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密 度
堆沟港中学 张万刚
[设计意图]
本节是教材的第6章第3节,也是力学的基础部分,与前几章“简单现象”相比,是力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入,本节既是质量的深化和延伸,又是对物质世界认识的进一步探索,同时也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初二学生现阶段能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形象思维能力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水平不高,学生已有“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生活经验,已初步掌握了测量固体、液体质量的方法,同时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欲望比较强,乐于参与实验,但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欠缺,在本课密度概念教学时,将通过实验、讨论、辨析和训练,强化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由于本节属于概念教学,学生由于日常生活的经验积累了一些与质量、体积有关的感性认识,但由于初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抽象思维能力不足,其中有些经验的形成是片面或错误的,这会干扰正确概念的形成。因此,要教学中要注意设法排除前概念(即思维惯性)的干扰,密度概念的建立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避免密度把密度概念直接灌输和强加给学生,依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心理学原理,在密度概念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形象化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建构密度概念,教师仅仅是学生概念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为此,本节课主要通过“科学探究→建构概念→实验操作→实际应用”的主要教学流程,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究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实践能力。本节课采用“科学探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会利用比较、类比以及“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正确建立密度的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
(2)通过测定密度的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
(3)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4)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密度的概念;初步掌握通过实验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密度概念理解。
确定依据是:密度知识比较抽象,依据“标准”要求,它不仅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之一,在教材中承上启下,是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基础性、前提性知识,而且它在一个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
突破策略:充分利用学生感性认识,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的方法,借助“比值”定义密度概念。
难点:是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本身一种性质”。
确定依据是:由于初二学生逻辑思维正处于发展初期,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能力较弱,利用比值法定义密度比较抽象,尽管学生经历过“应用“比值”定义速度概念”,但把数学中“比例”应用于密度,理解“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的含义”仍有些困难。
突破策略: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类比和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回顾利用比值定义速度的方法来建立密度的概念。
关键点:通过组织好实验探究建立密度的概念是本节的关键点。
[教具和学具]
学具:学生每两人一组,每组所配实验器材为:一架天平(砝码),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塑料块(或木块)和铁块(塑料块和铁块的体积分别对应相等),一只量筒,盛水的烧杯,系了细线的小石块。
教具:投影仪(投影片)、三只分别装有水、酒精和醋的相同的小瓶、表面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各一只。
[课前准备]预习课本。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点评
引入新课激趣引学(7分钟) 1、创设问题情境:三只瓶分别装有水、酒精和醋,如何区分?2、出示表面颜色相同的铁块和塑料块,如何区分?(肯定学生的多种方案,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机引出本节内容)。 联系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讨论、回答问题。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启发学生寻求其中的奥妙,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将学生推到最佳的学习心理准备状态。
二、探究: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2分钟 设计四个问题作为线索来组织、指导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进行:1、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可能是什么关系?2、实验中需要直接测哪几个物理量?用什么仪器测量?用什么方法进行测量?3、如何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4、通过探究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探究过程: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明确需测的量及相互间的分工)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交流与合作(解决P9的三个问题)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等。 1、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家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2、在生生互动的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中,营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发言机会,激发学生积极的求知意识。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点评
三、建构密度概念6分钟 1、安排学生自学教材P9下半部分至P10的上半部分和P11“一些物质的密度”,自学时间3min。教师投影以下自学检测题:⑴什么叫密度?密度的公式、单位是什么?⑵g/cm3和kg/m3之间如何换算?⑶水的密度是多大?表示什么意义?⑷通过阅读“一些物质的密度”,你有哪些发现?2、向学生介绍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对照教师出示的检测题进行自学,再思考、回答问题,对第⑷问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汇报、交流。 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归纳,化解了难点,也使学生掌握了重点。
三、合作探究:用天平和量筒测小石块的密度10分钟 1、安排学生阅读、讨论P10的“信息快递”2、启发学生思考:是先测小石块的质量,还是先测小石块的体积?为什么?3、巡视、指导各组的实验过程,评估各组的实验数据。 1、阅读“信息快递”中量筒的使用方法,并通过讨论学会用量筒测不规则固体体积的方法。2、明确操作步骤和相互分工后,动手做实验。3、各小组汇报、交流实验数据。 1、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动手,学会了如何测物质的密度,学以致用,印象深刻。2、让学生在自主实验中,眼与心、手与脑、行与知有机地协调发展,由行动开发思维,由思维发展能力。
四、知识应用:密度知识的应用6分钟 投影三道实践应用题,三道应用题分别对应于:鉴别体育课上的铅球是否为纯铅;计算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心石的质量;求一卷细铜丝的长度三种类型,但只要求学生分析得出解决方法,不要求学生具体计算。 阅读三道应用题,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相互交流,加深印象。 1、联系日常生活,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2、强化了学生发展自我的意识,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到战胜困难,解决问题时的喜悦。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点评
3分钟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中的《微小差异中的重大发现》 阅读“生活·物理·社会”中的《微小差异中的重大发现》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尊重实验的科学态度,有利于学生认识物理学的实际意义。
课堂小结1分钟 学生回顾、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1、学生自己小结,建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作业 布置“WWW”中的练习,其中2、3两题作为课外实践操作题 既能激起学生学有所用的兴奋和继续学习的兴趣,又能使新知识及时得到巩固。
[教学评析]
本节课的概念比较抽象,尽管学生有一些与密度知识有关的一些生活经验,但是,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理解密度比较困难,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尽可能将抽象感念具体化、直观化。本节课中,学生存在难点之处还有,操作天平和量筒不是很熟练,建议在本节课之前,增加一节实验测量液体体积的实验,同时进行一些体积单位的换算,以便本课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节课结束,学生理解和掌握密度感念不是很牢固,因此,需要在下节课对密度概念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