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走进微观
评卷人 得 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太空中的带电粒子会对航天器的机载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从而导致程序出错,造成航天器不能正常工作。下列粒子中,不带电的是( )
A.电子 B.原子核 C.中子 D.质子
2.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
A.分子 B.质子 C.电子 D.原子核
3.某些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可以通过相关可感知的现象推测得到,这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下列根椐这种方法所做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推测出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存在引力
C.汤姆生发现电子推测出原子是可分的
D.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4.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若以o表示氢气分子,如图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氢气分子分布的是( )
A. B. C. D.
5.原子行星模型中,比作行星围绕恒星旋转的是( )
A.核子 B.中子 C.质子 D.电子
6.阴极射线的发现说明( )
A.原子核有内部结构 B.原子有内部结构
C.电子有内部结构 D.质子有内部结构
7.通常情况下的原子与组成它的微粒中不显电性的是( )
A.质子、中子 B.整个原子、原子核
C.整个原子、中子 D.整个原子、质子
8.卢瑟福建立的原子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中,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的粒子是( )
A.电子 B.质子 C.中子 D.夸克
9.下列对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一束鲜花可以使满屋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用手轻捏海绵会使其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C.水壶中的水沸腾后壶盖被冲开,是因为水分子数目增多
D.铜块在空气中不燃烧,纳米铜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是因为铜块和纳米铜的组成不同
10.在探索比原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
A.汤姆生 B.卢瑟福 C.托勒玫 D.哥白尼
11.关丁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年是长度单位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组成的
C.摩擦起电可以产生电子
D.宇宙中天体的位置是恒定不变的
12.为了揭示微观世界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表明原子不是物质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单元
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带负电的电子绕带正电的原子核高速运动
C.科学家发现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D.质子、中子、电子就是组成物质世界的最小微粒,不可再分
13.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具有一定体积的物质一定是固体
B.具有一定形状的物质一定是固体
C.具有流动性的物质一定是液体
D.能保持一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一定是气体
14.一定质量的水汽化后,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小 B.水分子变小
C.水分子排列变得不紧密 D.分子间距离增大
15.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1)打开白酒瓶或醋瓶,可闻到酒香或酸味;(2)走过面包房,可闻到面包香味;(3)将红墨水滴入水中,水会变红。你认为下列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模型,哪种能较好地解释上述现象?( )
A.物质由微小的颗粒组成,颗粒之间是有空隙
B.物质由微小的颗粒组成,各个颗粒是紧靠着排在一起
C.物质由微小的颗粒组成,各个颗粒是不停地运动
D.物质由微小的颗粒组成,颗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排斥力
16.下列物体通常情况下没有一定体积的是( )
A.铁 B.二氧化碳 C.水 D.干冰
17.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把它和电子、原子核、分子等粒子一起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
A.PM2.5 分子 原子核 电子 B.电子 原子核 分子 PM2.5
C.分子 PM2.5 原子核 电子 D.分子 原子核 PM2.5 电子
18.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把它和电子、原子等一起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
A.原子 PM2.5 电子 B.PM2.5 电子 原子
C.PM2.5 原子 电子 D.电子 原子 PM2.5
19.下列微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原子、原子核、质子、电子 B.分子、电子、质子、原子
C.原子核、电子、质子、分子 D.分子、原子、电子、原子核
20.在宇宙和微观世界中,以下尺度最小的是( )
A.原子 B.电子 C.分子 D.纳米颗粒
评卷人 得 分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21.原子由 和绕核旋转的 构成。
22.当空气中的尘埃物超过PM2.5空气质量就严重污染。PM2.5是指尘埃物直径为2.5微米,合 纳米,空气中尘埃物 (填“是”或“不是”)分子。(提示:1米(m)=1000毫米,1毫米(mm)=1000微米(?m)=1000000纳米(nm))
23.如图是用来说明原子及原子核结构情况的示意图,由此图可知,核外带 电的电子绕原子核转动:中子是 (选填“可”或“不可”)再分的微粒;原子弹爆炸是由于原子核发生 而产生了巨大能量。
24.太阳系、地球、月亮、宇宙、银河系中尺度最小的是: ;构成物质世界的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根据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可知:原子中心的原子核由 和中子组成,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 绕核运动。
25.在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不少前辈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 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粒子: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26.在探索物质结构的历程中, 首先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类似 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27.王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体的状态。图中乙对应为 态,丙对应为 态
28.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丙图的物质处于 态。
29.请根据下列物体尺度的大小:原子、电子、生物体、太阳系、地球,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原子、生物体、 、太阳系。
