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必修一第六单元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课件(28张)】(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人教必修一第六单元 第21课《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教案+课件(28张)】(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8-10-17 14:57:29

文档简介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6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2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民主政治建设在文革时期遭受的曲折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发展。本节内容是对第1节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继续,对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进行了阐释,同时又表述了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破坏的概况及其带来的严重危害,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重建与完善的主要成就,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及教师补充的材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树立自觉维护民主法制,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与提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全面发展。
【教学难点】
“文化大革命”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的原因。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掌握基本史实;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自行搜集资料。
(2)教师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按照教学提前布置任务,并进行必要指导。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知识回顾: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哪三大民主政治制度?
【设计意图】回顾导入,温故知新。
讲授新课
知识结构梳理:
探究一:什么是文革?文革为什么会出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体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1、文革发动的原因:
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党内指导思想“左”倾错误的发展——根本原因
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认为中央出现修正主义,想通过文革来防止修正主义的复辟);
林彪、江青集团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错误;
狂热的个人崇拜严重破坏了党内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
社会意识:长期封建传统根深蒂固(缺乏民主法制传统,人们受封建专制思想影响深,民主法制意识淡薄)
<教师补充一些概念,如“走资派”、“红卫兵运动”、“修正主义”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革的原因及性质。
文革的破坏:视频图片介绍文革对社会各方面的破坏
【设计意图】视频图片直观展示文革的破坏,让学生对文革的危害有直接的感知。
文革践踏民主法制的表现: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如何才能避免文革这样的悲剧重演,文化大革命给我们最惨痛的教训是什么?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2)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3)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禁止和克服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设计意图】以史为鉴,学会反思。
民主法制的重建与完善:
1、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而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也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
法律制度走向健全:

【设计意图】图片补充介绍,让学生对法律制度的完善有直观的认识与了解。
民主制度重建与完善:
小结:
建国40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实行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当然,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的建设也不是完全一帆风顺的,在历史上甚至出现过“文化大革命”那样严重破坏民主与法制的现象。但是,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的支持下,纠正了这些错误,使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断地向前发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证人民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维护国家统一;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以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教学反思:
本节课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资源,树立起民主法治意识,将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无论课内外都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时代的发展,这也是新课改的题中之意。“文革”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所带来的重大挫折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巨大的转折意义,能够突出体现以史为鉴的意义,体现建立健全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我在备课过程中全面挖掘课程资源,力图使学生自觉树立对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信心,培养自身的公民意识,法治精神。
课件28张PPT。第六单元 ·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文化大革命”对
民主法制的践踏曲折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民主与法制的完善 “文革”发生原因 “文革”践踏民主法制表现 平反冤假错案法律制度逐步健全 民主制度建设与完善 知识结构1966-19761978-“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体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化大革命
(1966-1976)-4-(一)“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1.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党内指导思想“左”倾错误的发展——根本原因
2. 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认为中央出现修正主义,想通过文革来防止修正主义的复辟);
3. 林彪、江青集团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错误;4. 狂热的个人崇拜严重破坏了党内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 5. 社会意识:长期封建传统根深蒂固;
(缺乏民主法制传统,人们受封建专制思想影响深,民主法制意识淡薄)-5-红卫兵破“四旧”。孔庙大成殿明代彩塑孔子像被挖眼、扒心、身上贴满标语 。合肥市红卫兵将“成庙庵”内的佛像搬到了马路上焚烧 。红卫兵抄家被红卫兵查封的民宅清华大学红卫兵批斗“反动学术权威”1967年4月10日,清华大学红卫兵召开批斗王光美大会黑龙江省委书记处的书记集体被批斗 谭震林批斗大会陶铸批斗大会《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1935年10月)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惟我彭大将军! 德高望重的元帅被批斗最大冤案共和国主席惨死于开封“看大字报”成为当时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文革时期照相馆的对话:甲:“‘为人民服务’,同志,我照张相。” 乙:“‘要斗私批修’!照几寸?” 甲:“‘革命无罪’,三寸的。” 乙:“‘造反有理’,一块三。” 甲:“‘批判反动权威’!给您钱。” 乙:“‘反对金钱挂帅’!给您票。” 甲:“‘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在哪儿照相?”
乙:“‘为公前进一步死’!往前走!”敬祝: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1966年8月18日,陈伯达在主持毛泽东第一次接见全国红卫兵大会上,共接见八次率选给毛泽东冠以“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舵手”三个头衔;接着林彪讲话,声称“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最高司令是我们毛主席,毛主席是统帅。”从此,人们称毛泽东都在称呼前冠以“四个伟大”。) -18- 早请示,晚汇报(一种向毛泽东表示忠心的全国性活动。当时单位、家庭、个人都必须在毛主席像前或“忠字堂”里每天早上向他老人家请示,每天晚上则要汇报自己一天的思想、工作。)
??? 忠字室、忠字堂(专门为给毛主席表红心、献忠心的地方。)
??? 毛泽东选集、毛主席语录(家家必备,人人必备,家家必学,人人必读。也称“红宝书”。) 康伟业同志:您好! 首先让我们怀着无比的敬意,共同学习一段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诗词:“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我相信对毛主席的这段光辉诗词的重温,会使我们回想起我们这一代革命青年所共同经历的时代风雨。我们要谈的关于我们以前的许多话题就尽在不言中了。我想可以这么说吧,我们虽然是陌生的但我们也曾相识。上次见面,谈话不多,这是正常的,说明你是一个不喜欢纠缠女性的正派男同志。接触时间虽短,我能够感觉到你为人的光明磊落和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一种非常可宝贵的品格。另外,从你的寥寥数语里,我发现你的情绪比较消沉,这对于我们革命青年是一种有害的情绪。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呢?什么困难能够难倒我们呢?中国人连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等待你的回信。 此致崇高的革命敬礼! 革命战友:段莉娜 “文革”践踏民主法制的表现:1、对公民人权 的肆意践踏工人造反派全面夺权,致使党政机关陷于瘫痪,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全国陷入空前的社会大动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各地革命委员会的建立,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倒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基本权利人身自由2、对法律制度的严重破坏
3、对民主制度的破坏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文革”的教训(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2)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3)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禁止和克服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也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方针法律制度走向健全伟大转折——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确立法制方针
首要环节:平反冤假错案
法制健全进程:
1979全面立法
1982修订宪法
意义: 形成法律体系;法治化新时期;为民主法制化奠基 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与我们相关的法律完善人大制度
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82十六字方针
完善民族区域制度
——198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民主制度重建与完善村民自治的 内容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