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之
林黛玉进贾府
胜利油田一中
语文备课组
王培福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是十八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巨著。
在中国小说艺术发展史上,既结束了一个
时代,也开创了一个时代。它与中国民族
文化紧紧联系在一起。原名————
《红楼梦》创造了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
里,压迫与反抗,富有与贫困,欢乐与悲
凉,腐朽与新生,像一对双生兄弟一样并
存着。人们从这个世界里看到了十八世纪
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的陈
腐不堪;看到了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
到了天荒地老,行将就木的必然灭亡的命运。
在这个世界里,真与假,美与丑,善与
恶交织在一起。人们从这个世界里看到了美
的人,美的思想,美的感情,美的追求,美
的存在与毁灭…这是一个悲剧的世界——历
史的悲剧,时代的悲剧,人生的悲剧。这个
伟大的悲剧,产生一种牵动千百万读者心弦
的美感,具有一种无比的魅力。它不仅使中
国的读者为之叹服,为之倾倒,而且使世界
各国的读者进入到另一个世界,扩大自己的
眼光,提高自己的理解力,丰富自己的心灵,
体验到东方美的神奇韵味。
曹雪芹经历十年辛苦,以血泪铸成的
《红楼梦》在中国以外的读者中,不会感
到生疏和奇怪。因为《红楼梦》中的人物,
传达了人类共有的心灵和思想,它的故事
内容的真实性和悲剧的结局,不会由于时
间地点的不同而改变其价值。著作以贾宝
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以及婚姻
悲剧为主线,展现了贾、王、史、薛四大
家族的兴衰和种种腐朽罪恶,同时歌颂了
真善美和叛逆者朦胧的进步思想。
课文导读:
情节介绍
人物分析
教学目的
女娲补天
木石前盟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贾敷
贾敬
贾珍—贾蓉
(秦可卿)
宁国公:贾演—贾代化
荣国公:贾源—贾代善
(贾母)
贾赦
(邢夫人)
贾琏
(王熙凤)
巧姐
贾政
(王夫人)
贾珠
(李纨)
贾宝玉
贾迎春
贾元春
贾探春
贾敏
(林如海)
林黛玉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贾惜春
三间厅
贾母院
五间上房
厢房
荣禧堂
东廊三间
抱厦厅
三间耳房
二门
垂花门
抄手游廊
贾赦院
北
东角门
穿堂
荣府正门
南大厅
穿堂
内仪门
西角门
二门
仪门
仪门
凤姐院
大门
粉油影壁
角门
后廊
第三回:贾雨村….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人物分析:
一、林黛玉
1、林黛玉出场时的心理特征是怎样的?
2、到外祖母家她为什么会有这般心理?
1、母亲去世,父亲上任,小小的林黛玉 孤苦无依。
2、过去常常听母亲说“与别家不同”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1、大舅妈留她吃饭时;
2、在王夫人那里
3、在贾母房里吃饭的时候
4、关于读书的回答
肖像描写
两弯似蹙非蹙ズ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林黛玉形象小结
美貌多情、体弱多病、寄人篱下时的心态
复杂、多疑,言行的谨慎、小心。
人物分析:
二、王熙风
1、王熙风的出场有什么特点?
2、别人的敛声屏气和王熙凤的张扬说明什么?(贾母戏谑的话)
王熙凤的性格泼辣;暗示他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人物分析:
二、王熙风
3、通过对王熙凤的肖像(服饰、外貌)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
服饰:
外貌:
珠光宝器
三角眼、吊梢眉
含威“粉面”、未
启先笑的“丹唇”
贪婪俗气、空虚
深藏刁钻、狡黠
人物分析:
二、王熙风
4、找出熙凤见到黛玉之后的言谈变化,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内心活动?
提示:
天下真有这样标志的人物
拭泪
笑
问:王熙凤匆忙完成这个感情转变是给谁看?
贾母
人物分析:
三、贾宝玉(集中三次)
1、出场前的侧面描写
(众人对宝玉的评价)
王夫人:孽根祸胎、混世魔王
黛玉母:顽劣异常、恶书厮混
贬斥
问:这种评价恰恰说明了什么?
积极正确的叛逆
人物分析:
三、贾宝玉(集中三次)
2、黛玉眼中的宝玉
问:黛玉对宝玉的印象怎样?
英俊多情、不是惫懒懵懂,眼熟、有亲切
感,心有灵犀。与原先听到的完全不同。
思考:如何看待“摔玉”一节?
人物分析:
三、贾宝玉(集中三次)
3、《西江月》二词的评价
问:词中对宝玉的评价怎样?
问:采用的什么手法?
似贬实褒、欲扬故抑
人物分析小结
总之,《红楼梦》中的人物各具情态,
各有性格,无不栩栩如生。本文中,贾府
主要人物就出现了十余人之多,而雪芹对
他们的刻画或虚、或实、或正、或侧、或
群、或独,或写服饰、或写外貌、或用语
言、或描行为、或重心理,真可谓三寸柔
毫,鬼斧神工!特别是人物的出场,更是
独具匠心、精彩绝伦。
作 业
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
或细节描写刻画一个人物。
一、认识《红楼梦》反封建意义和作者曹
雪芹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态度。
二、了解文中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
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这些
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
主要方法。
三、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
介绍人物的写法。
返回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
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chen视而有情”
“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
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
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无故寻仇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
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事务,
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
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
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西江月》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贾宝玉
而实际上却是其叛逆性格的写照。他不愿受
封建传统的束缚,厌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因
此被看作“潦倒不通事务”“愚顽怕读文章”;
他要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因此被看作是
“行为偏僻性乖张”;他不顺从封建统治者对
他的要求,不安于他们所规定的本分,因此
被看作是“富贵不知乐业”“于国于家无望”的
“不肖”。其实,这正是作者用正文反作的方
法,传达了对贾宝玉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