30.位于贵州省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世界最大单口径的射电望远镜,该望远镜将帮助科学家进一步探索宇宙。我们已知的天体中①银河系②地球③太阳系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依次为 (填序号)。而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很相似,由带正电的 和绕着它转的 组成。
11.1 走进微观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C;2.A;3.B;4.A;5.D;6.B;7.C;8.A;9.A;10.A;11.A;12.D;13.B;14.B;15.C;16.B;17.A;18.C;19.A;20.B;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21.原子核;电子;22.2.5×103;不是;23.负;可;核裂变;24.月亮;质子;电子;25.汤姆生;卢瑟福;26.汤姆生;太阳系;27.气;液;28.固;29.电子;地球;30.②③①;原子核;电子;
第6页(共6页)
11.2 看不见的运动
评卷人 得 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描述不属于人们用来解释热现象的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的是( )
A.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B.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D.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2.如图所示的情景,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九千峰千岁银杏落叶归根 B.富厚堂荷花香远益清
C.紫云峰雾凇玉树琼枝 D.石鸡寨缤纷秋叶色彩斑斓
3.公共场所都贴了如图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一人吸烟,多人受害。原因是( )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4.交警在查“酒驾”时,先请司机打开车窗,若闻到酒精气味,则要求司机必须接受酒精含量的测试。交警能闻到酒精气味是因为酒精( )
A.分子间有空隙 B.分子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分
5.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杯中各盛入一定温度和一定质量的水,关于杯中水的内能说法正确的( )
A.b杯中水分子平均运动比a杯中的剧烈
B.a、b两杯中水的内能无法比较
C.b杯中水的内能比c杯中大
D.d杯中水的内能最小
6.下列现象中不能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的是( )
A.樟脑丸放到衣柜中,过一段时间变小了
B.看电影时可以看到空中飞舞的尘粒
C.打开酒精盖就闻到一股酒精味
D.杯子中放糖块后,水会变甜
7.如图所示的模型,表示的物态变化是( )
A.蒸发 B.液化 C.沸腾 D.升华
8.糖放在热水中比放在冷水中溶解的快,主要因为温度高时( )
A.分子扩散运动加快 B.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减少
C.分子间距离增大 D.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增大
9.下列选项中,影响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是( )
A.质量 B.体积 C.温度 D.密度
10.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食物腐败﹣﹣生成新的分子
D.荷叶上的水珠是滚圆的﹣﹣水分子间存在引力
11.关于分子运动理论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雪花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C.液体不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
D.“钻木取火”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12.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运动是有规则的
B.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C.肉眼可以直接看清分子的形状
D.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13.下列对于物质性质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固体分子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分子间没有空隙
B.液体分子间有空隙,液体分子可以到处自由运动
C.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间几乎没有力的作用,分子除碰撞外可以自由运动
D.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都有作用力,但固体分子间只有引力
14.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变小 B.与头发摩擦过得梳子能吸引不带电的纸屑
C.把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板稍微向上拉, D.铅板和金块长时间压紧在一起,
测力计示数变大 铅和金会相互渗入
15.下列现象中,能直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用胶水能把两张纸粘在一起
B.磁铁吸引大头针
C.丝绸摩擦过的塑料笔杆吸引轻小纸屑
D.紧压在玻璃上的塑料吸盘很难被拉开
16.两滴水接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间存在斥力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物质间有扩散现象
17.在使用天然气烧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气燃烧时,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B.水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C.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
D.水的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18.把樟脑丸放入衣柜里,过一段时间,打开衣柜就会闻到刺鼻的气味,用分子的观点看,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大小可以改变
C.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D.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19.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
A.荷花飘香 B.柳絮飘舞 C.雪花飞扬 D.落叶纷飞
20.如图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这主要是( )
A.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导致的
B.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存在排斥力导致的
C.由于墨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导致的
D.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导致的
评卷人 得 分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21.大气压强产生的实质微观上是由于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导致气体分子对物体表面撞击而产生的。
①根据大气压强产生的实质,可推测:微观上同一时刻物体表面各处受到的大气压强是 的(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 。
②以下关于影响大气压强大小的因素推测合理的是:
A.空气分子排列的紧密程度。
B.物体表面与空气分子的接触面积。
