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六节: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2 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六节: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0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0-12-27 10:5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6.6 功能关系的综合应用
考纲要求
掌握几种常用的功能关系,并能用之解题
【知识梳理与重难点分析 】
一.功能关系
1.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做功的数值就是能量转化的数值.不同形式的能的转化又与不同形式的功相联系.
2.力学领域中功能关系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
⑴合外力的功等于动能的增量,即:W合=
⑵重力的功等于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即:WG=
⑶弹簧弹力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增量的负值:即:WF=
(4)除重力和弹簧弹力以外的其它力做的总功等于 .
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
到另一个物体.
正确理解:
⑴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它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⑵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它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三.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1.摩擦力可以做正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2.一对静摩擦力的功的代数和总是等于 .静摩擦力做功只实现系统内不同物体间机械能的转移,而不存在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之间的转化.
3.一对滑动摩擦力的功的代数和总为负值-f s相对(s相对为物体间的相对位移),其绝对值等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典型例题】
类型一:功能关系的灵活应用
例1、如图,卷扬机的绳索通过定滑轮用力F拉位于粗糙面上的木箱,使之沿斜面加速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动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之和
B.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克服摩擦力和克服重力所做的功之和
C.木箱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重力势能
D.F对木箱做的功等于木箱增加的机械能与木箱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针对训练1:一滑块放在如图所示的凹形斜面上,斜面固定于水平地面,用拉力F沿斜面向下拉小滑块,小滑块沿斜面运动了一段距离.若已知在这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为A,斜面对滑块的作用力所做的功为B,重力所做的功为C,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为D,则小滑块的动能的增量为 ,重力势能的增量为    ,机械能的增量为    . 
针对训练2:在离地面高为 h 处竖直上抛一质量为 m 的物块,抛出时的速度为v0,当它落到地面时速度为 v ,用 g 表示重力加速度,则在此过程中物块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等于( )
类型二:滑动摩擦力的功与内能的关系
例2、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安装有水平传送带,用水平传送带传送工件,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2 m/s,运送质量为m=0.5 kg的工件,工件都是以v0=1 m/s的初速度从A位置滑上传送带.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
擦因数为=0.2,每当前一个工件在传送带上停止相对滑动后,后一个工件立即滑上传送带.取g=10 m/s2.求:
(1)传送带摩擦力对每个工件做的功.
(2)每个工件与传送带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3)传送每个工件电动机做的功.
针对训练3:一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被水平方向飞来的子弹击中,子弹进入木块的深度为2cm,木块相对于桌面移动了1cm,设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定,则产生的热能和子弹损失的动能之比为    .
类型三:能的转化与守恒
例3、如图所示,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小车,左侧靠在竖直墙壁上,小车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是光滑的,在最低点B与水平轨道BC相切,BC的长度是圆弧半径的10倍,整个轨道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A点正上方某处无初速下落,恰好落入小车圆弧轨道滑动,然后沿水平轨道滑行至轨道末端C处恰好没有滑出。已知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最低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是物块重力的9倍,小车的质量是物块的3倍,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物块落入圆弧轨道时的能量损失。求:
(1)物块开始下落的位置距水平轨道BC的竖直高度是圆弧半径的几倍;
(2)物块与水平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
例4、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 30°,其上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 5m ,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v=1m/s 的速度匀速运动,现将一质量为 m =10 kg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的 A 点,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则在传送带将小物块从 A 点传送到 B 点的过程中,求:(1)传送带对小物体做了多少功?
(2)为传送小物体,电动机额外需做多少功? ( g 取 10 m/s2 )
例5、如图所示,一轻绳吊着粗细均匀的棒,棒下端离地面高H,上端套着一个细环。棒和环的质量均为m,相互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kmg(k>1)。断开轻绳,棒和环自由下落。假设棒足够长,与地面发生碰撞时,触地时间极短,无动能损失。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空气阻力不计。求:
(1)棒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弹起上升过程中,环的加速度。
(2)从断开轻绳到棒与地面第二次碰撞的瞬间,棒运动的路程S。
(3)从断开轻绳到棒和环都静止,摩擦力对环及棒做的总功W。
学生备课:
学生备课:
学生备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