君士坦丁堡的沦陷”等资料可以推断小华探究的问题是拜占庭帝国的灭亡,C项符合题意;A项探究的问题不完整;BD两项与题干无关。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5.【答案】(1)拜占庭帝国(或东罗马帝国)。罗马帝国。
(2)拜占庭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成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3)帝国统治者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封闭保守,不图创新;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财尽民穷;十字军东征和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加速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解析】(1)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庭,因此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王国,其中材料中的 “古老的国度”是指罗马帝国。
(2)根据材料二的地图内容,结合所学可知,拜占庭帝国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且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成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3)根据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世纪,拜占庭帝国为恢复过去的罗马帝国,穷兵黩武,四处征伐,造成国库空虚,财尽民穷,而且统治者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封闭保守,不图创新;这些原因使得国家逐渐衰落,后来,十字军东征和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加速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拜占庭帝国》提高练习
1.历史老师要求同学们用一个词概括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其中一个同学的概括是错误的,请你指出( )
A. 骄傲自满 B. 固步自封 C. 开拓创新 D. 封闭保守
2.拜占廷帝国地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下列关于这个国家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拜占廷帝国就是东罗马帝国
B. 6世纪为恢复罗马帝国,四处征讨导致国库空虚
C. 13世纪曾被西方军队征服并统治半个多世纪
D. 延续了一千多年,15世纪中期被阿拉伯帝国所灭
3.3.因其繁华富丽而被西欧人视为天堂的城市是( )
A. 威利斯 B. 君士坦丁堡 C. 佛罗伦萨 D. 斯巴达
4.古代某个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在这里保存下来,这里保存着许多辉煌的建筑,例如下图是著名建筑。这个帝国就是( )
A. 西罗马帝国 B. 东罗马帝国
C. 法兰克王国 D. 阿拉伯帝国
5.关于右图所反映的帝国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帝国延续一千多年
B. 该帝国的首都是罗马
C. 该帝国灭亡于16世纪
D. 该帝同被俄罗斯所灭
6.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一书,在大量西方同类专著中,结构清晰,考据严谨,文笔典雅,篇幅适中,已成为此领域备受推崇的权威著作之一。这部著作所描写的战争双方是( )
A. 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 B. 亚历山大帝国和拜占庭帝国
C. 西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 D. 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
7.“这个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其后它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存留于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这个帝国”是指( )
A. 拜占庭帝国 B. 罗马帝国
C.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D. 亚历山大帝国
8.“拜占廷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这一特点使帝国( )
A. 傲立于非洲 B. 乐于学习其他优秀文明
C. 由辉煌到衰亡 D. 突破君士坦丁堡之围
9.依据下边知识卡片所列内容,判断该国家是( )
A. 东罗马帝国 B. 西罗马帝国 C. 古希腊 D. 阿拉伯帝国
10.拜占庭帝国由古代罗马帝国分裂而成,其国运延续千年,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9世纪初至11世纪初,拜占庭帝国臻于极盛。阿拉伯作家描写拜占庭的手工艺品时写道:只有中国的工艺品能与之相媲美。同时,自欧亚大陆各地区经由君士坦丁堡的大量货物非常多,它们是黑海地区的奴隶和盐、印度的香料和宝石、埃及的纸莎草和粮食、中国的丝绸和瓷器以及西方的银、熟铁产品、亚麻布、棉花和毛织品。拜占庭的这段显赫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
材料二 落后、保守的查士丁尼(483—565)一心想将恢复帝国的梦想变为现实。因此,他征服了北非、意大利及西班牙地区,还编纂了罗马帝国的法典。查士丁尼宣称:“我们将重建过去的一切,尽管其价值现已降低到最低限度……我们要重视罗马人的名誉,确保过去的一切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1)根据材料一归纳,拜占庭帝国的繁盛表现在哪些方面。其繁盛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是什么?
(3)从拜占庭帝国的1000余年的兴衰过程中,你有什么感悟?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拜占廷帝国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封闭保守的心态最终导致它灭亡,ABD三项都是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C项开拓创新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按题目要求应选择说法不正确的,故选C。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拜占廷帝国的有关知识。东罗马帝国又名拜占廷帝国,因此A表述正确;为了恢复罗马帝国,6世纪时东罗马帝国四处征讨导致国库空虚,因此B表述正确;13世纪时,外族入侵,拜占廷帝国被西方军队征服并统治半个多世纪,因此C表述正确;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因此D表述错误。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3.【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拜占庭帝国在5 世纪至6 世纪初一度出现繁荣景象。其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土耳其最大城市和港口,也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全国的经济、贸易、金融、新闻、文化、交通中心。因其繁华富丽而被西欧人视为天堂。故B符合题意;威利斯、佛罗伦萨都是意大利的著名城市;斯巴达是古希腊著名的城邦;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4.【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图中建筑为圣索菲亚大教堂,这是拜占庭建筑和会艺术的结晶,拜占庭是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原称,故拜占庭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B项符合题意;ACD项均不符合史实,故选B。
5.【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拜占庭帝国,该帝国从395年成立到1453年灭亡,延续一千多年,A项符合题意;拜占庭帝国首都是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于15世纪;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由此分析BCD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6.【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描述的是发生在公元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战役,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拜占庭帝国的攻城战,所以交战双方是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故选A。
7.【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以其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为保存和发展欧洲古典文化,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拜占庭帝国对外抵抗亚洲游牧民族的入侵,对内直接或间接地保存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其后它所形成的文化至今仍存留于巴尔干半岛和希腊一带。A项符合题意,鼓吹他选A。
8.【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廷自身的故步自封也使其得不到发展,逐渐落后。他们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无视西欧城市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最终导致帝国的衰亡。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9.【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其著名的建筑是圣索菲亚大教堂,1453年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10.【答案】(1)商业兴旺,手工业发达。归功于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
(2)长年的对外军事扩张,导致国库空虚,财尽民穷;帝国衰弱,外族的入侵。
(3)封闭保守使文明衰落,开放宽容使国家进步。我们应该向先进的国家和民族学习,以开放的心态、包容的态度对待其他事物,不断创新,才能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解析】(1)根据材料一“只有中国的工艺品能与之相媲美”,“自欧亚大陆各地区经由君士坦丁堡的大量货物非常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的繁盛表现在商业兴旺,手工业发达。其繁盛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是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内部财政枯竭;帝国衰弱,外族的入侵最终导致帝国灭亡。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拜占庭帝国的1000余年的兴衰过程中,给我们的感悟:闭关自守不可能成功,封闭保守使文明衰落,开放宽容使国家进步。我们应该坚持改革开放,向先进的国家和民族学习,以开放的心态、包容的态度对待其他事物,不断创新,才能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