C.温度的高低。
22.液体中的部分分子因为具有足够的能量而脱离液面直接进入空气中,这是蒸发的本质:其实,固体表面也有部分分子因为具有足够的能量而脱离固体表面直接进入空气中,这是升华的本质。由此看来,上述物态变化有着想通过的微观本质都是因为 。
23.根据如图中热学小实验回答问题:如图示数,在热水和冷水分别滴入两滴墨水,不要搅动杯中的水,热水杯中的墨水扩散得快,选用热水和冷水做实验的目的是便于探究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与 的关系。
24.南宋诗人陆游诗中所描述的“花气袭人知骤暖”,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温度越高,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会 (选填“越快”或“越慢”)。
2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誉为千古咏梅的绝唱,从物理学角度看,诗人嗅到梅花的“暗香”说明: 。
26.在水和酒精混合的实验中,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积会变 ,这说明分子间 (存在/不存在)间隙,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长度较 (长/短)的玻璃管。
27.分析推理是我们理解物理现象的常用方法。例如,我们用“固体很难被压缩”的事实说明了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 。我们通过“物质由分子组成但不会成为散沙”的事实证明分子之间有 。“50ml水+50ml酒精<100ml”的事实说明了分子之间有 。
28.“粘”字常用来表述一些物理现象。例如:表面平滑的两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这是因为分子间有 ;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是由于吸盘受到 的作用。
29.我们常见的物体,无论大小、轻重有何不同,也无论是否有生命,都是由 组成的;研究表明:物质中的分子既相互吸引,又相互 。
30.“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们能闻到梅花的香味,说明 。
1.2 看不见的运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D;2.B;3.B;4.C;5.B;6.B;7.C;8.A;9.C;10.A;11.B;12.D;13.C;14.C;15.A;16.B;17.C;18.C;19.A;20.D;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21.不相等;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各处分子撞击的程度不一样;C;22.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3.温度;24.越快;25.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26.小;存在;长;27.斥力;引力;间隙;28.引力;大气压;29.分子或原子;排斥;30.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第7页(共7页)
11.3 探索宇宙
评卷人 得 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哈勃望远镜使我们感受到宇宙的浩瀚,电子显微镜使我们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深遂。关于宇宙和粒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天体之间和分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B.用光年表示宇宙时间,用纳米量度分子大小
C.人类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D.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相似
2.有关粒子和宇宙的观点,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和太阳均是宇宙的中心
B.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C.花香袭人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D.柳絮漫天飞舞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3.小明在学习“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扫地时灰尘飞舞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海绵容易被压缩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之间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
4.小瑶在学习“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雪花漫天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其中原子核带负电
D.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5.在太阳系中,地球属于( )
A.行星 B.恒星 C.卫星 D.彗星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太阳的一颗行星
B.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
C.摩擦起电的实质是质子的转移
D.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7.关于宇宙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多数宇宙科学家认为,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
B.宇宙正在膨胀,星系正在远离我们而去
C.地球绕太阳公转,太阳绕银河系公转,银河系绕着比它更大的超星系团公转
D.在太阳系中,太阳是恒星,地球是卫星
8.关于宇宙大爆炸,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50万年前的一次原始火球大爆炸
B.大爆炸宇宙模型认为,“原始火球”的温度和密度高得无法想像
C.“原始火球”的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D.根据宇宙大爆炸理论可推知,所有星系都在背离我们运动
9.从地心说到日心说,是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一次重大变革。日心说模型的创立者是( )
A.古希腊,克劳迪亚斯?托勒玫 B.波兰,尼古拉?哥白尼
C.意大利,伽利略?伽利雷 D.英国,艾萨克?牛顿
10.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太阳是恒星,所以太阳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B.电子的发现从而揭示了原子还可以再分
C.液体中的分子是运动的,固体中的分子是不运动的
D.银河系、地球、质子、原子、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
11.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奧秘,科学家们不懈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B.卢瑟福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
C.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微粒构成的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12.关于宇宙和粒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天体之间和分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B.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相似
C.人类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D.用光年表示宇宙时间,用纳米量度分子大小
13.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说明宇宙还在膨胀
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C.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
D.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
14.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再分的
B.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质子带正电荷,中子带负电荷
D.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
15.小宇在学习了“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PM2.5引发雾霾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C.宇宙在不断膨胀
D.分子间不能同时存在吸引力和排斥力
16.据报道,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有登陆太阳系某星球的计划,甚至准备在几年后运送首批志愿者登陆该星球。这个星球是( )
A.金星 B.太阳 C.火星 D.水星
17.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扫地时灰尘飞舞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根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8 万光年,可知光年是时间单位
C.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
18.在太阳系中,月球是( )
A.恒星 B.卫星 C.行星 D.彗星
19.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
B.磁铁吸引铁钉,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C.原子、中子和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原子核运动
D.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
20.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宇宙是有起源、膨胀和演化的过程
B.构成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带的是异种电荷
C.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评卷人 得 分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21.关于宇宙的起源,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宇宙诞生于约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其重要的证据之一是天文学家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 ”现象,说明星系在 我们而去,宇宙空间还在继续膨胀。
22.①将50cm3的水与50cm3的酒精充分混合后,测得混合液的总质量为90g,则混合液的总体积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下同)100cm3,密度 0.9×l03 kg/m3。
②如图,为了形象地说明宇宙在膨胀,我们可以把粘有小塑料粒的气球看成是宇宙,把 看成是宇宙中的天体。气球膨胀时,任意小塑料粒周围的其他小塑料粒都在离它远去。这里主要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是 (选填“等效法”、“类比法”或“转换法”)。
23.“天琴计划”是我国探测引力波的重大工程,目前人类探测到的“引力波”来源于两个黑洞的合并,这种波以相当于 3 个太阳质量的巨大能量释放出来,传播向广袤的宇宙。据此,引力波与声波相比,其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
24.科学促进技术发展,技术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随着望远镜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着从迷信到科学,从狭隘到广袤的过程。以下对宇宙的认识由先到后的排序是 (填序号).①日心说 ②地心说 ③大爆炸宇宙论。
25.如图所示,当黏有小金属粒的气球膨胀时,任一小金属粒周围的其他金属粒子都在相互 (远离/靠近),这个实验可模拟 (分子的运动/宇宙的膨胀)。
26.公元2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提出以 为中心的“地心说“。16世纪初,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以 为中心的“日心说”。现代人认识到,宇宙是一个有 的天体结构系统。
27.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的中心是 ,周围有 绕其运动。宇宙是一个有 的天体结构,大多数宇宙科学家都认为宇宙诞生于距今约137亿年的一次 。
28.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人类对它们的探索永无止境。太阳是一个由炽热 (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组成的球体,每天东升西落,温暖着地球。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其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 ,即月坑。
29.下列是教材中有关实验与现象的插图,其中图甲是比较物质的 ;图乙模拟宇宙大爆炸,说明星系在 (填“靠近”或“远离”)我们;图丙说明分子间存在 。
30.天文学家 (选填“托勒密”或“哥白尼”或“哈勃”)提出了日心说;利用仪器观察星系发出的光,发现星系的光谱向长波方向偏移,称之为谱线“红移”,此现象说明宇宙在 。
11.3 探索宇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B;2.C;3.D;4.D;5.A;6.D;7.D;8.A;9.B;10.B;11.D;12.D;13.D;14.A;15.C;16.C;17.D;18.B;19.A;20.A;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21.红移;远离;22.小于;大于;小塑料粒;类比法;23.都具有能量;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引力波能;24.②①③;25.远离;宇宙的膨胀;26.地球;太阳;层次;27.原子核;电子;层次;大爆炸;28.气体;环形山;29.硬度;远离;引力;30.哥白尼;膨胀;
第6页(共6页)
第11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 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关于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电子
B.“破镜不能重圆”说明了分子间存在斥力
C.拉伸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变大,分子势能减小
D.压缩固体时,分子间距离变小,分子势能增大
2.下列关于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B.汤姆生发现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C.原子可以分为质子和中子
D.电子的尺度小于质子的尺度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B.在天文学中,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
C.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太阳的一颗行星
D.摩擦起电的过程中,产生了电子
4.下图所示的是氢原子的模型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在电子、质子和中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
B.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C.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D.固体的分子间只存在吸引力,所以凝聚在一起,有固定的外形和体积
6.关于微观世界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B.固体中分子作用力几乎为零
C.分子一定是比原子大的微粒
D.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7.小明在学习“从粒子到宇宙”的知识后,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海绵容易被压缩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B.炒菜时油烟上升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它是有起源的、膨胀的和演化的
D.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中子
8.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微观世界中最小的微粒
B.光年是时间单位
C.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D.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9.某些物质的微观特性表现为分子间距离很远,彼此间几乎没有力的作用,宏观特性表现为既无固定形状。也无固定体积,则该物质可能是( )
A.冰块 B.水 C.水蒸气 D.雪
10.下列现象中能说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B.房间几天不打扫就会有一层灰尘
C.放在空气中的铁块过一段时间生锈了
D.在一杯开水中加盐,水变咸了
11.美丽的绿城南宁,水秀山清、景色秀丽。以下绿城美景的形成,与“分子热运动动”有关的是( )
A.沙井中学东边的沙江,江水清澈见底
B.青秀山,寺内暮鼓晨钟
C.民歌湖,岸边九里飘香
D.药用植物园,处处花团锦簇
12.下面成语中可以说明分子的热运动的是( )
①漫天飞舞 ②狼烟滚滚 ③花香袭人 ④入木三分。
A.①③②④ B.③④ C.只有③ D.②④
13.冰块受热熔化,是因为它的粒子( )
A.体积增大 B.相互融合
C.形状改变 D.动能增大,可以自由流动
1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 )
A.走进花园闻到花香 B.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
C.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 D.鸭蛋腌制一段时间变咸了
15.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
A. B. C. D.
16.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
A.春天,植物园百花争艳 B.夏天,小清河波光粼粼
C.秋天,大明湖荷花飘香 D.冬天,千佛山银装素裹
17.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常见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B.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滴水成冰﹣﹣分子排列成更紧密的结构
D.酒精挥发﹣﹣分子间隔变大
18.2014年全国各地又发生雾霾天气,也引发了大众对PM2.5的关注。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悬浮在空中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下列对于PM2.5的认识合理的是( )
A.PM2.5的运动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PM2.5的直径介于分子和原子之间
C.PM2.5悬浮在空气中时不受重力作用
D.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
19.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体积之和,证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
B.在水分子、氢原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氢原子
C.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不动的
20.“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古老的扬州,景色秀美。以下扬州美景的形成,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是( )
A.瘦西湖,湖水清澈见底 B.大明寺,寺内暮鼓晨钟
C.荷花池,湖面荷花飘香 D.万花园,处处花团锦簇
21.打碎的玻璃即使拼在一起,也不能“破镜重圆”,其原因是( )
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B.玻璃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C.玻璃表面太光滑
D.玻璃碎片间的缝隙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作用的距离,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
22.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 )
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B.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
C.磁铁能吸引大头针
D.破镜不能重圆
23.关于分子热运动及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与液体中
B.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0℃的冰块内没有内能
24.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
B.花开时香味扑鼻
C.扫地时尘土飞扬
D.红墨水在水中散开
25.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少数工业废水污染整个水库
B.洒水车将水喷洒在地面上
C.扫地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
D.沙粒放入水中,水变浑浊了
评卷人 得 分
二.多选题(共5小题)
26.关于物质的构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C.物质所带电荷的多少叫做库仑
D.原子核带负电,电子带正电
27.关于原子及其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由分子构成的
B.原子核带负电,核外电子带正电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D.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
28.下面对分子热运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之间,不可能发生在固体之间
C.由于压缩液体十分困难,所以液体分子间没有间隙
D.有的固体很难被拉伸,说明这些固体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29.在下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滴在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在冷水中的墨水使水较快变色,说明了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B.
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稍用力向上提弹簧测力计,在玻璃板未脱离水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比玻璃板不接触水面时大,主要是因为玻璃板上表面受大气压作用
C.
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互相渗透,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
D.
在浓硫酸铜溶液的上面,缓慢加些水,一段时间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这是扩散现象
30.物理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的俗语、诗词等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一定认识,其中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
A.“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C.“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气体存在扩散现象
D.“黄沙直上白云间”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评卷人 得 分
三.填空题(共15小题)
31.如图所示,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 组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质之上。
32.近代物理揭示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 组成,其内部蕴含有大量的能量,若能使原子核发生核裂变或 ,就可能释放出大量的核能。
33.物理学拓展了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宏观宇宙的认识。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 构成的。在天文观测中,人们通常用光年表示 单位。
34.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系 (大于或小于)银河系,科学家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宇宙中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这一现象对 理论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请将下列物体按照尺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原子、电子、生物体、太阳系、地球。
35.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比较物体的状态。如图某晶体由甲状态变为丙状态的过程事,其内能 ,温度 。(填“增加”、“不变”、“减少”)。
36.从分子动理论来看:清清的河水、晶莹的冰晶、缥缈的水气,它们都是由 组成的,它们有不同的状态,是因为三态中分子间的 和分子的运动状态不同。
37.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面层,如图所示。由于液体分子做 ,表面层中就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它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 力,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其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
38.如图所示,“东坡肉”清香可口,赢得了一致好评。“东坡肉”烹饪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的。刚刚出锅的东坡肉芬芳扑鼻,凉了之后的“东坡肉”不是很香了,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 有关。
39.图中,将两滴墨水同时滴入盛有热水和冷水的玻璃杯中,发现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较快,说明 。
40.“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写春晴天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中的分子运动速度 ,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 。两滴水银接触时会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说明分子间存在 作用。液体和固体难以被压缩,说明分子间还存在 作用。
41.“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了分子在 ;把酒精和水在长玻璃管中混合后,用手上下颠倒儿次,发现总体积 ,该实验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空隙,分子间的空隙间接地证明了分子间还存在 力。
42.微观世界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告诉我们:物质是由大量分子、原子构成的;这些分子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3.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破镜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 ,分子之间几乎没有 力的作用
44.物体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 ,多年堆煤的地面下一定深度的土层带有黑色,表明煤的分子在 。
45.“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端午节妈妈在厨房煮粽子,小明在客厅里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 ,吃粽子时,米粒和粽叶不容易分开,这表明分子间存在 。
评卷人 得 分
四.解答题(共3小题)
46.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一切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轰击金箔时(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相对原子质量为197),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如图)。
(1)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是α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运动方向。
(2)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 。
(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 。
(4)按现在对原子、分子的认识,你认为道尔顿提出的近代原子学说中不确切的地方,用下划线划出。
47.如图,要探究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是否有关,应选甲、乙两个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透明玻璃水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分别盛有质量 的纯净水(选填“相等”或“不等”),同时向两个水杯中分别滴入一滴红墨水,过一会儿观察到温度高的杯中墨水扩散的 (选填“快”或“慢”)。
48.黑板上老师出了这样一个题目:“50mL的水加上50mL的酒精,是多少毫升”同学们不假思索地回答:“那还不简单,等于100mL呗。”老师告诉同学:“先别急,我们来做个实验,让事实说话。”当我们在量筒里十分细心地倒上50mL的清水,然后再把50mL酒精缓慢地倒入量筒,这时杯中一片乳白色,尔后又变得晶莹透明,还冒出许多小水珠,就像刚打开的“雪碧”,仔细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比100mL小。这是什么原因呢?
第11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D;2.C;3.A;4.A;5.B;6.A;7.C;8.C;9.C;10.D;11.C;12.B;13.D;14.C;15.D;16.C;17.A;18.D;19.C;20.C;21.D;22.B;23.B;24.C;25.A;
二.多选题(共5小题)
26.CD;27.CD;28.AD;29.AD;30.BC;
三.填空题(共15小题)
31.核外电子;质子;电子;32.电子;中子;核聚变;33.分子、原子;长度(距离);34.小于;宇宙大爆炸;35.增加;不变;36.水分子;相互作用力;37.无规则运动;引;汽化;38.温度;39.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越快;40.加快;升高;引力;斥力;41.做无规则运动;变小;斥;42.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3.大;引;44.引力;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45.做无规则运动;引力;
四.解答题(共3小题)
46.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原子核外空间很大;α粒子撞击了金原子核而被弹回;47.相同;相等;快;48.;
分子间有间隔,不同的分子间隔不同,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则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相互填补了对方的空隙,而使体积变小。
第11页(共11页)